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浙江纵横 > 政经新闻 正文
【淬火】北京奥运 凝聚人心
2018年12月18日 07:47:50 来源: 浙江在线 浙江在线记者 陈伟斌

  浙江在线上海12月18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陈伟斌)金晶,38岁了,但她依然年轻而率性。

  现在,她仍不会掩饰自己的情绪和观点,即便有时被误读。

  那些“教训”在她看来,无非是记忆中的一场过去。

  从北京奥运到现在,这十年来,金晶的人生,如同她偶尔会玩的网络游戏里,那些一定要打通的关隘,最终被她一一跨过。

  过了坎,路,越走越宽。

  十年前,她是个勇敢坚韧又风趣自由的女孩儿,奋力守护奥运火炬的举动,万众褒扬;

  十年后,她依旧坚守着自己,执着而释然。

金晶奋力护住奥运火炬的一刻。杨振东 摄

  多个兼职在身

  上海市普陀区市政工程管理中心,如今已是副主任的金晶,除了处理单位的工作,更多时候,她要到处参加会议、调研和活动。

  2008年底,作为退役运动员,金晶到普陀区市政工程管理中心工作,距今已整整十年。

  对中心的工作,金晶挺适应。不过身兼数职,正如她所说,不少时间用来参与单位以外的会议和活动。她笑着说幸好中心的领导们很宽容、单位很支持,否则那些社会事务,她根本无暇顾及。

  记者面前的金晶,一身深色外套。爽朗活泼,这是她的个性,也和运动员生涯有关,给人感觉特别精神。

  十年前那段不平凡的经历和积淀,给了金晶更多的资源和能力,去帮扶残疾人群体。

  如今,身兼上海市残联副理事长、上海市肢残联主席等职务的她,近一半重心在残疾人工作上,“这是自己的责任。”

  2018年,她当选上海市第十五届人大代表后,会议和调研多了起来。

  工作之外,她是个在网络上很活跃的人,心态很放松,在闲暇时会和网友们一起“吃鸡”,也会玩抖音。

如今的金晶。本人供图

  庆幸当时没装火炬支架

  提及十年前在法国巴黎奋力守护火炬的那段过往,金晶记忆深刻。

  时光倒回十年前。

  2008年北京奥运会前夕,金晶被选中赴法国巴黎传递火炬。她怎么也没想到,自己竟然会遭遇比想象中还复杂的情况,在面对“藏独”分子抢夺火炬前,她甚至对“藏独”不算了解。

  “我是火炬传递前一天才抵达巴黎的。”金晶回忆,一位当地的华裔导游接待了她,还带她去巴黎圣母院和埃菲尔铁塔看了看。那段行程中,她就看到一些身披“藏独”旗帜的人,“只是那会儿没想太多。”

  当晚在酒店休息时,金晶有些忐忑。

  2008年4月7日,火炬传递当天早上,中方团队咨询她,是否要在轮椅上安装一个放火炬的支架,“我想着还是自己拿着踏实点,事后来看,幸亏当时没装支架,不然就一把被抢走了。”

  火炬传递,每棒间距离200米,按计划很快会轮到金晶。可那天作为第三棒的金晶左等右等都没等来接力的人,“天气阴晴不定,身边两位华裔护跑手,在观察周边是否有异常情况。”这份警惕并非多余,金晶发现,已有人朝她周围聚拢。

  正常情况下,金晶只需在预定位置等待即可,但法国警方的护卫车队要求他们一直跟着警车往前走,否则无法保证安全。

  走走停停,中方团队和法方沟通说必须停下来,不然无法进行火炬传递。正是从那时开始,现场变得混乱,推着轮椅的护跑手在人群的拥挤下只能呈“之”字形前进。

  混乱中,金晶停在了两辆警车之间——原本打算在此时完成接力仪式。

  在法国留学的杭州学生杨振东正好在金晶附近,他看到现场的“藏独”分子和华人开始对抗,现场警力明显不足。

  “突然有人冲过来抢夺我手里的火炬。”金晶记得,她的第一反应就是紧紧把火炬抱进怀里,对方使劲扳夺火炬,两人顿时扭在一起。一看未能得逞,对方一把抓住金晶的头发猛烈拉扯企图让她放手,虽然疼得厉害,但金晶毫不示弱,死命护住火炬。

  就在两人“拔河”了几秒种后,同样震惊的法国警方才反应过来上前拉开抢夺者。这一幕不仅被现场的记者和围观者拍了下来,也被杨振东拍了下来。

  骚乱之后,正常接力点火,最终,在护卫队的护卫下,金晶完成了火炬传递,“因为那次抢夺,原本手里的火炬有些松动,所以最后换了备用火炬。”火炬传递完成后,她依然处于紧张状态,“完成后有位工作人员来收火炬,我还下意识地赶紧抱紧了,唯恐有人来抢。”

  经过那次事件,金晶不仅对奥林匹克精神的感悟更多了,也让自己在跨越这个坎的过程中经历了考验。同时,对国家尊严和荣誉感的认识也越发深刻。她觉得国人的团结和凝聚力是一个国家最为重要的精神基础,而在巴黎火炬事件中,她切身体会到了这份力量给她带来的支持,直至如今。

新华社资料图

  用心经营家庭

  事后,杨振东在回到住处整理照片时,把当时金晶护住火炬的照片上传到了网上,一觉醒来,他发现这张照片在国内网站上已铺天盖地。

  作为主角的金晶,回国后参加了很多活动和采访,对于她个人还有家庭,这都是一个改变的过程。尤其在抵制家乐福事件中,金晶的说法被误读,以致引起一些人不满。这让金晶父母极为担忧。这些经历,也让她成熟起来。

  2008年开始,金晶的人生似乎进入了一个新的开始。获评这一年的感动中国人物后,推选委员会委员阎肃撰文:“柔弱的你面对那环伺的狰狞。不屈的尊严写进斑斓青史,是金子,始终亮晶晶!”

