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正文
寻找粽香深处的文化记忆
2017年05月29日 08:46:17 来源: 浙江在线 郭梅 吴芸 李子綦 胡富健

  五月榴花照眼明

  郭梅

  编者按:五月五,过端午。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撒白糖。龙船下水喜洋洋,家家户户挂菖蒲……5月30日,端午佳节又至,在品粽怀古之余,我们刊发几篇关于端午回忆的文章,在那粽香深处寻找那些不该被忘却的文化记忆。

  当杭州茅家埠水边猩红的小花星星点点缀满浓绿枝头,暮春的阳光明媚热烈得像盛夏的时候,我知道,又一年的端午快到了。菜场里有农妇在卖艾蒿、菖蒲,当然,少不了的还有“五黄”,黄鳝、黄鱼、黄瓜、咸蛋黄和雄黄酒。当然,这“雄黄”,也许更多地存在于人们的记忆里,或者更准确地说,存在于舞台上最应端午节的那出《白蛇传》。也许,每个中国人都是通过这个古老的故事知道雄黄这个东西的吧。

  每天走进学校大门,几树深绿衬猩红便不由分说地撞入眼帘,让人不由得嘴角微微上翘。课余漫步校园,五月榴花照眼,骑着共享单车的学生们时不时急速穿行而过,留下犹如初夏般浓烈的青春背影,更是让人不由得微笑起来,脚步也随之更为轻快。

  古人咏端午的诗文可谓车载斗量。南宋诗人戴复古在《端阳》诗里云:“榴花角黍斗时新,今日谁家酒不樽?堪笑江湖阻风客,却随蒿叶上朱门。”在我们的老市长苏东坡的笔下,端午则是“应怜百花尽,绿叶暗红榴”;比东坡稍后的宋人孙觌有《端午献扇》诗:“纨扇新成献迺翁,草堂虚寂起清风。欲知妙用真无有,不离而今掌握中。”说得平实而具哲理趣味。而傍晚的街头,也陆续可以看到卖蒲扇和麦秸扇的小商贩。或许,淘宝上的各种小电扇,也开始动销了吧。

  当然,端午餐桌上的第一主角,毫无悬念是粽子。苏东坡的得意弟子秦少游曾把端午节吃粽子、插菖蒲的风俗写进他的词里:“粽团桃柳,盈门共饮,把菖蒲、旋刻个人人。”粽子,又称“角黍”“筒粽”,甜的咸的、自制的购买的,林林总总,不一而足。单是浙江就有不少著名的老品牌,嘉兴有五芳斋,湖州有诸老大、震远同,而在很多人心里,最好吃的,也许和我一样,永远是外婆包的粽子。

  记得小时候,端午时节,外婆会包很多粽子,有咸的、甜的各种口味,用三角形、牛角形、枕头形等不同的形状和扎粽绳的颜色予以区分,一串串地挂起来,能吃好一阵子。近年,我还欣喜地尝到一种特别的粽子,每到端午便有些盼望再次得赠这款美味,那就是丽水缙云的柴灰粽——顾名思义,柴灰粽是用特别的柴灰汁浸泡的糯米制作而成,其制作技艺始于明代,已名列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因为主要流布于缙云大洋的前村、南溪、木栗一带,故名“大洋柴灰粽”。

  大洋柴灰粽与普通粽子最大的区别在于用料。做这种粽子首先得上山砍柴,不过,不是用来烧炉灶的柴,而是用来烧柴灰浸泡糯米的柴,当地村民称之为“硬壳叫”。首先,将“硬壳叫”烧成灰,然后用开水烫柴灰,并用湿稻草等反复过滤,最终获得碱性的金黄色柴灰汁,然后再拿汁水浸泡裹粽子的糯米,让米渐渐由白转黄,不仅色泽明丽,而且气味清香。值得强调的是,不仅包粽子离不了柴灰汁,就连煮粽子也要用到灰汁——柴灰粽在“煮”这道工序上也有特别的讲究,粽子上面要覆盖一层稻草或嫩竹枝、箬叶,以起到均衡热量,让整锅粽子同时煮熟的作用。大小火交替,一锅粽子要煮10到12个小时,而且这中间还不能断人,因为一锅汁煮干了就得再加水进去,如此反复好几次,粽子才能煮熟。当然,这样的手工粽子,在琳琅满目的超市里是找不到的,它不可能也不应该机械化批量生产。每次剥开柴灰粽,都只见金黄中透着上好糯米的光泽,香味独特,口感甚好,还很容易消化,可以一口气吃上两个。而且,它在常温下能保存20多天不会变质,真是挺有意思的。

