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治前
整治后
整治后
在周壤镇,风格各异、精巧别致的小镇门面总会让人眼前一亮,浓浓的欧陆风格也让大家恍若置身于北欧国家。很难想象,几年前,这里曾是“脏乱差”的背街小巷之地。
去年以来,周壤镇启动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行动,按照建设“欧陆风情宜居宜养特色小镇”的总体思路,破难攻坚、乘势而上,环境卫生、城镇秩序、乡容镇貌均得到较大改善,整洁、有序、美观而富有特色……巧借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的东风,周壤镇城镇面貌日新月异,群众幸福感与日俱增。
新面貌:彰显地域特色
在周壤镇主街道上,会发现昔日的落后乡村早已大变样,街道两旁树木林立,花草芬芳,使人流连忘返。背街小巷由主街道绕行而至,幽静巷陌中不仅有特色墙画、荷花池塘,一路上还遍布着精致的美丽庭院,漫步其中,一步一景。村内随处可见石墙、青砖、竹木……一砖一瓦、一树一木间都刻满岁月痕迹、写满浓浓乡愁。
为彰显地域特色,周壤镇结合本地特点,在原有的背街小巷上因地制宜地开展整治改造工作,坚持就地取材、旧物利用,充分使用了石墙、青砖、竹木等原生态的自然元素,结合村民家中闲置的日常用品如蓑衣、簸箕等,对墙面进行了简单的装饰,不仅展现出了乡村田园风光,还留住了周壤人民的美丽乡愁。
原来“脏乱差”的背街小巷经过整治成了村民最喜欢的饭后散步处,这改变正是周壤镇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中的一个缩影。为一举改变“脏乱差”旧貌,周壤镇以项目建设为抓手,结合“清洁家园”创建,统筹推进节点建设、立面整治、庭院建设,形成“1+1+1+1”新格局。通过整治,文青公路项山、联丰段成为一条整洁、有序、美观并富有特色的城镇主街;大壤老街成为一条集交通出行、休闲观光、宣传教育于一体的乡村特色老街;大壤坑成为一条堤牢、水清、景美的亲水岸道;以联丰、项山两个集镇村及岙底、周墩、岭岙等3个公路沿线村形成家家整洁、处处成景的庭院风光。
新形象:打造宜居环境
在周壤镇抬头看,会发现这里的天空格外湛蓝,早已不见“空中蜘蛛网”密布的乱象。众所周知,“空中蜘蛛网”密布、违章建筑扎堆等,都是影响乡容村貌的“顽疾”。
周壤镇的线乱拉治理在文成全县是力度最大、范围最广的,主街区强弱电上改下8.1公里、架空线路梳理32公里全面完成,入户线整治采用新式多箱合一技术,新增三合一箱体79个,通过整治,实现弱电、强电线缆规范有序、整洁美观。
破旧的危房旧房、违章建筑就像乡村一块块“疮疤”,尽显萧条破败。周壤镇以“四清零”为抓手,结合危旧房治理、房乱建整治工作,按照“应拆尽拆”要求,全面推进乱点整治。以岙底灯笼垟为例,通过换位思考、主动服务,得到了广大群众理解,C级危房、D级危房治理率达100%,拆除城区灰斗、旱厕等乱点69个,清理臭水沟8000多米,为处理拆后垃圾腾出了大空间。
宜居乡村不仅要拥有良好的环境,更应有配套的民生设施。为此,周壤镇围绕“普惠共享”,加大投入,完善基础配套。一年来,改造提升城区道路3.5公里,更换路灯178盏,改造提升公厕3座,垃圾中转站1座,投放各类垃圾桶1500多个,新建村民活动场地2个、镇入口公园1个、休闲游步道4000米,这一个个数字,都进一步强化集镇功能,提高公务服务水平,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新乡风:提升文明素养
在推进环境整治过程中,周壤村注重挖掘小城镇文化内涵,将周壤党建文化、孝廉文化、侨乡文化民俗文化融入到风情小镇建设中来,既有城镇形象、完善城镇功能,又兼具美丽乡村的别样风情。
环境整治对周壤镇村民来说,是一项干群齐动的全民接力运动。镇干部充分发扬钉子精神,全镇上下分责任区,定人定点定事定时合力攻坚推进;以身作则,村党员干部率先腾空拆除自家破旧附属用房,主动当起免费小工。清理乱堆放330处,清运垃圾60吨;清理乱堆放330处、非法标志3处、僵尸车22辆、乱摆摊10余处……为了环境整治这件全民大事,集镇区党员干部群众就自发开展了45次集中行动。
在周壤镇,还能看到家家户户门前都挂上了评比牌,“垃圾不落地”“和谐友爱家庭”“卫生整洁户”“五好家庭文明户”等等诸如此类的称号随处可见。在这里,“环境整治”不仅是一句口号,更在每个村民心中埋下主动的“种子”,群众发挥出了主人翁意识、主体意识、责任意识、文明意识。
周壤镇的环境整治,不仅实现了村容镇貌整洁的“外在美”,又实现了人民群众精神面貌改善、文明素养提升的“内在美”,让乡风文明更加和谐有序。
周壤镇简介:
周壤镇位于文成县东北部,东连玉壶镇上林社区,南接大峃镇塔山社区,西邻大峃镇里阳社区、金朱林场,北抵玉壶镇,距县城9公里,文青线纵贯5个行政村。该镇于2016年行政优化调整而成,辖15个行政村,户籍人口19133人,常住人口2653户、7762人,全镇面积30.94平方公里,耕地9754亩,山林25562亩。多年来,曾先后获得省级生态乡镇、市级卫生强镇等荣誉。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