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5月28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何苏鸣)百炼成钢,选材、锤炼、打磨、淬火缺一不可。
浙江打造铁军队伍,也是同理:从严把选人用人关到畅通“能上能下”渠道,从营造比学赶超氛围到奖惩结合调动干部积极性……党的十八大以来,我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干部队伍建设的一系列新部署新要求,坚持全面从严治党、从严治吏,努力打造对党忠诚、干事担当、干净自律、充满活力的铁一般浙江干部队伍。
选拔
把最合适的干部选出来
什么样的干部算是好干部?
在杭州富阳,54岁的陆音波有说服力。去年,担任银湖街道党工委委员、副主任的他被提名渔山乡人大主席,并最终当选。他靠的是这样一份成绩单:分管农业工作时,他和同事一起培育了7家农业龙头企业、12个家庭农场,特别是在“五水共治”等中心工作中,他负责的两个村分别被评为省级、市级示范村。
让陆音波脱颖而出的,是富阳建立倡导的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常态化实绩考核机制。为了解决干部集中考察形式单一、难以深入的问题,富阳按照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等六大考核模块,细化形成24个正向指标、39个反向指标,在日常工作中定期对每名干部进行等次评价,最终得出每名干部的综合评价及其特长,并录入富阳干部数据库,每位干部的情况一目了然。
选拔过程其实就是选材的过程。把好干部的“苗子”选出来,在全省各地,“二八分”是考察任用干部的不二法则。
“善任的前提在知人,围绕省委‘提人知情、提情知人’的要求,各级组织部门都坚持把功夫下在平时,把80%的精力放在平时接触了解干部上。”省委组织部相关处室负责人告诉记者,近年来,我省认真贯彻党管干部原则,改进民主推荐、民主测评方式,规范竞争性选拔工作,完善市县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实绩考核办法,加强和改进年轻干部培养选拔工作,注重用好各年龄段干部,唯票、唯分、唯GDP、唯年龄问题得到较好解决。
在舟山普陀,老中青3名“火枪手”和1名“穆桂英”被提拔重用的故事,被不少人津津乐道。在六横蟑螂山村拆迁过程中,这4名干部立下军令状,带头冲锋陷阵,用25天根治了12年的顽疾。
将重点工作实绩列为重要考核内容,在攻坚克难火线发现了解干部,在急难险重一线考察识别干部。近年来,全省各地运用急难险重一线考核法提拔重用了一批实绩突出的干部;对工作落实不力的地方和单位,组织部领导和处室负责人上门约谈党政主要领导;对个别工作不力、排名靠后的,及时作出调整。
打磨
到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去
要拎着“乌纱帽”为民干事,不要捂着“乌纱帽”为己做官。如今,越来越多的浙江铁军,用行动践行誓言:到一线去,到群众最需要的地方去。
初夏时节,杭州拱墅区小河街道80后党工委书记翁嫣抱着7个月大的孩子再次站在运河边。去年此刻,怀孕的她盯项目、督整改,直至G20杭州峰会顺利举办的那一刻。
苦吗?有一点。值得吗?当然!
“干部行不行,就看服务保障G20”,为了筹备G20杭州峰会,全省各级干部铆足一股劲、拧成一股绳,打硬仗、闯难关。
杭州由市领导带头领办67个峰会筹备项目,把干部派到项目中、支部建在项目上、服务围绕项目做,实现了服务保障工作“最高标准、最快速度、最实作风、最佳效果”。其他市县喊响峰会面前“没有旁观者、不做局外人”,广大干部放弃节假日、不分阴晴雨,全力当好杭州的坚强“护城河”。
一线是检验干部能力、素质、作风的大赛场和大熔炉,经历过急难险重任务的打磨,浙江的干部队伍更有朝气,也更有底气。
通过全省各级干部共同努力,G20杭州峰会顺利实现“四个满意”目标。而大批敢抓敢管、遇事不避责的干部,也通过“五水共治”“三改一拆”“浙商回归”“四换三名”等一线战场的考验走上了更高舞台。在去年底结束的县(市、区)领导班子换届中,89个县(市、区)新任党政正职均具有乡镇党政正职或县(市、区)党政班子成员经历,特别优秀的乡镇党委书记被直接提拔担任县(区)长。
党性在一线锤炼,能力在一线提升,作风在一线转变,之江两岸比学赶超的氛围越发浓厚。
2013年7月,省委第一次召开县(市、区)委书记工作交流视频会议,之后,会议每季度召开一次,至今已坚持了整整4年。“自从有了‘夜考’,每天都在‘赶考’。违建是不是一天天在减少?水质是不是一天天在改善?工作是不是一天天在抓落实?我们一天都耽误不起。”一名县委书记如是说。
目前在浙江,从市到县、乡,从机关到高校、国企,一把手工作交流会机制已经成为推动中心任务、重点工作的有力抓手,温州、绍兴等市实施县、乡、村三级书记擂台赛,一竿子插到底、抓落实。
淬炼
让为官不为者挪位子
只有经受得起最严苛的淬炼,钢铁才可能有最好的成色。
捧着“铁饭碗”那么多年,遂昌的20多名干部怎么都没想到,自己会成为待岗干部。
2016年,因为工作消极、业绩欠佳等原因,这些都有一定资历和职务的干部,被要求待岗集中受训,受训考察合格后,才获得了二次择岗的机会。“有‘下’的危机感,干事才有紧迫感。”说起这一段经历,他们个个深有感触。
干部“换下去”,是为了把干劲“提上来”。近年来,全省各级党组织以调整不适宜担任现职干部为重点,坚决让为官不为者挪位子。
去年上半年,衢州衢江区生猪养殖污染事件被媒体曝光,当地党委、政府从严问责,不仅追究当事人直接责任,也追究上级领导责任,共对24名干部作降免职等处理。
衢州市委组织部负责人谈及此事时说:“问责失职干部,不是和哪个干部过不去,而是与‘不作为’过不去。”一场“问责风暴”推动了全省生猪养殖污染整治,“坏事变成了好事”。
作为省“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唯一试点县,浦江打响“五水共治”第一枪,积极推进各项改革任务,果断调整工作推进不力、担当不够的县管干部,“末位淘汰”13人、“离岗培训、二次择业”20人;某省属国有企业党委书记、董事长由于管控能力不强,经营中出现比较严重的风险状况被免去职务。许多省属企业对不作为、经营业绩平平的中层管理人员坚决予以调整;去年市县领导班子换届中,省委旗帜鲜明坚持实干导向,对庸懒散慢、无所作为的干部坚决不提名、不提拔,一批省管干部被集中调整。
严管就是厚爱。在浙江,对“下”的干部不搞“一棍子打死”,工作表现出色的及时给予肯定,符合条件的就提拔,某县一名副县长因分管工作推进不力,被调整到市属企业任副职。在组织教育帮助下,他积极上进、工作实绩突出,后被提拔担任市属企业一把手。
党要管党,首先是管好干部;从严治党,关键是从严治吏。浙江干部铁军的淬炼,还在继续。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