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政经新闻 正文
防灾减灾,写在人们心间
2018年05月11日 06:17:31 来源: 浙江在线 见习记者 施佳琦 记者 黄珍珍 龚望平

浙江在线5月11日讯(浙江在线见习记者 施佳琦 记者 黄珍珍 龚望平) 每一次灾难,都以历史进步作为补偿。为表达对汶川地震的哀思、提高防灾减灾能力,我国将5月12日设立为防灾减灾日。2009年5月12日,我们迎来首个全国防灾减灾日。10年来,我省防灾减灾体系不断完善,全民防灾减灾意识不断提高。

对于义乌民间紧急救援协会会长方为成来说,10年前的汶川是应急救援的起点。方为成意识到,“灾难离我们并不遥远,专业的应急救援很有必要。”2012年,他在一次与朋友出游过程中,遭遇游客被困,由此萌发组建救援组织的念头。

说起这些年来的变化,方为成深有感触。“协会刚发起的时候,几乎没有配备什么装备,没有组织经验。” 2013年余姚水灾时,方为成和志愿者参与了救援,但由于缺少专业设备、技术和组织,没有发挥足够大的作用。2014年,方为成发动100多个企业成员、退役军人、登山爱好者、医生等,正式成立义乌民间紧急救援协会。

协会正式成立后,逐渐整合直升机、挖掘机、越野救援车等总价值1亿多元的民间救援装备,同时对成员逐步进行专业化管理和培训。2015年丽水市里东村发生山体滑坡,协会马上与省相关部门沟通,第一时间派出12名专业队员、4名专业挖掘机司机抵达现场,用3小时挖通了“生命通道”。之后的6天内,58名救援人员陆续搜救出13名遇难村民。如今,协会成员增加至380余名,共参与公益救援活动190余次,成功救助217名求救者,通过搜救找到遇难者39名。

10年来,百余家民间救援组织涌现在浙江大地上,见证着我省防灾减灾的发展进程。

2011年,浙江省减灾委员会成立,省民政厅、省气象局、省科协等部门开始共同推动我省防灾减灾救灾工作。为积极引导社会组织参与救援,2016年省民政厅出台《关于推进社会力量参与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实施意见》,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的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格局。近年来,无论是省内或省外的洪涝、台风、地震等重大自然灾害中,都活跃着浙江救援组织的身影。

今年防灾减灾日的主题,是“行动起来,减轻身边的灾害风险”。10年来,我省已将防灾减灾救灾重点转向“灾前预防”,防灾减灾开始逐步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

这几日,方为成与成员们正忙着准备又一次演练活动。“民间救援工作,更重要的是日常的防灾减灾和宣传。” 每年,义乌民间紧急救援协会都会组织协会成员进学校、社区、企业、乡镇等地宣讲、演练,普及自救知识,成为防灾减灾宣传者,引导居民参与、了解防灾减灾工作。目前,协会正积极开拓救援“互联网+”模式,计划打造智能救援体系,采用公众号一键救援功能,建设灾前防范教育体系。

近年来,省教育厅和省民政厅以中小学校园为基地,开展防灾减灾“五个一”活动,推动防灾减灾教育深入校园。省红十字会积极组织开展救护培训“五进”活动,全省2017年新增师资3138人次,救护员21.4万人次,普及159.4万人次。与此同时,省民政、气象、消防等部门共同推进综合减灾示范社区创建活动,累积创建国家级、省级综合减灾示范社区862个和1015个,城乡社区防灾减灾基础不断得到夯实。

10年来,民众的防灾减灾理念也在悄然发生变化。在日常救援中,越来越多的民众已经逐步掌握基本应急知识,在救援队到达前,已经提前开始避险自救,“防灾减灾的意义,在于能让更多人知道如何正确应对灾害。”方为成说。

标签: 民政厅;协会;示范社区;协会成员;防灾减灾能力 责任编辑: 吴盈秋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