  享用完美味的柴灰粽,再来点精神食粮,最是惬意不过。给老人家泡上一壶普洱茶,再打开收藏夹里的视频,让老沪剧艺术家邵滨荪、石筱英醇糯而富于磁性的声音弥漫开来——做父亲的嫌贫爱富想赖婚,女儿不愿,母亲暗中相助掌上明珠,在端午节故意拉丈夫出外看龙舟,让有情人重聚畅叙离情。“看龙舟”这段戏里,二老各怀心事,有一段很长的对唱,民俗风情浓郁,地方特色鲜明,听来饶有趣味,往往能让老戏迷听得哈哈笑:

  老相公唱:“老太婆越看越有劲,横也缠么竖也缠。伊横也看么竖也看,莫非是她们做好圈套叫我老夫钻?你们有调虎离山计,老夫会金蝉脱壳转家园。”

  老太太唱:“老相公,你要走,慢介点,今年的龙船邪好看,看罢龙船转家园。五色旗帜无样镶边,红旗黄镶边,黄旗蓝镶边,蓝旗白镶边,白旗黑镶边,黑旗红镶边。打拳人是个个青年,廿四根划桨分在两边。行在水中快如飞,老相公,今年龙船是邪好看。真正好看来!咦!啊呀!转眼之间人不见,我们的安排他识穿。哎!老身不能再犹豫,让我加紧脚步把姥姥追。”

  而我自己呢,则不妨信手翻开《六十种曲》,重温一下《金莲记》《金雀记》《蕉帕记》等传奇里关于端阳佳节的描写。比如,明人陆采根据唐人薛调的传奇小说《无双传》改编的传奇剧曲《明珠记》,其中第三出《酬节》,故事背景就是阖家团圆过端午:“器列象州之古玩,帘开合浦之明珠。水晶盘,羊角粽,轻开锦束玉生辉。琥珀酒,琉璃钟,未解黄封香满座。石洞假山,清泉细细。碧梧苍竹,疏影离离。走动的是朱衣堂吏,人人头戴赤灵符。吹弹的是红粉佳人,个个手擎长命缕。金雀斜簪堕马髻,画舡齐唱采菱歌,端的好筵席。”

  绿窗围坐从儿女

  吴芸

  “来,奶奶给你们额头写个王字!”童年的端午节,我们这群生活在黑瓦白墙的一屋子小朋友,个个都兴奋地等着奶奶用酒调制的雄黄写“王”字,据说那是驱邪之意。当人人头上都有了一个“王”字后,屋子的角角落落便接连不断地响起了学老虎的吼声,欢笑与打闹声会一直持续到夜幕降临。

  除了头上画“王”字,我们这群馋嘴猫还等着好吃的粽子从大灶锅子里出来呢。当灶间的大锅盖下响起“扑哧、扑哧”的声音时,我们都会不由自主地跑向那里。我与最小的堂妹还会时不时地询问奶奶与妈妈:“粽子好了吗?粽子烧好了吗?”在等待粽子慢慢变熟、飘出香气时,那美妙的滋味绝不亚于品尝瞬间。在我童年印象里,那好吃的酱油粽、红豆粽、白米粽还有鲜肉粽几乎只有在端午节时才被母亲与奶奶精心制作出来。而今逛超市,见到柜台里摆满了大大小小标着各种商标的真空袋装粽子时,总有一种说不出的滋味在心底荡漾。

  在慢慢成长的岁月里,端午那天几乎不变的印象,是我们去菜场买回一大把艾叶,然后兴致勃勃地挂在自家门上。至于艾叶能否驱赶一个夏季蚊虫则不是我们在意的问题,只是新鲜艾叶飘出的好闻味道令人倍觉神清气爽。那日的餐桌上通常会摆上称作“五黄”的东西,如凉拌黄瓜、咸鸭蛋、清蒸黄鱼、爆黄鳝,还有一壶香气扑鼻的黄酒。而今,艾叶与“五黄”都不缺,只是自从姐妹各自成家后,我们在老屋一起戏耍的时光如流水般一去不返。

  当我自己成了母亲后,孩子的端午光阴则藏在了一只积了不少灰尘的美丽串珠金鱼香袋了。当他未满周岁时,小区一位擅长做串珠的老太太送了我一只端午香袋。那年,孩子尚在蹒跚学步,他一只手拎着香气浓烈的金鱼香袋,一只手高兴地不停向空中挥舞,嘴里还发出“哦哦哦”的欢呼声。而今他已是小学生了,那只香袋依然收藏在书柜里。

