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政经新闻 正文
竺士杰:与东方大港同成长
2018年12月10日 07:41:20 来源: 浙江在线 王凯艺 张帆

  竺士杰,宁波舟山港桥吊司机,全国劳动模范。从2006年起吊宁波舟山港第700万个标准箱,到2017年完成全球首个“10亿吨大港”跨越之吊,竺士杰是全球货物吞吐量第一大港蝶变的重要见证人。20年来,他扎根码头生产一线,初心不变。2007年,宁波舟山港将竺士杰发明的新操作方法命名为“竺士杰桥吊操作法”。

  浙江在线12月10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王凯艺 张帆)每次爬上数十米高的桥吊,俯瞰浩瀚大海,竺士杰都认为,这还不是港口的最高点;每当一次比一次快地起吊集装箱,他都坚信,速度还没到极限……在宁波舟山港工作20年整,这名全国劳动模范、“首席”桥吊司机的初心与壮志,从不曾改变。

  20年来,竺士杰在狭窄的驾驶室里不仅练就了一手绝活,发明了“竺士杰桥吊操作法”,还有幸见证了脚下这片深水良港的雄起,亲历了全球第一大港的蝶变。

  如今的宁波舟山港,已连续9年货物吞吐量全球居首,与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600多个港口架起了贸易通道,开辟航线250余条,其中远洋干线120余条。港通天下,名副其实。

  港口的发展,激发人的禀赋;港口的荣耀,成就人的荣耀。在改革开放浪潮中,80后港城之子竺士杰,与东方大港一起成长,不畏挑战,与哺育他的港口一同奋力绘就精彩的江海画卷。

  2017年,竺士杰用对讲机指导同事进行桥吊操作。 省海港集团供图

  / 天赋与梦想 /

  1998年,18岁的竺士杰从宁波港技工学校毕业,怀揣着梦想,踏进了梦寐以求的北仑港。

  竺士杰仍然记得初见港口时的样子。来往船只以内贸线为主,而且散杂货业务居多,偶有集装箱船到访,也多由散货船改装。“那会儿我习惯仰望伫立在码头边的6台桥吊,看着它们抓箱子。”竺士杰听说,桥吊司机是港区最具技术难度的岗位。

  “不过,初出茅庐的我第一份工作是开20多米高的龙门吊。”竺士杰回忆,当时一个师傅带一个徒弟,一般3个月入门,6个月可以考操作证。他一个星期便掌握了整套手法,一年就赶上了师傅的水平。“那时候,我更坚信最初的选择是对的,也认定了自己生来属于港口。”竺士杰说。

  带着这份自信和热爱,在“一专多能”政策的鼓励下,竺士杰决定尝试更难的技术岗位——桥吊司机。尽管听说“学不好会被退回来”,但年轻爱挑战的他并没有退缩,甘心从零开始。

  1998年底,法国达飞公司开通了宁波港至欧洲航线,每周停靠,要装卸一两千个标准箱,这对于当时年吞吐量仅50万标准箱的港口而言是一次考验。

  桥吊班为此抽调优秀桥吊司机,组建“达飞突击队”,竺士杰自然不会放弃这次机会。不过一向上手快的他,由于刚接触桥吊不久,这一次深受打击:面对6小时180个箱子的基本要求,他当时只有8小时120个箱子的水准。

  被冠以“姜太公”外号的竺士杰并不甘心,他日以继夜四处“偷学”技术,反复操练并总结经验教训,一跃成为最年轻的“达飞突击手”,还跻身“龙虎榜”。

  2015年,竺士杰(左四)给徒弟们上课。 省海港集团供图

  / 挑战与突破 /

  集装箱改变了世界贸易的方式,也悄悄改变了竺士杰的命运。

  1976年,集装箱进入中国。1984年,宁波镇海港区起吊第一个集装箱,但彼时业务量很小。1998年1月,当时的宁波港专门成立集装箱处,促进了集装箱业务的快速发展。

  竺士杰恰逢其时,赶上了港口集装箱业务从起步到迅猛发展的时期。

  2004年,竺士杰转岗到穿山港区码头,彼时那里还是个新建港:近千米长的码头岸线,总共3个泊位、4座桥吊,每天仅零星几艘小货船靠岸。

  “在我吊箱子的生涯里,2006年12月27日这个日子永生难忘。”竺士杰回忆,当天,习近平同志在穿山港区按下了宁波舟山港第700万标箱的起吊按钮,当时负责起吊的正是竺士杰。那一年,全港全年完成集装箱吞吐量714万标箱。而2017年12月27日,宁波舟山港当年货物吞吐量首次突破10亿吨,同样在穿山港区,竺士杰起吊了这个突破10亿吨的集装箱。2017年宁波舟山港第9次问鼎货物吞吐量世界之首,全年集装箱吞吐量超2460万标箱,比上年增长14.1%,稳居全球第四。

