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政经新闻 正文
从“卖石头”到“卖风景” 安吉美丽乡村的蝶变
2017年09月25日 14:13:42 来源: 湖州发布

  由浙江省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省新闻工作者协会主办,省新媒体专业委员会承办的“深化走转改、喜迎十九大”全省新媒体采访活动今天进入最后一天。

  记者跟随第一组小分队的步伐,第四站来到湖州安吉。这里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重要思想的发源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最佳范本每天都在这里上演。

  从“卖石头”到“卖风景”

  在天荒坪镇余村村,青山环绕,漫山翠竹,小溪潺潺,鸟语花香。在村头矗立着一块石碑,上面刻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红字。仿佛在娓娓叙说着余村从“石头经济”转向“生态旅游经济”的故事。

  余村村是习近平总书记“两山”重要思想发源地,该村先后获得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全国美丽宜居示范村、省首批全面小康建设示范村、省级文明村等荣誉,是2016年全国生态文明建设现场会参观考察点,今年已接待各地参观考察者18万人次。

  “90年代的时候,我们余村村有三个石矿和一个水泥厂,依靠卖石头已经成为安吉县远近闻名的首富村。虽然富裕了,环境却被破坏了。空气中常年弥漫着尘埃,竹叶上布满白灰,每家每户的窗户从早到晚几乎没有打开过。”村民胡有龙由衷感慨,2005年村里毅然关停矿山和水泥厂,全力经营美丽乡村。如今,余村的环境变美了,村民的口袋更富了。

  46岁的俞金宝,现在是村里一家农庄的老板,做着休闲农业,一年接待游客量达到三到五万。1993年开始,俞金宝考了驾照,成了矿山上的一名司机,每天把四五车矿石运到水泥厂。“那时,水泥厂烟囱的烟,把整个村子弄得都是灰蒙蒙的,我农庄对面这座山,竹叶全部都熏掉了。开矿的时候,矿石飞出去,附近的竹子全部被打破。住在旁边的人家屋顶瓦片被打破也是常有的事。”俞金宝回忆。

  如今,他的农庄里除了20亩葡萄园,还有烧烤园、垂钓鱼塘,还在农庄隔壁造好了自己的民宿,还准备聘请专门的管家。“现在生意好的时候一天能有过万的收入,一点也不比当初在矿上收益差。有了自己的农庄,收入也还可以,我已经心满意足了,接下来就想想怎么去经营好它。”俞金宝说。

  办农家乐、开采摘园、做漂流……全村现有民营企业18家,农家乐14家,观光休闲旅游景区3处,原来卖石头的村庄,这些年就靠着卖风景走上了致富路。

  村民个个成“导游”

  记者来到蔓塘里村,一弯碧水、崭新的沥青马路、粉刷一新的农家墙院映入眼帘,抬头看,放眼望去,没有交织错乱的电线,甚至不见电线踪影。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蔓塘原名“万塘”,后改为“蔓塘”。清同治年间的《孝丰县志》称为蔓塘庄,现名为“蔓塘里”。据村干部介绍,这个村的亮点就是村里看不见一根电线杆,头顶上也没有一根电线,也是全省少有的“五线”入地的自然村。

  “以前是我们出去看别人的风景,现在别人来看我们的风景!”谈起蔓塘里村的变化,71岁的村民张福琴脸上抑制不住的自豪感。

  “村里以前很多是老房子,上面的瓦砾时不时会掉下来,连人也不敢走进去。”章福琴和记者聊起这段过去,现如今,通过古宅翻新、五线入地等前期的建设,村庄环境大变样,家家户户种桂花,桂花花香溢满园。环境干净了,心情自然也好了,平时会和姐妹们一起喝喝茶,跳跳舞,唱唱红歌,小日子过得有滋有味!

  2016年,村里结合创建“中国美丽乡村精品示范村”和“美丽宜居”项目,采取了疏堵整治结合的模式,将村内约66户左右的农户,约10000余平米的违章搭建物进行了拆除。编制了“拆后利用规划”,根据规划将拆除后的空地用于村庄道路、景观绿化和集中式茶叶加工厂。并对村内古宅进行了重建,新建仿古戏台,梳理了水系。扩建了村民记忆中的水塘,投入了较大资金对村庄内的“五线”实施了下地改造,项目总投资约4000余万元(高低压线路下地约1600万元)。

  现在,这里的天空看得见山,望得见水,再加上复建的古宅、新建的仿古戏台、修建的水塘,这里俨然成了一个郊游散步的好去处。

标签: 风景;石头;卖风景;卖石头;农庄;水泥厂;示范村;古宅 责任编辑: 蒋敏华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