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政经新闻 正文
11年,他把论文写在大山深处
——记“全国优秀教师”、浙江大学教授汪自强
2016年12月02日 06:32:27 来源: 浙江在线 记者 严粒粒


QQ截图20161202063001.png

  指导农户种甘薯(戴帽者为汪自强)。

  编者按:近日,教育部作出决定,授予浙江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教授汪自强“全国优秀教师”荣誉称号。

  把学问做在田间地头,把论文写在大山深处。2005年4月至今,汪自强作为科技特派员兢兢业业服务我省偏远山区泰顺县11年,他以崇高的思想境界、无私的奉献精神和对科技扶贫事业矢志不渝的爱,诠释了一名人民教师、一名共产党员、一名科技特派员光荣而神圣的使命。今天,本报人文周刊刊发长篇人物通讯,详实报道汪自强爱岗敬业、一心为民的先进事迹。

  浙江在线12月2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严粒粒)初冬的泰顺县,山雨朦胧。从663米海拔的高山俯眺下去,山风清冽林木簌簌,似乎在讲述着大地新奇迹:这块是盛夏丰收过的杨梅林,那块匍匐着的是一片刚刚丰收的地瓜田,再远一些,还有层层碧翠的茶山……

  听闻汪自强老师被教育部评为“全国优秀教师”,这片种植基地负责人潘晓玲赶紧沏上一壶鲜嫩茶尖泡开的茶庆贺:“这是汪老师教我们种出的好茶。”

  汪自强,浙江大学农业与生物技术学院教授。他曾经在宁夏回族自治区科技厅挂职,担任过党组成员、厅长助理等职务;而他最让人所钦佩的身份,是在浙南偏远地区泰顺县做了11年的“科技特派员”——从2005年被选派为对口泰顺县万排乡(现为万排社区)的科技特派员起,他每年几乎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泰顺度过的。

  把泰顺的大山当作实验室,把群众的困难当成科研的攻关项目。11年间,汪自强在泰顺山乡种下129个农作物新品种,帮助当地农民提升了10倍收入;11年间,他那潜心育人的高尚师德、科技扶贫的坚定信念和扎根山区的人格风范,感染了无数人。

  11月25日,汪自强再次来到泰顺。一路上,乡民们见着他就热情地迎上来,“我们泰顺的‘财神爷’,又来啦!”

  科技致富的“财神爷”

  “他把知识带到哪里,哪里的村民就富了”

QQ截图20161202063027.png

  汪自强在茶园指导农户机采(右一)。

  汪自强在泰顺县里远近闻名。他让“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这句口号扎扎实实地落地结果。

  沿着小路拾级而上,在百花蜜蜂专业合作社的办公室里,我啜着甜润的蜂蜜水,听着负责人严立超绘声绘色地讲述社里一只“感恩羊”的故事。

  就在今年年初,温州市文成县的一个年轻人敲开了严立超的门。

  “教我养蜂吧!”原来,为了学养蜂技术,他四处求师,结果在别人那边上了当,白做了两个月帮工也没学到什么靠谱的养蜂知识。后来听说泰顺县有个名副其实的“养蜂大王”,年轻人就跨县赶来求学。通过严立超的指导,他花了一万多元买了蜂种回去后,只过了半年时间,竟然就赚了七八万元。不久前为了表示感谢,年轻人买了羊,还牵着羊走了两个多小时的山路,亲手送到严立超的手上。

  “别人喊我‘养蜂大王’,我知道这是汪老师教导有方!”11年前,严立超还在蜂窝前犯愁:明明身处乌岩岭国家自然保护区,有这样好的环境怎么就养不起好蜂,酿不出好蜜呢?一年下来,合作社只有10万元左右的收益,每年还得额外花钱去外地购买蜂种。

  听说严立超遭遇种蜂培育难后,汪自强主动上门,手把手教他改进蜂箱申报专利,还找来了浙江大学养蜂专家苏松坤教授一同筛选、杂交好蜂种。传统养蜂方式得到科技的注入,焕发出无限生机。

  有了好蜂好蜜,可没有QS认证,产品上架流通就有问题。“土蜂蜜有多好我们自己知道,申请认证费钱费时。”严立超从前不知道,食品进商场会有这样严格的标准。为此,汪自强一遍一遍解释QS认证的重要性,说服严立超后,亲自跑单位、找资料,主动帮忙申报。

