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五四青年节,一个关于放飞青春梦想、起航奋斗征程的日子。青年兴则国兴,青年强则国强。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正徐徐展开,在迈向“两富”“两美”浙江的征程中,时代呼唤怎样的青年?今年是中国共青团成立95周年,日前,我省面向各行各业和基层一线,首次评选出95位“向上向善好青年”,他们的青春风采朝气蓬勃,他们的青春力量催人奋进。
浙江在线5月4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李攀 通讯员 俞信吉)青年,是常有常新的。无论现在是什么年龄,你一定曾经、或正在、或即将经历自己的青年时代。
时间流逝,每一代人都曾有过不同的梦想。鲁迅那一代人,胸怀救亡图存的理想;宗庆后那一代人,立志要干出一番事业;马云那一代人,则深信没有奋斗就没有明天。共同的是,他们都曾是青年。
时钟拨转,当80后、90后开始走向聚光灯,接过前辈手中的“交接棒”,时代赋予他们的责任和担当是什么?他们心中的光荣和梦想又是什么?
今年是中国共青团成立95周年,站在五四青年节这个特殊的时间节点上,我省首次评选出95位“向上向善好青年”。他们是来自各行各业的青春领袖,在不同的人生舞台上,用勤奋和才华追逐自己的梦想,用善和爱温暖他人。翻开他们的青春笔记,我们或许可以找到答案。
最好的青春
干出一番事业来
绿草间徐徐转动的风车、随风摇曳的花海、城堡一样的厂房,空气中弥漫着巧克力的香甜……春夏之交,嘉善南部的巧克力甜蜜小镇迎来一年中最美的时节。
如织的人群里,和煦的阳光打在一张年轻俊朗的脸庞上,他叫莫雪峰,是甜蜜小镇的“镇长”。
回顾这位85后的创业经历,原本他可以有更好的选择。父亲是知名的民营企业家,自己也曾留学美国波士顿大学。但他既没有“接班”,也没有留在大洋彼岸,而是回到家乡——嘉善县大云镇,只为了实现一个儿时的梦想,干一番“甜蜜”的事业。
“我想把这里变成著名的巧克力风情体验基地、婚庆蜜月度假基地和文化创意产业基地,就像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好时镇那样……”创业初定下的“小目标”,莫雪峰只用了短短5年就有望实现。他说,赶上家乡的“双创”热潮,是自己的幸运。
打开95位“向上向善好青年”的履历,不乏像莫雪峰这样的“幸运儿”。10年前,年仅24岁的胡辉由国家留学基金会委派到德国留学。
2013年在德国亚琛工业大学获得博士学位后,他放弃高级研究员职位,通过杭州市西湖区人才计划回到祖国,成立鲁尔物联科技有限公司。
和他一起创业的其他5名股东都是年轻的80后。他们大多有过在各类大公司打拼的经验,有着不同的教育背景与工作履历,却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内心实在无法对汹涌的创业机会说“不”。
胡辉说,自从决定拉队伍创业,银行卡里的钱就一天比一天少,但是梦想却一天比一天明晰。
追逐梦想的路上,他们也时刻感受到激励团队向上的力量:缺经验,有政府扶上马送一程;缺资金,有创投资本伸出橄榄枝。
在莫雪峰、胡辉的身上,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共同的标签:海归、创业。
有人说,我们正在经历近代以来的第四次留学潮。不久前,改编自浙江籍作家鲁引弓小说的电视剧《小别离》热播,剧中刻画了千万个普通家庭游走于孩子“走、还是不走”的纠结。有教育机构统计,浙江是出国留学最多的省市之一。
这不禁让人遥想90多年前,在五四思潮感召下,无数青年学生蜂拥到欧美勤工俭学。
从寻良方、救国民到变观念、求新知再到改革开放、走向世界。虽然时代在变、出国的机缘在变,不变的是怀揣的梦想:走出去是为了更好地回来。近几年,无论是浩浩荡荡浙商回归大潮,还是风起云涌的创业热潮,青年都是一支生力军。
记者梳理发现,全省95位“向上向善好青年”里, 有14位青年因投身“双创”,并干出一番事业而当选,他们中不少人都有留学经历,归国时,平均年龄还不到30岁,他们在美好的青春里选择回来干事创业。
浙江青年的选择从某个侧面反映当下这个时代青年的选择,“小别离”背后有属于他们的“小确幸”:在美好的青春里遇见能尽情展现才华、施展抱负的好时代。
共同的选择
喧哗中守望初心
伴随着互联网发展成长起来的青年一代,经历着改革开放以来迭代最快的转型期。多少熟悉的东西已迅速销声匿迹,多少习以为常的生活方式已经被彻底颠覆。
一朝暴富、一夜成名不再是神话,跟不上脚步才是最要命的挑战。耀眼迷离的繁华中,责任、担当、崇高在部分人群中似乎被慢慢消解。浙江青年的选择是什么?