  7年前的端午,我不经意间在西溪遇见了一场龙舟赛预演大戏。那日,我来到河渚塔附近,忽地听见咚咚声不绝于耳。循声望去,不远处黄旗招展,好一派热闹景象。那是我第一次目睹龙舟神气活现地从深潭口划过,激起串串碧波。参赛选手的呐喊与鼓声,顿时振奋了我们这些慵懒行人。

  那场龙舟预演赛早已划向了我的记忆深处,而今我有了去史料中寻找那些与“闹龙舟”有关记忆的兴致。据说,较早出现的龙舟是在敦煌壁画中。那幅画是东王公去会西王母,其寓意是“驾六龙以驭天”。其次是《洛神赋图卷》,里面也有一个相似而不同的龙舟,那是作为曹植对于洛神的眷恋遐想。至于由宋到清的漫长历史长河中,比较著名的画还有张择端的《金明争标图》、宋人《龙舟图》、元人王振鹏的《龙舟竞渡图》和明人的《龙舟竞渡图》等。那些画幅虽然不是很大,但都画得相当生动,反映出一些历史的真实场景。至于一些西南少数民族的挑花刺绣作品,被面、门帘、围裙、手巾、头巾等,都喜爱把“闹龙舟”作为主题。当这些巧手妇女制作这些作品时,她们把美好岁月、内心祝福连同那彩色丝线,一针一线地交织在美丽的图案中了。

  又一个端午节将来,忽然听见孩子在书房里读着:“长大了我才知道,人们端午节吃粽子,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瞬间,有一丝感动在心底涌动。虽然有许多东西远去了,但传统节日的一粒种子,却一代又一代深深地埋在了幼童的心田。

  端午神兽话“白泽”

  李子綦

  端午,有说起于纪念屈原,有说是纪念伍子胥的,也有说是为了驱邪辟疫的,说法不一。不过今天我只想说说与端午相关的某种动物。

  《梦粱录》卷三对宋代杭州的端午风俗做了详细记录,其中说:“杭都风俗,自初一日至端午日,家家买桃柳、葵榴、蒲叶……以艾与百草缚成天师,悬于门额上,或悬虎头、白泽……不特富家巨室为然,虽贫乏之人亦且对时行乐也。”

  从这段文字,可以看出今日尚在流行的端午风俗,当时都已经存在。且采集百草,制作药品,以避瘟疫。在百草之中,艾草是最重要的,需和百草一起,结成天师形状,挂于门楣之上,今天的端午节悬挂艾草即其遗风。不过宋代的风俗传承到今天,也有了一些变迁。就拿上面所说的悬挂虎头、白泽,一般人已经不太明白其为何物、作何种用途了。尤其是白泽,这是怎样一种物体呢?

  梁代刘勰在《文心雕龙》中说:“黄帝有祝邪之文,东方朔有骂鬼之书。”这里的“祝邪”就和白泽有关。清代黄叔琳的注释将白泽的情况作了基本介绍:“《山海经》:东望山有兽名白泽,能言语。王者有德,明照幽远则至。《轩辕记》曰:帝于桓山得白泽神兽,能言,达于万物之情。因问天地鬼神之事。帝令写为图,作祝邪之文以祝之。”可知白泽是上古神兽,能开口说话,且对万物的情况都很了解。所以黄帝曾经向它询问天地万物之事,而且还将它的答案绘图记下来。但需要注意的是,黄叔琳引用的《山海经》之句并未见于今本。

  传为宋人所著的《轩辕黄帝传》中有这样一段记载:“帝巡狩,东至海,登桓山,于海滨得白泽神兽。能言,达于万物之情。因问天下鬼神之事,自古精气为物游魂为变者凡万一千五百二十种。白泽言之。帝令以图写之,以示天下。帝乃作辟邪之文以祝之。”此条材料内容比上面引用的《轩辕记》更为详细。另外,这条材料又见于宋代张君房的《云笈七签》。这两书虽一为道书,一为小说家言,但是至少可以反映在宋代,尚存在着轩辕黄帝遇见神兽白泽的传说,而且提到了白泽的几个重要特征——能言,且了解天下鬼神之事。所以黄帝才命他将鬼神精怪画下,以传示天下,方便人们了解鬼神的特点。也正是因为它具有识别天下鬼神的能力,所以宋人才在端午悬挂白泽,用以警告来往的鬼怪:此处勿进,有白泽识得你的真身!