  钻研在农业科技一线的汪自强,懂技术,又懂市场。在一次走访时,他注意到原下山搬迁后的老民居内有一个天然形成的巨大蜂窝,当即意识到这是一个扩大品牌影响的契机。在他的帮助下,这个“最大的中华蜂蜂巢”申报了“浙江农业吉尼斯”。有了这个“噱头”,蜂蜜卖得更好了。

  如今,严立超的蜂蜜价格从最初的三四十元一斤,涨到了上百元,中华蜂养殖的数量由原来的3000多箱发展到现在的5000箱,利润也翻了十倍;同时,“百花蜜”还申请到了温州市名牌产品、浙江省著名商标等荣誉,在今年十一月的第七届温州特色农业博览会上一举夺得“优质产品”的金奖 。

  前不久,省农业博览会在杭州举行,严立超又开始发“愁”:“因为我们的蜂蜜供不应求啊!”

  经过几年的努力,百花蜜蜂养殖专业合作社获批成为温州市的科普教育基地,获得了泰顺县的“特扶”项目支持并一次性通过验收,成了中华蜂种繁育、健康养殖的“领头羊”。今年,严立超还收到政府的“指令”,开展“十箱蜂万元收入”行动,每年要带动县里50至100个农户养蜂致富,争取帮他们年收入破万元。

  “我们示范基地是真的起到了示范作用!”眼看泰顺县的绿水青山变出了金山银山,严立超质朴的脸上笑意盈盈。

  “他走到哪里,哪里的村民就富了。”泰顺人人都夸汪自强是他们的“科技财神爷”。

  扎根田间的“汪教授”

  “钱支援,物支援,最好来位科技特派员”

  “汪老师哪儿去啦——哦,又去泰顺啦!”作为汪自强的乒乓球友兼同事,浙大畜禽养殖专家尹兆正常被他“放鸽子”。

  “农民兄弟在等我给他们解决问题,我必须得去啊。”面对球友的“埋怨”,这句话是汪自强最真实的回答。

  汪自强不是第一个来泰顺的特派员,却是扎根在这儿最久的一个。

  泰顺县位于浙南山区,当时农业发展方式还比较落后,基本依赖农户人工使用的简陋设备进行养殖、种植。

  当时,从杭州到泰顺,这条几乎纵跨了整个浙江省的路,坐汽车需要7个多小时。但长途颠簸对汪自强来说已成习惯,一个月总有那么几次。下乡的路道窄弯多很不好走,可要是哪个月里,他没在途上颠个几回,还总觉得心里不踏实。

  但在2005年第一次踏上泰顺的土地时,谁也没想到汪自强会坚持服务11年。

  “钱支援,物支援,最好来位科技特派员。”泰顺山区里流传的这句俗语,让汪自强知道了农民无奈背后对科技的渴求。

  和记者一起走在泰顺县的路上,农技师彭作生仍然记得第一次见到汪自强时的情景。

  “走,带我下地去。”听了县领导介绍情况后,汪自强不待拍去身上旅途劳顿的尘土,就紧紧攥住彭作生的手,主动要求去地里看看。

  泥泞的水塘里,他挽起裤脚蹚下去;野外的稻田间,他随手抓一把泥土揉捏观察……第一趟来泰顺,汪自强便花了10天时间,走遍了万排5个行政村、7个自然村。

  带着地里得来的第一手资料,汪自强踏上了回杭的路。

  一天、两天、三天……快一个月过去了。当人们都在怀疑这个城里教授是不是要“落跑”的时候,汪自强回来了。和他一起来的,还有汽车上前座、后座、后备箱里塞满的鼓鼓囊囊的大包小包,一打开,里面全是最新培育的蔬菜、甘薯、水稻等种子。“科技帮扶农业,关键在选对品种。品种对了,产量、品质、品牌就都上去了。”

  “我们按照汪老师的建议,小心翼翼地把这些作物种起来,没想到这些新奇玩意儿长得特别好!”彭作生惊喜道。之后,汪自强每次不是带着种子,就是带着专家,有时一起带。这些年,汪自强为泰顺引进百余种农作物、水果、蔬菜等新品种。