  如今,竺士杰不禁感慨:岸线超3400米,11个泊位、45台桥吊可同时作业,每天三五艘装载近2万标准箱的集装箱船进出已是常态,“超级码头”不负盛名。

  与集装箱打交道的20年里,竺士杰目睹接卸的船舶越来越大,来自不同国家的船型不尽相同。这对桥吊司机的接卸水平,一次次发起了挑战。

  “能不能有一个更全面便捷的操作方法,可以同时操作不同性能的桥吊,而且上手快、作业效率高?”善于创新的竺士杰尝试“逆向思维”。桥吊作业讲究稳、准、快,通常利用加速跟进保证操作稳定。他反其道而行之,区分出不同设备的性能和不同作业船行走的长度,在距离不同的情况下,用减速的方法稳定桥吊。

  凭借这套手法,2006年,世界上最大集装箱轮“中远宁波”首航之际,竺士杰带领队友仅用了1小时40分钟,就完成了1031个集装箱的装船作业,装卸效率达到每小时387.43箱,创下新纪录。

  在此之前,以竺士杰的水平,每小时最多能吊起20多个集装箱,如今其团队大多数司机每小时能够吊起集装箱35个至40个,最多时将近60个。

  竺士杰自创的这套技术,2007年被宁波舟山港命名为“竺士杰桥吊操作法”,并被编制成学习教材。

  / 荣耀与责任 /

  如今,穿山港区45台桥吊若满负荷作业,采用“竺士杰桥吊操作法”,一天就能实现3万多个集装箱的作业量,相当于改革开放初期全港一整年的集装箱吞吐量。

  毋庸置疑,改革开放给了港口机遇,港口的机遇便是港口人的机遇。不论宁波舟山港还是竺士杰,都抓牢了机遇,并敢于挑战和创新。

  “我很幸运,是港口哺育了我,我所有的成就归功于港口的跨越式发展,得益于改革开放以来浙江经济的腾飞。”面对荣誉,竺士杰坦言,“对我来说,更多的是一种反哺港口的责任和使命,这也是今后推动我继续创新、寻求突破的最大动力。”

  谈及自己沉浸的技术领域,竺士杰滔滔不绝。“近几年,我的创新工作室一直致力于桥吊‘一次着箱率’检测系统的研发。该技术可以让桥吊一次着箱率提高7%,相当于每抓一个箱子能减少着箱0.1次。”现在,竺士杰带领的桥吊班着箱准确率已接近80%。“一天能多抓3400个标准箱,一年就多出百万个标准箱。”竺士杰初步统计,如果以100万个标准箱相当于一个300米泊位的年吞吐量进行推算,无形之中就多出了一个泊位的吞吐量。而新建一个集装箱泊位的成本,差不多要10亿元。

  小桥吊,大贡献。竺士杰的每一次突破,都在诠释平凡岗位的不凡贡献,不断促进整个行业的发展。

  对于技术,这位80后总是精益求精。最近,他又忙着琢磨如何提高桥吊司机的“单兵作战”能力。他利用大数据,精确测算出每个桥吊司机的实际操作水平,同时通过3D动画与动态实景模型,把“竺士杰桥吊操作法”进行视频化与模型化,进一步量化技术标准,并向行业标准进军。

  面朝大海,初心未改,挑战不息。竺士杰如此,全球第一大港亦如此。

  时代成就梦想

  记者 王凯艺 张帆

  如果没有改革开放,宁波舟山港或许就没有当今吞吐江海、货畅全球之气魄;如果没有宁波舟山港,音乐“发烧友”竺士杰现在可能是音像店小老板,也就没有“桥吊状元”和“竺士杰桥吊操作法”的问世。

  1979年6月1日,国务院批准北仑港区正式对外开放,从此东方大港的发展印记,成为中国改革开放40年的一个生动注脚。竺士杰的命运也被时代而改变。40年来,这样的人有太多太多。

  诚然,成大事天时、地利、人和三者缺一不可。滚滚时代洪流中,港口人推动了宁波舟山港的雄起。他们兢兢业业、默默无闻,勇立改革创新潮头,生动诠释了浙江精神。

  如果说,港口是对外开放、牵系世界的宝贵资源,那么,人则是荒滩上铸起东方大港、推动浙江外向型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感谢改革开放,让普通人的梦想得以实现;也感谢这些普通人,推动改革开放向前再向前。

标签: 桥吊;舟山港;宁波;桥吊司机;标准箱;操作法;起吊;港口;集装箱;... 责任编辑: 吴盈秋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