  2010年上海世博会,她是宣传大使,半年里,她每周至少四五天在世博园工作,这在她看来是第二次“闯关”,正是这一年,金晶光荣入党。

  最后一关,就是家庭。2013年,金晶开始了美满的婚姻生活,并在次年有了孩子。

  光环之外,她走上新的人生轨道。

  “我是个运动员,保护奥运火炬,在我看来比任何事情都重要。”如今,比起难忘的2008年,金晶的生活平静了很多,但那短短几秒钟的经历,将烙印在她人生的每时每刻。

  新闻深读

  鸟巢一代,让世界侧目

  金晶事件传递给人们的,不仅是一位火炬手对奥林匹克精神的尊崇和保护,也是对国家尊严和民族团结的捍卫。

  火炬抢夺事件触及了国家团结统一、民族和谐共处的底线,使得人们对“藏独”、“疆独”等分裂势力的本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让国人无论何时何地面对这些分裂主义分子时,敢于直面,勇于斗争。

  在奥运会开幕那个绚烂的夜晚之后,国际社会对中国有了全新的认知,中国也因为经受住考验,凝聚了家国人心,为接下来的十年发展,提供了巨大的精神支撑。北京奥运会开幕当天空中那些巨大的脚印,仿佛印证着国家一步步走向民族复兴。

  体育强国梦与中国梦,紧密地融合在了一起。

新华社资料图

  奥运,让世界认识新的中国

  2015年7月31日,吉隆坡,国际奥委会第128次全会,北京赢得2022年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的举办权时,现场一片欢腾。

  这个场景,不禁让人回忆起2001年7月13日,在莫斯科,时任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宣布北京成为2008年奥运会主办城市时的一刻。

  著名主持人、两届申奥陈述人杨澜最近回忆2008年北京奥运会申奥陈述时,提及一段自由发挥:“让世界来了解真正的中国,了解真正的中国人,知道我们的国家如此辽阔,知道我们的人民是如此的友好,我们的生活方式是如此的丰富。”这是她个人的希望,也是当时中国的愿望。

  实际上,申奥成功,只是一个开始。

  无论是首钢搬迁,还是施工难度空前的超大型钢结构体育设施工程——主体育场“鸟巢”的建设;无论是2008年年初的一场罕见冻雨还是“5·12”汶川大地震,都让国际上有些声音质疑中国举办奥运的能力。

  时值改革开放三十周年的北京奥运会本身,便是一次关键的“爬坡过坎”。当年金晶在遭遇火炬被抢夺时所表现出的勇气与决心,不仅捍卫奥运火炬和国家尊严,更赢得了国际社会的认可与赞美。时任法国总统的萨科齐也在慰问信中对金晶致以崇高敬意。

  2008年8月8日晚,整个中国都聚在一起,学生、工人、农民、军人……人们守在电视机前,等待一个奇迹。

  一场精彩纷呈、意象深远的开幕式,展现出中国的新形象,让全世界惊艳。

  奥运会志愿者,被亲切地称为“鸟巢一代”,他们生长在改革开放的年代,他们的激情与活力,让世界侧目。

新华社资料图

  进取,奥运凝聚空前人心

  外媒盛赞:“北京奥运展现自信进取的中国”、“东道主向世界奉出了一届史无前例的奥运赛事,展示了一个崛起的现代中国。”

  国际社会对中国的认知,走向了一个全新的阶段。

  同样的,奥运之后,中国发展面对的挑战和机遇,也是前所未有的。

  国际奥委会市场开发委员会主席海博格就曾表示,北京奥运将会使北京和整个中国的经济在其后10年甚至更长时间里长期从中受益。

  北京奥运精神,凝聚了家国人心,为此后中国前进道路上遇到坎坷时的翻越关坎,提供了信心和士气。

  后奥运时代,随着2016年G20杭州峰会成功举办,以及“一带一路”进程中与世界各国的深入合作,中国在发展的道路上延续着北京奥运带来的开放、自信的风格,至今不变。

新华社资料图

  转型,我们能为世界做更多

  2022年2月,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将在北京开幕。

  2008年北京奥运会之后的十年里,中国人对于体育的观念,不仅对体育运动员“金牌至上”松绑,更从单纯的竞技转向全民健身。

  人们开始真正享受体育,从中获得快乐。

  其实,从北京奥运会后,一系列体育层面的行政法规相继出台实施,让全民健身成为国家战略,体育产业成为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力量,中国体育产业进入高速发展期。正是在体育观念的转变下,中国脱离了竞技体育的一枝独秀,迈向竞技体育、全民健身和体育产业“三驾马车”稳速快奔的供给侧新格局。

  体育强国梦与中国梦,被紧密地融合在了一起,体现出越来越强大的民族自信。

  还是杨澜,作为北京冬奥会的申奥陈述人,在最近的一次演讲中说道:“从2001年到2015年,我觉得中国人对待奥运会的态度,包括我们自己的生活方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果说2001年我代表北京申奥的时候,主要是希望邀请全世界来看看真实的中国、丰富的中国;那么到2015年的时候,我们的态度变为我们能为世界做些什么,我们能够为推动奥林匹克运动做些什么。”

标签: 火炬传递;北京奥运;鸟巢;奥运 责任编辑: 金英磊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