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政经新闻 正文
浙江器官捐献者突破千例显示——当我离开,让爱延续
来源: 浙江在线 记者 王晨辉

  浙江在线9月26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王晨辉)“如果再有一次选择的机会,我还是会坚持当初的决定。”说这话时,冯滔的眼神非常坚决。

  8年来,捐献背后的故事和辛苦,鲜有人知。作为我省首位器官捐献者的家属,除了失去亲人的悲痛,冯滔和家人也承受着各种质疑和流言,但他说,“父亲去世后拯救了3个生命,这才是最重要的。”

  8年来,器官捐献从曾经被认为的“离经叛道”,变成了越来越多的人们推崇并愿意追随的大爱和善举。

  近日,我省器官捐献者已突破1000例。从1到1000,改变的,不仅仅是数字。在浙江,器官捐献走过了极不平凡的历程。

  消除误解 赢得尊重

  在我省公民器官捐献体系前行的进程中,冯周发,是一个不可忘记和磨灭的名字。

  冯周发,就是冯滔的父亲。2010年10月11日,在浙大一院,失去生命体征的冯周发,捐献了肝脏、肾脏,拯救了一名肝衰竭患者和两名肾脏重症患者。

  “爸爸原来在企业当保安,我和妈妈在另一家企业上班。”冯滔说。这是一个平凡的家庭,10年前,举家从贵州遵义老家来到杭州萧山后,日子过得辛苦,但踏实温馨。

  然而,一场变故打破了这个家庭的平静。冯周发遭遇车祸后深度昏迷一个多月,院方多次发出病危通知。深思熟虑后,家人向器官捐献协调员表达了无偿捐献器官的意愿,并签下了知情同意书。

  “这样做,我觉得爸爸似乎还用另一种方式活着。”冯滔说,父亲生前为人善良,如果知道自己的器官能够救别人,肯定也会乐意。

  当时,正值我省刚成为全国开展公民逝世后人体器官捐献试点工作的省份之一,冯周发由此成为全省首位器官捐献者。省红十字会专门召开了一场新闻发布会,这个圆满感人的捐献故事,获得了社会各界的盛赞和称颂。

  然而,在回到贵州老家后,很长一段时间里,由于一些亲友、乡亲对器官捐献的伦理和价值不够理解,各种质疑和流言向冯滔和家人包围过来。说起这些委屈,冯滔显得非常超脱,“后来就好了。”一些在外工作求学的人回老家后,告诉乡亲们器官捐献的意义。渐渐地流言少了、嘲讽少了。“这两年每到清明,还有乡亲来我爸坟前祭奠。”冯滔欣慰地说。

  一边是捐献者的大爱和家属的善念,一边是世人的不解,其中的现实困境,曾出现在很多器官捐献者家属的身上。省红十字会相关负责人介绍,我省1千余例捐献者中,许多是外来务工人员及其子女,家属的决定需要极大的勇气,同时也承受着很大的压力。

  2012年6月11日,开化16岁的女孩徐雨文因患脑部胶质瘤离世,当天,她的母亲徐萌仙在人体器官捐献同意书上签字。这是衢州市首例、全省第31例器官捐献。面对亲友的不解和劝阻,徐萌仙坚信自己没有做错。开化红十字会的志愿者们听说徐萌仙在家乡被误解的情况后,纷纷前来村里宣传。村里的晒谷坪上支起了白色的大幕,村民们看着关于徐雨文的纪录影片,听着志愿者们的讲述,感受到“无偿捐献器官”的伟大,也逐渐理解了徐萌仙。2012年7月11日,在女儿去世一个月后,徐萌仙和丈夫也签下了人体器官捐献意愿书,自愿身后无偿捐献所有器官。

  去年清明节前夕,省红十字会收到徐雨文的受捐者写来的特殊感谢信、一段心脏跳动的录音和一张心电图。省红十字会专程派人将此送到徐萌仙家里。听着“咚咚”的心跳声,徐萌仙知道,女儿通过另外一种方式,很好地活着。

  从一到千 爱心传递

  最近,冯滔回到杭州开始新的工作和生活。最让他欣慰的是,无论在浙江,还是在老家贵州,选择身后捐献器官的人越来越多。

  从冯周发开始,我省器官捐献事业从无到有,不断发展,很快有了第2例、第3例、100例、1000例……更多爱心人士加入到器官捐献志愿者的行列。“让生命在阳光下延续”,希望的火种不断传播,生生不息。目前,全省共有意愿捐献器官的志愿者1.3万余人。

  与从前捐献者家人饱受非议和流言相比,如今捐献者的家人感受到更多的是理解和敬意。

  今年春节期间,建德女孩刘静芝去世后将自己眼角膜等所有器官捐出的消息,引发了全国网友的关注,也在全省掀起了一场向刘静芝学习,奉献大爱的热潮。

  “仅今年以来,器官捐献就已超过150例。”省红十字会相关负责人说。经过近年来的宣传和引导,人们对在身后捐献人体器官,挽救他人生命的理念越来越认同,对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有了新的理解和认识。目前,省红十字会正积极与相关部门沟通,推进建立生命礼赞主题公园,让全社会的人来纪念缅怀器官捐献者,共同关心、支持和参与器官捐献事业。现在,该项目已进入工程设计阶段,待主题公园建成之时,省红十字会将邀请部分捐献者家属参加相关纪念活动。

  我省对器官捐献者家人的关爱也在不断升级。从2015年起,省红十字会设立了人体器官捐献者困难家庭孩子助学项目,号召社会爱心人士,对这些孩子给予助学帮助。项目实施以来,已累计助学375人次,累计发放助学款87.9万元;其中2018-2019学年第一批助学对象130人,发放助学款31.8万元;另有7个孩子由社会爱心人士结对助学。

  不过,相对于社会实际需求,我省器官供应目前依然短缺。据浙大一院相关工作人员介绍,该院肾脏病中心目前有等待移植的患者2000余人,平均等待时间4至5年,要想让更多的器官衰竭者得到新生,我们期待更多的爱心。

  一位受益者曾写下,“你给我的不仅是器官,更是生命和希望。”如今,随着我省捐献受理与使用机制不断完善,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留下最后的“生命礼物”。器官捐献道阻且长,但冰雪正在消融,1000例,是一个新的开端。

标签: 器官捐献;捐献;省红十字会;徐萌仙;徐萌;器官;助学;人体器官捐... 责任编辑: 王艺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
./W020180926290420989376.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