5月,海风飒飒,夹杂着海水咸涩的气息,吹得岛上的小竹林窸窣作响。这里是位于宁波市镇海区东北方向7公里处的七里屿岛,岛上矗立着一座小小的灯塔。4年前,29岁的叶超群登岛,成为家族里的第五代灯塔工。
一个岛、一座塔、一盏灯。守塔人的生活日复一日,烦琐而单调,且危机四伏。每年的七八月份,台风登陆频繁,可越是恶劣天气,灯越不能灭。
年轻的叶超群没有想过离开,他谨记祖祖辈辈的家训:做事情要专心,既然做了,就要把事情做好!
一家五代,默默扎根于孤独的海岛上,用各自的青春传唱一曲关于守望的歌谣。是宿命的牵引也好,是对职责的执念也罢,他们的存在,让冷酷的大海有了温柔一角。
无论在大海还是高山,让人欣喜的是,每个地方都有浙江青年的坚守。
27岁的郭学诚大学毕业后,成为龙泉市屏南镇地畲村的一名村官。
走入公务员队伍不是件易事,家里辛苦供养出大学生,毕业之后跑到家人看不到的大山里,拿着和留在城市的同龄人相比微薄的薪水。这种抉择,曾经在无数个深夜里让父母苦恼。
郭学诚说,很多人都不理解,认为在基层可能干一辈子,但我觉得至少可以做一些实实在在的事情,通过自己的努力把一个村发展好,这也很有意义。
来到地畲村,喝上农家高山茶,他发现那味道特别醇厚,馨香诱人,于是他为村民建淘宝店,搞众筹项目。去年,他带头成立龙泉市龙谷青创电商园,入驻的龙泉市青年电商有300余人,全年销售总额1.8亿元,成功培育年纯收入100万元以上青年23名,带动37家企业及合作社收入翻番。
在浮躁喧哗的转型期,年轻人渴望成功,但不可回避时代的考验。在压力和考验面前,倒不如把负重前行也当成一种修炼,找到自己想做的事情。
95位“向上向善好青年”里,有43位收获了相同的“颁奖词”:爱岗敬业。他们来自科学、教育、卫生、文化等不同领域,有的岗位关系到社会民生,有的却是再平凡不过的“螺丝钉”,但他们都以一种严肃、认真、负责的态度对待,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在众声喧哗里给出自己的青春答案。
他们的追求
让爱和善薪火永续
爱国、进步、民主、科学,这是五四精神的内核,是一种激励青年向上的力量,历久弥新:爱国需要有人放弃安逸的生活,进步需要有人攀登价值观的顶峰,民主离不开每个人的努力,科学离不开冷板凳上的坚守。
在慷慨付出的青春里,五四精神照射出向上向善的光芒,让光荣传统和核心价值观代代相传、薪火永续。
皮肤黝黑、一脸沧桑……80后李安猛看上去老成,也许是常年在海边工作的关系。李安猛是海盐观海园的一名普通员工,每天他都会到海岸边察看潮水涨落情况。12年来,他一次次跳入汹涌的海中救人,一次次劝导轻生的人重拾生活的希望。
有人把他称作观海园内的“守护神”,也有获救者带着礼品和现金找到李安猛,他坚决不收。熟悉他的人都知道,李安猛一家人的日子过得紧巴巴。空闲时,他会收集饮料罐、啤酒瓶之类的废品补贴家用。
有人问李安猛为什么那么热衷救人,他只是憨笑着说:“人活着应该多做好事。”
见义勇为、孝老爱亲、崇义友善,这些闪光的词汇从来都不会“过时”,因为爱会感染,善会传递。
457,99,39,三个毫不相关的数字,在小城温岭组成了一个温暖的故事。这是一个让人内心柔软的故事。
99,是林文锦老人的年龄,她常年寡居,缺少亲人陪伴,生活单调而寂寞。
457,这是39年来,武警浙江省总队温岭市中队进进出出的官兵数量。他们每一个人,都是林文锦的“兵孙子”。他们照料陪伴老人,年复一年,从未间断。每个兵退伍了,都要跑到老人家里照一张合影,说一声“奶奶,再见”。
她和他们的故事,延续了整整39年。岁月流逝,万水千山,时光和距离,没有隔断这份别样的亲情、这份浓浓的军民鱼水深情。
类似温暖的故事也流淌在“信义少年”叶石云、“暖心姐姐”汤虹、“支教达人”沈彬彬的青春岁月里。
他们奉献爱心、传递温暖,弘扬正能量、践行真善美,这是属于他们的“诗和远方”。
团省委相关负责人表示,评选“向上向善好青年”的初衷在于寻找、发现、推选一批青年身边的好青年,通过充分发挥典型榜样的示范带动作用,引领广大青年见贤思齐、崇德向善,争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倡导者、实践者。
这是时代赋予这一代浙江青年的机遇和机缘,筑梦未来,正在当下。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