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温州 正文
泰顺玉塔村遇到发展瓶颈 三个畲家汉子另辟蹊径探索致富之路
2016年05月28日 09:44:00 来源: 温州日报 沙默 郭乐燕

1.jpg

  浙江在线5月28日讯 “畲园梦舍”,这是泰顺县彭溪镇玉塔畲族村村支书雷大良为自己准备开起的民宿所取的名字,在这个海拔700多米常住人口仅200多人的小山村,这将是村里的第一间民宿,一个“梦”字凝聚了雷大良的几多期许。

  行走在玉塔村,你能看到各家门口都摆着盛放茶叶的竹匾,空气中有一股发酵红茶的气味。采茶女三三两两地散落在玉塔茶园各个角落,采茶手法娴熟,身边装满茶青的大麻袋,几乎和采茶女工身形等高。她们每人每天都能采上两大麻袋共100斤的茶青,中午在山上吃饭,下午再独自把麻袋扛下山等待收购者。

  然而,对茶的依赖也是如今玉塔村人的困境,今年初的突发寒冻天气就让不少茶园损失惨重。

  是固守靠天吃饭的老路,还是为村子发展探索出一条新路?雷大良是跃跃欲试的探路者之一,与他同行的还有希望把家传的黄汤茶工艺发扬光大的李宗楷,以及准备开畲家菜馆的雷大儒。这三个畲家汉子正用自己的行动为小村的未来筑梦。

  因茶而兴也因茶而惑

  初次来到玉塔畲族村的人,都会被这里漫山环绕的茶树所吸引,小村被种满茶树的山拥抱在中心。茶与村民的生活密切相关,上世纪五十年代,小村入驻了国营玉塔茶厂,村子因茶而兴,不少村民成为茶厂的工人。上世纪70年代,玉塔比周边村更早通了标准化公路。如今,采茶、卖茶青、制茶依然是村民的日常工作。

  “春季清明节前是采茶的高峰,那时候茶青收购价格高,每公斤能卖到100多元,高的时候能到150多元,来村里收购茶青的商贩一天有十几个人。”雷大良告诉记者。然而,黄金采摘期一过,茶青的价格犹如断崖,现在的茶青收购价每公斤只有二三元,这意味着采茶女工们在山上忙活一天也只有100多元的收入,清明前的收入占了村民一年采茶收入的大半。

  即便如此,玉塔村的村民除了舍弃茶园外出打工似乎没有别的选择。这几年不少村民家里添置了机器代替人工炒茶的茶锅,茶园内增加了喷灌的输水管道和吹走雾气防止霜冻的风扇,为此村里还进行了两次农业用电改造,从最早30千瓦用电增加到500多千瓦。

  虽然添置了许多现代化的生产工具,但玉塔的茶产业并没有发生本质上的改变,过了春季之后的夏秋茶采茶期最长也最辛苦但却只有几千元的收入。漫山的茶园是玉塔村人值得自豪的“传家宝”,但也让当地人困惑,要过上更好的生活是不是还有其他选择?

  投石问路畲乡旅游

  雷大良心中有一个梦:每年三月三,玉塔村也能办一届盛大的畲族风情节,吸引更多游客。

  前几年在泰顺司前镇举办的三月三畲族风情节,雷大良受邀参加,颇受启发:办一次节能吸引这么多人,不仅是畲族人还有大量的游客。玉塔不仅是一座茶村,还是一个畲族村,用好畲族元素或许能给村子发展闯出一条新路?但这条路要怎么走,雷大良的心中没有数,只能自己摸索。

  去年,玉塔村举办了第一届畲歌会,舞台就摆在村里近300多年历史的大柳杉树下,摆上了60桌农家宴席,邀请泰顺以及周边县市的畲族同胞参加,没有请外援,包括上台表演畲歌的演员都是玉塔村民。“我们自己用木板搭的舞台并不牢固,所以整场畲歌会我一直胆战心惊,生怕舞台出问题。”雷大良直言自己当时的紧张,毕竟一切的准备协调工作他都是和村两委的几个人边学边做。

