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互联网的催化作用之下,因世界杯而爆发的小龙虾经济来势凶猛。很少有一种食材,像小龙虾这般上升成一种消费潮流,改变了许多人的饮食偏好。这一现象级的消费热点由谁缔造?小龙虾的这把火又能烧多久?对此,记者遍访电商平台、小龙虾养殖户、小龙虾餐馆经营者、小龙虾深加工企业以及淡水养殖专家,探究小龙虾走红背后的奥秘。
世界杯前,装载10万只小龙虾的列车开往莫斯科。 视野网 供图
浙江在线7月19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翁杰 李知政)盛夏时节,小龙虾火遍了几乎每个城市,大街小巷到处都是小龙虾餐馆的身影。日前,农业农村部发布《中国小龙虾产业发展报告(2018)》,2017年全国小龙虾全社会经济总产值约2685亿元,比2016年增长83.15%。作为小龙虾消费的重镇,在过去一年杭州小龙虾餐馆增长超过200家;更令人惊叹的是,杭州一年的小龙虾消费量超过1万吨。
小龙虾是如何抓住市场需求,形成惊人消费市场的?对此,杭州“外婆家”创始人吴国平首先提到的,便是层出不穷的小龙虾新口味。从南京的“金陵鲜韵”系列,到湖南南县的“冰镇汤料虾”,再到湖北潜江的“油焖大虾”……各式各样的口味创新,满足了消费者个性化的需求,也推动小龙虾餐饮消费在深度上得以发展。
“不说别的,单单我们主推的杭帮菜口味小龙虾,就为杭州的小龙虾圈吸粉不少。”吴国平颇为自豪地说,“外婆家”旗下的小龙虾餐饮品牌“你别走”的招牌菜“片儿川小龙虾”,便是用杭州人烧片儿川的汤料烹饪而成,不麻也不辣。“放入笋片、肉片和雪菜,味道‘尽该鲜’。”
六七月份正是小龙虾生意最旺的时候,在杭州黄龙饭店的“你别走”门店,一天的小龙虾销量就达到600至700斤。门店负责人告诉记者,偏清淡的片儿川小龙虾和冰镇小龙虾卖得最好,销量明显多于其他传统口味。“店里的不少熟客告诉我,原本他们不怎么吃小龙虾,因为有了咸鲜口味才转粉小龙虾。”
根据“饿了么”2017年7月公布的小吃夜宵数据,小龙虾占了当月平台总订单量的6.6%,堪称“夜宵单品王”。对此,温州大学瓯江学院心理中心主任徐延兵给出了专业的解释:小龙虾自带的社交属性满足了人们的社交需求,才成就了它“夜宵单品王”的地位。
“在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中,人际交往是人类继温饱、安全需要之后普遍而基础的需要。”徐延兵说,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面对面的交流似乎成了一件难事,但吃小龙虾的过程为人们创造了一个交流的极佳场景。人们放下了手机,一边吃虾一边聊天,在大饱口福之余,消费者又通过交谈释放了一些情绪,从而得到额外的满足感。
在杭州河东路上,小龙虾餐馆“乐唯虾宴”的第二家门店开张还不久。对80后餐馆老板李健来说,心理专家的说法有些过于复杂。让他深有体会的是:在自己的小龙虾餐馆里,有些难剥的小龙虾延长了人们享受美食和沟通的时间。他还发现,许多顾客就喜欢把剥下来的虾壳堆在面前,“好像这也是一种特殊的成就感”。
开张仅几个月,李健只有150平方米的小店里,已承接了浙医一院、邮储银行、美团网、大众点评、小店科技等不少单位的团建活动餐业务。看到了其中的商机,李健还针对多人聚餐的需求,专门设计4斤装、6斤装和12斤装小龙虾的大圆盘。“当各种口味的小龙虾铺满了盘子,红通通的画面很是好看,特别适合拍照分享在朋友圈里。”他说,靠着微信朋友圈的传播,他的单位团建聚餐订单络绎不绝。
“相较于烧烤、撸串等传统夜宵,小龙虾也更符合年轻人对健康美食的消费需求。”浙江省淡水水产研究所所长顾志敏告诉记者,一方面,小龙虾富含蛋白质,具有低脂肪、低胆固醇的特点,是一种对人体负担较轻的夜宵选择;另一方面,这几年稻田养殖小龙虾的模式越来越成熟,也扭转了过去人们对小龙虾长在臭水沟的固有印象,大大提高了人们对小龙虾的接受度。
“在此基础上下,小龙虾壳多肉少‘不经吃’的特点,又进一步提升了产业整体的消费量。”顾志敏介绍,小龙虾只有克氏原螯虾这一种,常见的规格有三种,分别是每只重约4、5、6钱的小号小龙虾,7、8、9钱的中号小龙虾,还有较为少见的一两以上的大号小龙虾,其中以小号居多。“无论大号还是小号,去头去壳后,消费者真正吃到嘴里的虾肉并不多。”他说,也因此,人们往往在不经意间,就已经吃下了好几斤小龙虾。
记者粗粗算了算,若按照每只小龙虾平均重6钱来计算,1公斤小龙虾约33.3只,1吨小龙虾就是3.33万只,那么1万吨小龙虾就是3.33亿只。除以杭州的人口总数,不难得出,杭州百姓人均每年消费小龙虾超过35只。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