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绍兴8月27日讯(特派记者 李敏) 绍兴有座名闻遐迩的大禹陵。有一种说法,当年大禹治水,治的是海浸的水,即把漫上陆地的海水排出去。不难想象,在远古时期,那是相当浩大的工程。
不管这种说法是假是真,绍兴人对治水的大禹却表现出特别的崇敬。时隔四五千年,今天,大禹的子孙们依然不懈地续写着治水的篇章。
小桥、流水、人家,古宅、新柳、生态广场。“母亲河千里行”大型主题采访团在绍兴看到的,除了怡人的景观外,更有治水中蕴涵的一种人文精神。
|
城市风光——仓桥直街(获联合国文化遗产奖) |
绍兴市委常委、宣传部长谭志桂对记者说,文化如水,表面柔柔的,却有种势不可挡的力量,时时处处影响着人们的行为。
随着“绿色细胞”的培育和裂变,生态革命如和熙春风吹遍古越大地。
|
环城河整治工程 |
曾任职过基层、水利部门的谭志桂对绍兴水的变迁颇有印象,过去流行一句话:“房子新的,钞票多的,水是黑的。”谭志桂告诉浙江在线记者,绍兴从上个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实施了以“上水、中水、下水”为主的“三水治理”工程。“上水”指小舜江饮水工程,为绍兴市、绍兴县、上虞市近百万人提供生活生产用水,将使受益人口增加到200万;“中水”指环城河综合整治工程,治理后的环城河再现了“白玉长堤路,乌蓬小画船”的如诗美景。“下水”指污水处理工程,总投资11亿元,市县合建的污水处理厂目前已形成60万吨/日的处理能力,三期2座20万吨/日污水处理厂和配套管线工程正在启动。
据悉,继市区内环城河整治后,该市又先后拓宽疏浚大环河、古运河,重展水乡风貌。环城河整治工程和小舜江工程还分别荣获2003、2004年度“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
|
环城河整治工程 |
在名人广场,山清水秀,树影婆娑。恰值周末,来此休憩的人们络绎不绝。家住越城区的张女士带着女儿在广场玩儿:“天气好,这儿风景也好,有绿有水,文化风味也十足的,我们老百姓心里也舒畅!”
绍兴市环保局局长金百富告诉浙江在线记者,环城河综合整治之后,绍兴又好戏不断,相继实施了浙东运河、大环河西河工程、市区内河清水工程等八项水环境治理工程,全市累计完成清水河道建设555.18公里,为古城增添了多处集防洪、环保、旅游等功能于一体的城市生态休闲带。
|
污水处理厂——曝气池 |
浙江在线记者驱车在市区至绍兴县柯桥一段看到,近5公里长的浙东古运河,整治后不仅树木成行,河水重泛清波,更成了铺展在水网地带的历史画卷——在这里人们可以看到古桥、古亭、古纤道、古牌楼以及古代水利建设的石构件,可以看到记载运河历史的纪事碑,可以看到造型别致的古船和背纤弓身而行的纤夫雕像,可以看到“白玉长堤路,乌篷小画船”的美好景象。
水系整治传承古城文脉。环保风暴荡涤人文绍兴。市水利局副局长金辉在接受浙江在线记者采访时认为,要通过生态市建设创新城市水利,更加凸现绍兴水城神韵。市区环城河、浙东古运河市区段、若耶东溪工程、大环河整治等水环境整治完成后,更加展示出绍兴“不出城廓而获山水之怡,身居闹市而有林泉之致”的古城特色。
水用生态、人文的精神引领后,还要保护好。针对水系保护问题,金辉呼吁,要坚持保留原生态的河网布局、停止填河造田的发展思路。按照建设生态绍兴的要求,进行河道整治,加强曹娥江、浦阳江和鉴湖水系的保护和开发,形成富有特色的滨江水系。根据环境承载力,对排污进行控制,尤其要加强水库供水的保护,实施千里清水河道工程。
假如说当年大禹治水,解决的是生存的问题;那么今天,大禹的子孙们要解决的是更好地生存、更好地发展的问题。
“生态城市”是一个人文标本城市近乎完美的状态。水城绍兴正为此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