  今年三月三,第二届畲歌会如期开幕,舞台换成正式的了。在此之前,村里征地5.5亩的中心广场建成投用,并成为畲歌会的舞台,这是玉塔村去年争取到泰顺县公共项目资金建成的。相比上届,这届畲歌会印制了活动指南,设置了包括诗朗诵,小品、畲族武术、茶艺表演等十二个节目,开始办得有模有样。同时,村里还在各个方面融进畲族元素,村道路两旁的路灯做成凤凰的造型,代表畲族人期盼的祥瑞;部分民居进行了外立面改造,外墙上也绘制了大幅畲族风情浓郁的绘画。

  另一个机遇,也让玉塔村看到发展旅游的希望,村旁山坳中的彭溪大峡谷吸引了一位回归浙商,计划投资2.3亿元打造旅游景点,即将正式签约。“如果这个项目能落地,玉塔村将成为整个景区的一个重要景点,这里的畲族文化、茶文化应该能得到更好的包装。”雷大良带着记者步上村里的高点,放眼望去,满眼是被云雾缭绕的葱茏山脉。哪一天,这里能添上游客如织的景象呢?

  三个畲家汉子的探路

  茶业、旅游……摆在玉塔村民面前的路有多个选择,但茶产业靠天吃饭,旅游业基础薄弱,许多村民因此踌躇不前。这时候,有三个畲家汉子首先站了出来。

  雷大良准备将自家的两间房改造成简单的民宿,“想让游客留下来,起码要有个住的地方。”他说。民宿该怎么做?依旧是自己摸索。他买来木板建材堆满了房子的一楼,二楼开始前期的水泥施工,三楼搭出一个木质楼梯通向四楼平台,“总共8个房间,我按照自己的想法装修出畲家人普通民居的样子,一楼打算做个土灶,游客可以自己做饭,四楼的平台视野很好,可以留给游客休闲。”雷大良一边说着,一边用手比划着民宿的雏形,他说目前都是自己独自出资来建民宿,“我的一个表兄弟也想投入,但我跟他说,先让我来试,如果赚钱了你们再投入。”

  雷大良在筹划“住”的同时,村民雷大儒也在准备“吃”——谋划开起畲家菜馆“山哈寮”。菜馆的位置就在村中心广场旁边,同样是利用自家的住房重新装修。“这几年村环境变好了,我这菜馆开起来算是村里的首个农家乐,生意肯定会好。”雷大儒很有信心。为了省下费用,雷大儒准备自己当大厨,妻子当服务员,开一家夫妻店。他并非学厨出身,但年轻的时候村民办喜事他帮着请来的大厨做帮厨,学了不少本地的农家菜,“熏泥鳅、熏兔、乌米饭都是我们畲乡的特色。”他说。

  与雷大良、雷大儒同步,村主任李宗楷想把家传的“黄汤”做法发扬光大。泰顺的“黄汤”茶始于清代,距今已200余年,为浙江名茶之一。李宗楷的父亲李思插是村中黄汤茶制作技法的传人,今年近90岁。他告诉记者,作黄汤茶要选细嫩多毫初展的芽叶,经杀青、捻、闷堆、干燥等工序精心细制而成。“黄汤”的气味与绿茶不同,香气清芬、茶味甜醇,色泽橙黄鲜明、条形紧细多毫。物以稀为贵,李宗楷希望自己能将父亲的制茶技法申请到相关的专利,再教授村民制作,或许能给玉塔村的茶产业发展找出一个新的突破口。

  记者手记:农民初创业亟需引路人

  探究玉塔村的发展现状和困惑,有两个问题比较明显。首先是在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地方,地方产业容易集群,因为一个产业找到出路,周围的村民会纷纷效仿。此举初期或许能迅速为村民带来收入,但长久发展后,容易造成地区产业过于单一,在发展遭遇瓶颈时,受影响的面深远而普遍。其次,一个村庄的产业转型和调整需要带头人。因为产业转型需要一定的资金、知识储备作为支撑,也伴随着较大的风险,普通村民风险承担力有限,这时候,政府部门的主动介入,甚至参与遴选较有实力的带头人,比完全靠村民自己摸索成功机率会更高。帮助小村带头人转型,摸索出适合当地发展的模式,各级政府不应当只是“看客”,而应该出台相关的扶持引导政策,为地方的带头人“遮风挡雨”,从而孵化可以转型的新业态。


标签: 致富;旅游;茶叶 责任编辑: 石潇俊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
./W020160528370228049413.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