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政经新闻 正文
“三点半现象”是个社会难题
2017年04月08日 21:55:15 来源: 浙江工人日报

  小学下午三点半左右放学,而此时正忙于工作的家长们根本无暇照看,针对这个让人头疼的“三点半现象”,本报2月18日第1版刊出《开学季,双职工为接孩子又犯愁了》的文章以后,引起社会各界的热议。

  今年的全国两会上,“弹性离校”也是一个舆论关注的话题。教育部部长陈宝生表示,从去年起,教育部已经要求有条件的地方开展试点,实现“弹性放学时间”,由学校提供课后服务。他同时强调,“课后服务”不属于义务教育范畴,可以通过“政府购买服务”“财政补贴”等方式给予适当补助。

  困扰双职工的“三点半难题”由来已久

  采访中,多位教育界人士纷纷表示:“‘三点半现象’由来已久”、“教育局有规定,小学生在校上课时间不能超过6小时”、“学校不是无限责任主体,万一出了问题学校难辞其咎”、“人手少、没经费,心有余而力不足”……

  据介绍,2007年之前,在当时政策允许的情况下,在家长自愿托管的原则下,杭州的一些学校向家长收取少额费用开办“困难班”,将学生留校时间延长一至两个小时,解决了不少双职工家长的实际困难。

  2007年,国家坚决制止教育乱收费,困难班被迫取消。后来要给学生减负,限制了中小学生在校时间,放学时间有所提前。

  记者在浙江省教育厅等网站上找到相关文件,2007年,浙江省义务教育实行全面经费保障机制,明确规定从春季学期开始除了课本费、作业本费和寄宿学生的住宿费之外,学校要取消一切服务性收费和代办收费。

  2010年8月,为有效解决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存在的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问题,《浙江省教育厅关于切实减轻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通知》要求严格确保学生的休息和锻炼时间。小学生、初中生在校上课时间分别不得超过6小时、7小时。于是,大部分学校下午3点半左右按时放学。

  解难题,学校、社区踌躇前行仍杯水车薪

  2013年11月,省教育厅出台《在小学鼓励开展学生放学后“托管”服务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鼓励各市县区结合本地实际,以设区市城区和县(市、区)城区小学为重点,在群众呼声强烈、要求迫切的小学、或小学低年级先行进行试点,放学后举办“晚托班”,解决小学生放学后无人照料、安全存在隐患的问题。

  “每天放学后爱心托管一小时,不设课程,干什么学生自己做主。带班老师轮流进班管理,备课或是批改作业,有时也会义务辅导困难生功课。”杭州市金都天长小学办公室主任杨华英介绍,“多年来,学校一直保留着托管班,免费的,学生自愿参加。”

  杭州市星洲小学教导处副主任丁吉蓉老师告诉记者,去年尝试和校外机构合作,放学后将有需求的学生托付给校外机构代管。放学后,校外机构入驻学校,学生每学期缴纳几百元费用,就可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以及个性特长,选择体育类、科技类、艺术类等自己心仪的社团。

  不过,有爱心托管的学校屈指可数,而有托管的学校推迟一个小时放学后,依然有部分双职工家庭的孩子没人接,没处去。杭州市拱墅区多位公办小学的校长表示,“按照相关规定,学校不能办特长班,也不能实行有偿托管。没有相关政策和专项费用,学校也是爱莫能助。”

  记者采访的多位任课老师同时也是小学生家长,对“接孩子”难题深有体会:“有时恨不得自己有分身术,但老师也是普通人,每天早上7点多到校,一周十几节课,课后要备课,要批改作业,要进行教学研究,有时还要外出学习或者交流。放学后如果要抽出更多的时间来义务照看孩子,有些力不从心。”

  所以,大部分学校都要求孩子放学后按时离校。而有托管的学校推迟一个小时放学后,依然有部分双职工家庭的孩子没人接,没处去。

  考虑到社区居民的需求,部分社区也在积极探索,和学校或者社会公益组织、志愿者等尝试公益托管服务。

  杭州市拱墅区香积社区、永庆路社区、红石板社区以及西湖区西苑社区等纷纷和社会组织“安心学堂”合作,为社区没时间接孩子的双职工家庭提供公益托管服务。

  李家桥社区也开展了公益的书法兴趣托管班。该社区徐主任告诉记者,受条件限制,社区托管通常只服务本小区的居民,而且没有专职人员接送,放学后还需要家长自己去学校接了孩子送过去。

  部分社区工作者也认为,社区目前承担的事务已非常繁杂,从社会保障、民政到现在的统计和防灾减灾,件件都得落实。而一般的人员不可能带好一群孩子,“稍微不好会误人子弟”。

  受条件和资源的限制,社区往往只能容纳十几名到二十几名学生,“杯水车薪”无法满足有需求的双职工家庭。

  “三点半现象”是个社会难题

  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苗青表示,3点半放学偏早,不管是把孩子接到单位还是放托管中心,路上都有风险。特别是以赚钱为目的的托管班,为了利益最大化,人收得越多越好,其中的安全隐患不言而喻。所以,放学后不离校风险反而最小。建议放学后学校对学生开放图书馆、运动场馆等,适当开展个性化培养和教育,丰富学生的课后学习生活,促使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弥补国家课程中综合性、实践性的不足。至于学校担心的安全问题,有意外保险就解决了。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人文与法学院副教授吴新慧表示,“三点半现象”不是一个双职工家庭的困难,也不是一个部门能解决的问题,而是一个社会难题,建议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积极整合社区、学校、教师、志愿者、专业社会组织和机构的力量共同参与,共同帮助有实际需求的学生。条件允许的单位,还可以尝试对家有低年级入读的职工实行“弹性工作制”,父母双方轮流享受,让双职工家庭享受到更多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杭州市教育局宣传处陈秋兴处长告诉记者,从国家推进素质教育规定来说,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严格限制在校时间,减少作业量,另一方面家长希望再延长时间。所以,要做好“弹性离校”这件民生实事,不仅要有人(看管)有钱(资金支持),还要有法有据。

  陈秋兴介绍,日前市教育局相关处室已专门开会研讨了这个问题,并派人员考察、调研,但是“政府出资、免费托管”牵涉到财政、物价、社保等多个部门,需要共同协商。

标签: 放学;社区;学生;学校 责任编辑: 洪慧敏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