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温州 正文
温州大学食堂举办“厨王大赛” 最牛“打饭僧”150秒打20碗饭
2017年12月19日 10:31:49 来源: 温州晚报 记者范晨 刘一志

  鱼香茄夹、番茄鱼、碎蒸鱼块、琵琶虾……光听这些名字,就令不少吃货馋得直流口水。这些菜都来自温州大学食堂,而上个周末,有着“厨王大赛”之称的一年一度的温州大学后勤服务技能大赛暨第五届厨艺及技能比赛在温大B区餐厅举行。现场厨师和后勤员工们各种炫技,美味餐点层出不穷,让人目不暇接。

  150秒内打20碗饭

  每碗饭误差不超过10克

  如此分类的“厨王”比拼,你不一定见过吧。比拼切配菜,看谁的土豆丝儿切得长短相同,均匀又细;比削皮,一只10多斤的大冬瓜,在规定的时间里,看谁能帮它清理得干干净净;就连最不显眼的打饭也有一比,在规定时间内打同样的饭,你的误差会是多少;还有厨师,不仅要完成规定菜烹饪,更需开动脑筋推出一道属于自己的创意菜……

  温州大学后勤集团党总支书记陈兴桂告诉记者,温州大学现有12个餐厅食堂,共计员工400多人,而周末的比赛,共有80多人参加,其中厨师26人。

  其中,最让人好奇的便是打饭比赛,参赛人员需在150秒内完成20碗的操作,也就是平均7.5秒就要打出一碗饭。“打饭是食堂后勤人员必备技能,别看它操作简单,尤其是当下课学生都涌进食堂的时候,后勤人员不仅要拼速度,更要量精准,学生说要三两,那你打出的饭就该符合三两。”陈兴桂说,按照规定,一碗饭的误差不能超过10克,如果超出便会扣分。

  最终来自D餐厅的王稳奇以每碗饭都“合格”,一举拿下第一名。据悉,这位身有绝技“打饭僧”在温大后勤已经做了六年,2013年就曾获过打饭组二等奖。提到秘诀,他直言“这个简单的动作每天重复几百次,孰能生巧,手感就自然来了。”

  创意菜比拼让人嘴馋

  连烹饪大师忍不住点赞

  而进入厨师比拼环节,现场的“火药味”就更浓烈了。因为今年现场评委分成学生评委和专家评委,而专家评委中更是请来了三位“大师”级人物坐镇,他们分别是:中国烹饪大师、国家级评委、首府甲第、楠溪第一楼董事长金怀,中国烹饪大师、国家级评委、五马美食林行政总厨林云,温州市职业技能鉴定指导中心资深裁判王海洲。

  现场比拼的规定菜,是两道大众都非常爱点的炒土豆丝和糖醋鸡块。可别以为炒土豆丝儿简单,要想炒好一盘土豆丝其实并不简单,比拼从刀工就已开始,切得好的土豆丝长短粗细都非常均匀,只有这样在爆炒时才能更加入味。

  而创新菜更是一个厨师日常烹饪功底和用心的体现,当现场端出一盘盘三杯鸡、鱼香茄夹、番茄鱼等大菜时,学生评委们都等不住了,要纷纷一尝为快。美院与设计学院学生评委熊伟就称自己最爱的一道菜是灯笼虾仁,现场更是夹了好几块。

  还有被造型成金鱼、兔子和蝴蝶的包点,看着就让人来了食欲,连国家烹饪大师都忍不住点赞:“有想法!”

  餐厅每天有60多个菜品

  特色小吃更是温大的特色

  温大除了每年的校内比拼外,还派队参加了浙江省教育厅教育工会厨艺比赛和浙江省高校后勤第六届烹饪技术大赛,和全省高校的大厨切磋,获奖无数,难怪总有温大学子提起母校,就先怀念“舌尖上的温大”。

  据悉,温大现有的12个餐厅,每个餐厅每天都有60多个品种的菜品可选,而隔天这些菜品又都会重新变化,以适应同学们不同的口味要求;时令不同,菜品还会有更新。这只是大众快餐的部分,特色小吃才是温大食堂的特色,学校后勤引进了全国各地的小吃,上海的灌汤包、福建的炒河粉、台湾的蛋包饭……各色菜品应有尽有。

  据说,最有名的要数红烧肉,每当有红烧肉的时候,食堂都会出现爆满的情况。

  最重要的是,这些被评委们备受推崇的创新菜,接下去将经过重新的成本核算后,在学校正式推广。

标签: 食堂 责任编辑: 吴盈秋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