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5月20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施力维)“每条河流要有‘河长’了”,国家主席习近平在2017年新年贺词中,提到了浙江百姓耳熟能详的河长制。
河长制,是浙江“五水共治”的制度创新和关键之举。近年来,浙江以“八八战略”为指引,始终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思想,以全面实施河长制为牵引,全力推动治水,改善了生态环境,蓄积了发展动力,赢得了百姓点赞。
从2008年地方试点,到2013年全面推行河长制,浙江已构建形成一套完备的省、市、县、乡、村五级河长制体系。浙江大地8万多条河流,因河长恢复了蓬勃新生;浙江经济转型升级,也因这支实干拼搏的治水铁军,有了坚实依靠。之江大地上6.1万名河长的先行先试,为中国的明天提供了生动的浙江实践、浙江素材、浙江经验。
省长县长 都是河长
浙江拥有八大水系,13万公里河川。丰沛的水资源,是浙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百姓生活的可靠依赖。
但是,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低端产业的发展与水环境保护的矛盾日益凸显。企业废污水排放量居高不下,黑臭河、垃圾河、牛奶河四处可见,非法侵占河道、挤占水资源等现象突出。水生态水环境问题,成了浙江百姓反映最强烈的民生议题之一。
民心所系,责任所在。在多年实施“811”专项行动的基础上,2013年,浙江举全省之力,推进以治污水、防洪水、排涝水、保供水、抓节水为内容的“五水共治”行动。
2013年,在地方试点的基础上,一套具有鲜明浙江特色的河长制应运而生,全面推行。
河长制的核心,就是由党政主要领导负责属地河流生态环境管理,确保每条河流、每个河段都有“负责人”。河长管的是一条河,但要解决的问题,却超越了一条河。唯有党政领导担任河长,才能全面推动上下游、左右岸的全面治理。
如今在浙江,各级河长是包干河道的第一责任人,要牵头制定“一河一策”治理方案;同时还需承担起河道日常管理、协调推进河道治理、监督日常清淤保洁“管、治、保”三位一体的职责。
河长制推动河长治。在省、市、县、乡、村五级共6万多名河长的努力下,高污染企业整治、生活污水纳管、河湖清淤、农业面源污染治理等工作协同推进,一条条河流逐渐恢复清澈。
数据显示,实施河长制以来,我省共关停小企业3万多家,整治养殖场5万多户,消灭垃圾河6500公里,消除黑臭河超5100公里,城乡环境得以明显改善。今年一季度,在221个省控水质监测断面中,Ⅲ类以上水质断面比例已达82.8%。
在河长制的牵引下,浙江“五水共治”势如破竹,撬动了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治出了转型升级新蓝海,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都发生了深刻变化。
浙江经验 全国推广
2016年12月初,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全面推行河长制的意见》。12月13日,水利部、环保部等国家有关部委,联合召开贯彻落实《关于全面推行河长制的意见》视频会议。由此,河长制这一浙江经验正式走向全国,成为绿色发展的又一生动实践。
浙江河长制的成功经验,首先在于重构了我国江河湖泊的管理逻辑。从九龙治水到“一河一策”,从各自为政到协同作战,从运动式整治到长效化管理……“有问题,找河长”,已经成为浙江水环境治理的一种新常态,并且收到了良好的成效。
今年,浙江再接再厉,在全面剿灭劣Ⅴ类水攻坚战中,继续深化完善河长制。
在杭州市上城区,除了“盯住”主干河道外,当地还为辖区内的水环境绘制出了区域“毛细血管”水系图。由10名网格长担当渠长,履行小微水体“管、治、保”职责。
这意味着,在省、市、县、乡、村五级河长体系之外,浙江河长制又进一步延伸完善。按照“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要求,不仅大江大河要有河长,居民房前屋后的小微水体也有人管。
截至目前,我省1.6万余个小微水体已经实行“一点一策”,落实了“管、治、保”职责。同时,技术服务团、市民监督团、治水队、护水队、义工服务队、志愿者等民间力量参与监督服务,全民参与治水局面初步形成。
浙江河长制的另一大经验是高效、智慧。今年,浙江河长制管理信息系统将全面覆盖。以试点推广的义乌为例,义乌各级河长只要打开手机APP,系统就会记录下河长巡查河道的轨迹,平均每3秒钟定位一次。不管是市级河长,还是河道网格员、保洁员,是否按要求巡查到位,后台数据一目了然。
今年3月,《浙江省河长制规定(草案)》已由省人大法制委员会提请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九次会议审议。这是国内省级层面首个关于河长制的地方性立法。
水资源保护、生态岸线管理、信息化功能完善……今年,浙江河长制还将探索更多宝贵经验。
河长体系建设,长效机制完善,信息平台搭建,考核监督强化……“河长制”先行先试的浙江经验,为全国推广提供了许多可复制的经验。
治水铁军 勇立潮头
水环境治理,重绘了浙江山河,也锻造了浙江铁军。在河长制实施过程中,浙江各级党委政府和党员干部担起治水护水的责任,六万名河长冲锋在前,成为了浙江铁军的鲜明代表。
作为铁军精神的代表,各级河长秉持浙江精神,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勇立潮头,共同谱写了一曲现代版的大禹治水壮歌。
丽水经济技术开发区内的龙石溪,曾经黑臭难闻。开发区党工委书记、河长丁绍雄公开表态:治不好污水就趴下喝!在他的牵头治理之下,溪里清淤整治,岸上园区产业结构调整优化,龙石溪水质明显改善,达到了Ⅲ类水以上标准。丁绍雄巡河时弯腰放心喝溪水的照片,随之在网络热传。
喝下去的是水,更是决心,是治水铁军的责任心和执行力。
河长制,不是挂挂牌子、走走形式的“冠名制”,而是浙江铁军干事创业、精耕细作的责任田。
河长制,锤炼了能力,检验了作风,比拼了实绩。
党员干部担当河长既挂帅更出征,锤炼能力。实践证明,全面推行河长制,不仅有力推动了各级党委政府和党员干部主动担起治水护水的生态责任,更有效实现了治水由部门分治到部门联动的转变。河长用脚步丈量水情的同时,更考验智慧,协调有关各方的权限和能力,推动转型升级,助力产业优化。
党员干部履职河长主动接受监督,转变作风。在今年的剿劣誓师大会上,全省各地市、县(市、区)、乡镇(街道)、村,更是公开层层签订责任书。各级各部门和广大党员干部中形成了以上率下带头抓、争先恐后赛着干的良好风气。百姓投诉集中、工作不力、进展滞后的河长将被约谈、曝光。工作不力的公职人员,按照有关规定处理。
面对决不把脏乱差、污泥浊水、违法建筑带入全面小康的承诺,各级河长努力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不断开辟“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新境界。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