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政经新闻 正文
观照现实让思政课抢手
2018年04月17日 06:33:29 来源: 浙江在线 刘晶晶

  在不少学生心目中,思政课难免有些枯燥。作为年轻一代,大学生话语表达形式和信息接受习惯与上一代人比发生了很大变化,这一现实给本来就受冷遇的思政课在教学上带来一定的困难。问题是,这门课在高校教育体系中占据十分重要的位置,从本科到博士阶段都有一定的学分要求,所以,如何让思政课更受欢迎,备受关注。

  观照现实,首先要在手段和方法上力图创新。比如,华中科技大学尝试在授课中引入弹幕、辩论、对谈、主持等新形式。无独有偶,南开大学有教师在讲述军事理论课时,将理论和学生日常所玩的网络游戏等结合在一起,热点里常掺点儿正面的网络流行语、段子甚至表情包。而在中国人民大学,同学们可以听到用唯物史观分析《人民的名义》剧情走向、“舌尖体”的举例论证,还可以参与“毛泽东诗词朗诵和演唱会”环节。这些贴近学生日常生活和表达习惯的创新手段和方法,无疑会提高学生的新奇感和参与欲,不再在课堂上埋头玩手机或者干自己的事情。

  然而,手段和方法上的创新也可能落入“活泼有余、思想不足”的俗套,变成为了互动而互动,为了好玩而好玩的迎合。所以观照现实应该从浅层次的手段创新上升到内容上的深度提升。很多时候学生并不是不关注政治,而是仅仅停留在走马观花或者道听途说的浅层次关注,所以好的思政课首先应该是一门研究课,老师应该带领学生用正确的研究方法,深入剖析当下热点问题,并引导学生将国家形势发展和自己的未来就业等结合在一起。

  华中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在打造《深度中国》这门课时,就是针对11个选题,由教师集体备课,直面当下最热的话题,比如农民工问题、中等收入陷阱问题、土地制度问题、科技创新问题、特朗普上台后的周边局势问题等,开拓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研究能力。也有高校结合曾培养多位劳模的实际情况,将思政课变讲课为访谈,对话7位工匠,聆听精彩故事,既解读了“工匠精神”的深刻内涵,也在内容上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需求,用榜样的亲身经历给他们带来潜移默化的影响。

  事实上,要让思政课达到“立德树人”的目的,依靠一两次授课的作用是远远不够的。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说,“好的教育应该是一朵云碰撞一朵云”,课堂上激发的是学生的兴趣,更应该培养学生自主钻研的精神,形成一种常态机制,将“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还需更多制度上的供给。

  高校在平台建设等多方面应予以更多保障,才能涌现出更多像《深度中国》一样的精品课程。华中科技大学每年用于本科教学的津贴和教学质量奖励经费预算就超过3000万元,鼓励教师上好课,既传授知识也引导思想。《深度中国》主持老师闫帅是该校首届“课堂教学卓越奖”的获得者,荣获20万元的奖励。此外,该校还将思政课在内容上作了延伸,比如新闻学院推出了面向大一新生的社会认知课程。

  思政课建设不仅应在形式和内容上关注现实,将国家的前途命运和青年学生的日常思想行为和话语习惯结合起来,也应从制度供给着手,将思政教育融入社会实践、融入教师队伍建设,只有这样,思政课才能更好地观照现实,变“尬课”为“抢课”。 【作者为华中科技大学学生】

标签: 思政;建设;教育 责任编辑: 冯一伦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