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政经新闻 正文
浙江省那些奥赛冠军去哪儿了 八成以上去国外深造
科研和创业是首选职业
2018年05月11日 06:45:45 来源: 浙江在线 记者 梁建伟

  浙江在线5月11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梁建伟)江浙人信奉耕读传承,所以在全国,浙江学生在比较会读书的方阵里。浙江每年往全国高校输送了一大批顶尖学生,其中一小撮的学生是通过奥赛获得升学通道的。

  此前,教育部通过阳光高考信息公开平台公示的2018年保送生名单中,凭借“学科奥赛国家集训队员”拿到保送生资格的全国200多位高三学生中,浙江就有31人,比去年增加2人。他们是浙江的奥赛冠军,有的甚至拿到了国际奥赛金牌。

  浙江一共走出了多少奥赛冠军?他们如今都在干什么?这个数据很难统计,但是记者采访了多位省内金牌奥赛教练后发现,8成以上学生在国外,他们或者还在大学里深造,或者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者找了一份挺不错的工作,而低调、不张扬,成了他们的标签。

  记者接到采访任务起,就开始在浙江的一些知名高中找寻曾经的奥赛冠军,希望能采访到几个。本以为是一件很容易的事,但过程有些曲折。

  杭二中是浙江的老牌名校,每年的奥赛成绩有目共睹。学校的一位老师帮记者找寻后反馈道:“这些学生基本都在搞科研,许多在国外,联系比较困难。”据这位老师介绍,学生们大多很低调,他们在国外的科研都处于投入阶段,大部分没有到开花结果的时间,“他们可能都想等有了比较好的研究成果,再向母校报喜。”

  镇海中学的数学老师沈虎跃,早在2006年就是全国高中数学联赛的优秀辅导教师了。他向记者透露,自己从事数学奥赛辅导差不多近20年,带出了近百名学生,其中也有获得国际金牌的学生。“据我了解,绝大部分学生都在国外,我们平时联系也不多,他们会在逢年过节问候我一下,平时都挺忙的,我也不喜欢打扰他们。”

  杭州学军中学的特级教师、中国数学奥林匹克高级教练边红平老师告诉记者,他从教30年,一轮一轮带奥赛学生下来,起码带出了500名学生。“他们基本在美国、法国,有研究数学的,有在硅谷工作的,现在正是他们研究和创业的起步阶段,很低调的,不愿张扬,不希望被打扰。”

  学军中学的信息学奥赛金牌教练徐先友帮记者联系上了两位学生,他们都拿过信息学奥赛的国际金牌。徐老师说,他在学军耕耘15年,获得全国联赛一等奖的学生就有259人次,“目前大多数学生在国外。”而他印象最深刻的是,学军中学2016届毕业生金策,获得过世界数独冠军和信息学世界冠军,目前在清华大学读书,师从图伦奖得者姚期智先生,“这个学生是双冠军,真是几十年才碰到一次”。

  最近,《奥数天才坠落之后》和《奥数天才坠落之后——在脚踏实地处》两篇文章掀起了关注和热议,两届国际奥数冠军,进入北京大学数学学院后最终肄业、来到广东一所“二本”院校教数学……主人公付云皓的经历,再次将奥赛推到了风口浪尖,那么奥赛冠军们,一定要从事跟研究有关的工作吗?他选择一份什么样的职业,才不会背负“坠落”之名?记者在杭城重高中进行了调查采访,让我们看看浙江曾经的奥赛冠军们到底去了哪儿。

  李超 国际信息学奥赛金牌获得者 目前是一位普通工程师 在工作中不断学习,才能跟上科技的脚步

  2012年,杭州学军中学的信息学奥赛取得大丰收,高三学生李超代表中国队在第24届国际信息学奥赛上获得金牌。

  6年过去了,李超现在成为了一名计算机工程师。

  联系上李超时,这个曾经有点小腼腆的男生在电话里话不多,但透着诚恳。他告诉记者,自己从学军中学毕业后保送进入北京大学计算机专业,大学毕业后没有继续深造,而是先就业了。

  “我如今在北京的谷歌公司已经工作一年多了,具体在做系统测试的工作。”李超说,“当时就想先工作一段时间,积累一定的工作经验后再确定今后深造的方向。”

  他现在是公司中的一名普通工程师,他挺喜欢现在的这份工作。大学毕业时,他找工作还是相当轻松的,就投了这么一份简历,然后就被录取了。

  当年他拿到国际金牌时,就有人开始说他是“天才”,他一直不认同这种说法。李超觉得,在工作中还是需要不断学习,才能跟上科技进步的脚步。

  从下个月起,李超就要被调往美国谷歌总部工作了,他说这次去美国是长期的,他已经做好了迎接新环境挑战准备。

  徐寅展 国际信息学奥赛金牌获得者 目前在麻省理工读计算机 我的想法挺简单的,就是想从事科研

  在徐先友老师眼中,曾经的学生徐寅展是一个顶级高手,他非常看好这个学生,认为他立志成为计算机科学家的梦想一定会实现。

  徐寅展是2015年从学军中学毕业的,他在2014年的国际信息学奥赛上不仅勇夺冠军,而且还拿了满分。这是30多年来,中国首次以满分获得冠军的参赛者。比赛结束后,他收到了麻省理工学院全额奖学金的录取通知书。

  徐寅展如今在麻省理工学院读大三,学的是计算机专业。回忆高中时选择信息学奥赛,他对记者说:“我算是被徐老师招到学军中学的。初一时,信息学竞赛组的老师在招学生,我就去参加了,觉得还蛮有意思的,就留了下来。”

  加入信息学竞赛组后,徐寅展就表现出了强烈的兴趣,所以学起来也不觉得苦。然后就一路沿着这条轨迹走了下来,一直到出国学习。“我的想法挺简单的,就是想从事计算机方面的科研,这个决定当然与高中时参加奥赛有关。”

  徐老师现在还记得一件事,徐寅展获得国际金牌后的大半年,收到了很多公司的实习邀请,他完全可以在半年时间内赚一二十万的薪金。但当时正值学军中学筹备全国青少年信息学奥林匹克冬令营,徐寅展拒绝了所有公司的邀约,协助徐老师一起给学弟学妹提供辅导。“他的这种品质,是做好科研工作必不可少的。”

标签: 学生;冠军;老师;国际金牌;中学 责任编辑: 吴盈秋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
./W020180511515947447849.p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