  11年来,除了科技特派员本身承担的科技项目外,汪自强作为项目主持人和技术负责人,为泰顺乡镇和企业申报和承担科技研发和农业科技成果转化项目8项,争取项目经费共510多万元,7次获得浙江省和温州市优秀科技特派员荣誉称号,2010年获得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称号,2011年获得浙江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推广奖,2012年获得浙江省革命老区创新创业优秀工作者称号,2013年获得浙江省突出贡献科技特派员和温州市功勋科技特派员称号,2016年获得温州市扶贫先进个人称号……一项项荣誉,是汪自强为泰顺科技服务的最好证明。

  “他不像个别专家,下乡动动嘴皮就走了。”严立超与彭作生不觉得汪自强有“教授”样,“因为教授只会坐在办公室里搞科研,不会来乡下给农民手把手教学的呀!”

  知冷知热的“自家人”

  “农民兄弟在特派员心中有多重,特派员在农民兄弟心里就有多重”

  “农民兄弟在特派员心中有多重,特派员在农民兄弟心里就有多重。”在泰顺县科技局局长曾顶满看来,11年坚守,汪自强早已把泰顺的农民兄弟当作亲人,他用扎根山区默默奉献的真心换得了农民兄弟的真情,成了泰顺农户交口称赞的“自家人”。“汪老师能受到农民欢迎,他是真正有价值的人才。”

  村民彭作生站在家门前,硬要把一个红包塞给汪自强。质朴的村里人不会说那些花哨的恭维话,只是一直念叨:“汪老师您一定要收下!”直到汪自强盛情难却,只好收下的时候,彭作生才憨笑着说“恭喜恭喜”。

  汪自强的女儿前些日子出嫁了,这次回来泰顺还带了好多喜烟和喜糖。在泰顺那么久,他早就把自己过成了“泰顺人”。从农事到家事,只要能帮得上忙,汪自强从不推辞。

  2007年,万排出了件大喜事——乡里出了历史上第一个浙江大学学生许国忠。2010年,许国忠的妹妹许丽爱也迈进了浙大校园。兄妹俩凭借优异的成绩考入了农学院,他们却把更多的功劳归于汪自强。

  汪自强第一次听说这对品学兼优的兄妹,是在和乡领导闲聊时。此后,他就把这件事放在了心上。2007年,浙江大学农学院提前批招生时,汪自强把他们介绍给了招生老师。

  “没有汪老师,别说浙江大学了,我们都不知道什么是提前批。”在许丽爱眼里,汪老师就像一个传播者,把外面世界的新消息带来县城;同时,汪老师又像一个亲密的长辈,在他们为专业选择、就业方向、人生问题烦恼时出谋划策。现在,许国忠在泰顺县质监局工作,许丽爱则在浙江大学农学院园艺系继续攻读博士。

  汪自强的付出,得到了农民朴实的回报。杨梅大户彭作智送来的两只大公鸡,是在当地象征着尊敬和感谢的馈赠,也是汪自强印象里最接地气的礼物。

  2006年,台风“桑美”对泰顺县来说是个噩梦。台风肆虐后的田里,杨梅树东倒西歪,遍地断枝残叶,农民欲哭无泪。彭作智家的杨梅树有三分之一的树冠都被台风吹断了,损失惨重。

  大路不通走小路,车子不通用脚走——汪自强在灾后第一时间赶往万排,与彭作智一同整枝、修剪和施肥管理,力争恢复受损果树的生产能力,最大限度减少损失。同时,还帮忙向政府申请了1万元的科技救灾资金,及时的补救措施让杨梅在第二年的收益仍达到70%。

  汪自强为偏远地区科技扶贫的事,传到了隔壁的丽水市。

  那天已经是晚上六点多了,天下着瓢泼大雨。载着汪自强和其他两位浙大教授的车,却在前往泰顺的高速上抛锚了。又饿又累的汪自强终于联系上景宁一家保险公司,并请求道路救援人员能带些面包解饥。几个小时后,前来的工作人员听说车里是去泰顺科技扶贫的教授,不仅拒绝收取食物费用,还送出了自己车里的几箱水。

