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城市化的推进,城市的发展也出现了一系列问题——
城市需要理性的增长方式
20岁的张云半年前从农村来到杭州当了一名家政工。但是她不知道何时才能真正融入这个自己所向往的城市。在城市化进程中,由于大量新人口进入而出现的新问题,已经引起国内外专家的高度关注。
今天在“2005中国城市理性增长和土地政策国际研讨会”上,国内外专家们认为,城市的理性增长是解决这些问题的良方。
城市化改变人们就业与生活方式
在林肯土地政策研究院院长英格雷姆的研究中,当一国或地区居民年收入达到1000美元时,正是这一地区进入城市化快速增长期。
人口集聚增长给人们在城市中的就业、交通甚至选择住房的方式、行为等产生了一系列影响。比如,当城市化发展到一定阶段,如果在城市中心10公里半径内画圈,许多人会选择在其中就业而不是居住。这说明就业会比居住区域显得更集中分布。而且就业本身也会因制造业或服务业的不同而呈现不同分布,这种就业分布差异也影响了交通流量。在发展中国家,政府就需要建造一些中转体系以供人们方便中转。
城市化应考虑社会公平与长远稳定
城市化的迅速推进,给一些城市带来的问题已引起学者的警惕。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周干峙将这些问题归纳为“四个透支”和“三个失衡”。即土地资源透支、环境资源透支、能源透支、水资源透支,以及城市贫富差距扩大、城乡经济差距拉大、沿海和内地差距增大等失衡问题。
人口集聚为城市发展创造了积极动力,但也给城市承载能力提出了挑战。周院士认为,城市不会永远持续地扩大增长,城市化发达到一定程度会稳定下来,还会出现“逆城市化”现象。城市化的进一步发展需要考虑兼顾社会公平和长远稳定的可持续发展模式。比如,城市化同时要提高农村生活水平,并保持一定的农业人口比例;要重视城市化的质量水平,完善、提高城市的设施水平。
有专家注意到,城市化过程中的“两栖化”(即农村主要劳动力在城乡之间的流动穿梭),使许多农民工家庭“一分为二”。这种特殊的城市化过渡形态,可能严重影响中国部分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浙江的城市化进程位于全国前列,同样也在不同程度上发生着由于城市化带来的各种变化。部分专家表示,对于其中的问题,应当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角度,通过城市的理性增长缓解、避免各种矛盾的产生。
(浙江日报杭州10月16日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