  “为贫困县做事,就是为老百姓做事。这些就当作我们替当地群众做的感谢!”汪自强深深地记得这句大雨中的话语,它使一次事故变得暖心不已。

  因为多年的坚守,也让他获得泰顺群众的肯定。2013年,汪自强荣获了首届“泰顺县杰出人才称号”——获奖的4个人中,他是唯一的外地人。

  汪自强女儿汪畅终于明白了父亲为什么总说要去泰顺看看。当她和母亲跟着父亲来了泰顺,亲身感受到每个人和父亲打招呼时候的热情时,他感受到了父亲早已和这片土地打成一片。

  育人育心的“汪老师”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古人有云:“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汪自强做到了。泰顺县目前共有21位科技特派员,汪自强是组长,他把知识教授给农民,也把精神传递给了学生、同事。

  在泰顺,泰农蔬果合作社总经理谢恩救是汪自强“正儿八经”的徒弟。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泰顺县委组织部副部长,招才局局长黄可才告诉记者,为储备人才,县里从2012年开始展开了“师傅带徒弟活动”,在各行各业里找寻德才兼备的“师徒”结对子。2013年,汪自强和谢恩救结对成功。

  “我找到了当大学生的感觉。”虽然没有很高的学历,但有了汪自强的指导,谢恩救种起了黄秋葵和水果玉米,因为它们在市场上更受欢迎。最近,他还捣鼓起蔬果深加工,利用技术把优质的农产品原汁原味地做成即食零食,因为越来越多的人正关注健康养生。谢恩救说,他会把从汪自强那儿学的本领,教给合作社里更多的社员。

  在浙大,许许多多的老师和学生被汪自强的执着激励和感动着。

  汪自强是浙江大学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中的一员。这个成立于2008年的中心集中了农口类技术应用为主的70多位专家、教授,也成为他为泰顺“解困”的智囊团。据了解,浙大向全省派出的37名在任科技特派员中,有36人就来自这里。2013年,汪自强三顾茅庐,找到浙大动科院,请了尹兆正在内的6位专家,组成专攻畜禽生态养殖的特派员团队,共赴泰顺。

  “科技扶贫的故事听过不少,没想到身边就有这么一位‘模范’。”尹兆正说,自己受汪自强影响,也开始走在科技帮扶泰顺的路上。

  采访中,尹兆正还告诉记者,曾经有名女研究生在去泰顺的路上因为山路颠簸,晕车严重。但是之后几天,她就住到了养鸡场里,和同行的老师、同学一起尝试各类养鸡方式,顶着烈日到处奔波,采集各类养殖方式下鸡的血样、蛋样品。“他们知道,再辛苦也苦不过汪老师。”

  在温州,还有无数科技特派员将汪自强列为榜样。

  今年年中,瑞安市高楼镇科技特派员余宏傲曾在该市农业科技工作者座谈会上表达:“汪教授以其自身的事例,树立了一个特派员的标杆,让我对特派员的使命和任务有了新了解,也点燃了我工作上的‘火花’。”

  据曾顶满介绍,在汪自强的带领下,2015年,这些特派员全年引进黄精、黑花生、食用菌、翠香猕猴桃和红阳猕猴桃等20多个新品种,还推广了葡萄园套种等10项农业新技术,建立了茭白等19个示范基地,争取到省市科技项目经费110万元,产值比2014年增加1300万元。

  “汪自强教授以农民为中心,十年如一日,引科技水浇富农田,集中体现了我省科技特派员扎根山区、服务‘三农’的精神,我们将全力做好科技特派员项目对接、后勤保障、政策优化等工作,进一步拓宽山区群众致富增收路。”泰顺县委书记董旭斌这样评价汪自强的奉献精神。

  在汪自强的牵头下,泰顺建成了茶叶院士专家工作站、猕猴桃院士专家工作站,建设生物多样性院士专家工作站的工作也正在启动中。

  “我还想为泰顺农民多做点事。”作为大学教授,汪自强快到了退休年龄,但作为科技特派员,他希望把这项事业做下去。

  在科研所做得了实验,攻得下“高精尖”;在农田间俯得下身躯,进得了“农家门”——汪自强在农学领域里畅快地“上天入地”,把论文写在了泥土里。他那服务“三农”的精神像一颗种子四处播撒,从田间肥沃的土壤中开出了芬芳美丽的花。

  (图片由翁卿忠提供)

标签: 泰顺;科技致富;科技特派员;浙江大学 责任编辑: 吴盈秋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