  白泽除了能够认识鬼神之外,本身也具有捉拿鬼怪的能力。《太平广记》卷三百七十三有这样一条记载:“某燧人氏之苗裔也,始祖有功烈于人,乃统丙丁,镇南方。复以德王神农、陶唐氏后。又王于西汉,因食采于宋。远祖无忌,以威猛暴耗人不可亲,遂为白泽氏所执。”在这段记载中,宋无忌是燧人氏一族,本身很是威猛,是火怪,但是最后还是被白泽所执。这也显示了白泽确实神通广大。

  除了能言语、善于识别甚至捉拿鬼怪外,白泽还有另外一些特异能力。据《金楼子》卷五记载:“《地镜经》凡出三家,有《师旷地镜》,有《白泽地镜》,有《六甲地镜》。三家之经,但说珍宝光气。”这里提到有白泽地镜,大约是用于探测,从下文说珍宝,也可以作出这样的猜想。另外,这里将白泽与师旷、六甲并列,可能也另有用意。六甲既是能驱邪之神,又是遁甲之术的名称。而师旷,据记载本身是一位有着高超技艺的盲人乐师,以耳力著称。再结合此处前后文,可以作一些猜想:或许师旷是因耳力超人,能听到各种言论,而得知珍宝所在。而六甲,大约此处是指遁地之术,在地里钻得久了,识得珍宝所在,也就不奇怪了。至于白泽,或许还是和它能言以及识得鬼神之能相关。因为能言,所以能够和别人相互交流,获取一些信息。另外,应该目力和记忆力都不错,所以能记下万种鬼神。有这几种技能,能识得珍宝产地,也就是自然而然的事了。

  正因为白泽本领高强,于是人们将它留在身边,佑护自己逢凶化吉,这也可以从典籍中得到印证。唐代《朝野佥载》中记载:“冯太和之妻号七姨,信邪。见豹头枕以辟邪、白泽枕以去魅,作伏熊枕以为宜男。”这段故事即反映出唐时有人笃信白泽,并以其形象制作成枕头,以驱除鬼魅。除了把白泽留在身边,若白泽能够进入梦里,也是件极好的事。《梦林玄解》卷十七“白泽在旁吉”条:“占曰:是梦也,众宅平安,无官符病符之咎。风水吉利,有财源喜气之祥。诸邪不能侵害,众恶悉皆退避。获福远祸之兆也。”从这条解梦的占辞,就可以看出白泽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对于驱邪避害的想象。

  相比做梦,白泽的画像才是人们留住白泽的最主要方式。除了端午时可以悬挂它辟邪以外,岁末邪气旺盛时,自然也是少不了的。王安石的诗“总把新桃换旧符”大家应该是不陌生的,这桃符和白泽也是颇有关系哦。宋代《岁时广记》卷五引《岁时杂记》曰:“桃符之制,以薄木版长二三尺、大四五寸,上画神像狻猊、白泽之属,下书‘左郁垒’‘右神荼’,或写春词,或书祝祷之语,岁旦则更之。”这段材料详细说明了宋代桃符的形态。桃树具有辟邪的能力,这是古已有之的传说。《太平御览》卷八六引《庄子》云:“插桃枝于户,连灰其下,童子入而不畏,而鬼畏之,是鬼智不如童子也。”这即是说明鬼对于桃枝的畏惧。桃符除了材质外,所写画的内容也和辟邪相关。狻猊是龙生九子之一,人所周知,自然神通广大;而郁垒、神荼,也是大名鼎鼎的门神,再加上能耐广大的白泽,一个小小的桃符,将辟邪的手段用到了极致。

  再回头看端午,古时又要买桃柳、五色瘟纸,又要悬挂艾与百草缚成的天师,还要悬虎头、白泽,还要制药驱瘟疾……种种手段使尽,想来也是因为妖邪百出吧。人类刚从洪荒时代走出来时,关于精怪的观念非常流行。人们将超出自己认知范围的事物、现象,都想象成是妖邪作怪。于是往往通过一定的仪式,以期消除妖邪。在端午这个时间节点上,夏季气温高,细菌滋生,食物等容易腐败,各类疫病出现。古代的人们就以为是妖邪作怪,于是想方设法将其驱逐。而悬挂白泽等,则是先民由此想象出的一种驱邪手段。慢慢地,也就成习俗的一部分了。

  母亲的食饼篇

  胡富健

  母亲已年逾古稀,一生做不了几样上得了台面的饭菜,但全家人却认为母亲是“天下第一厨”,无论什么饭菜,只要是母亲做的,我们都爱吃。也许是当年物质匮乏,抑或是家里经济条件差的缘故吧,我们压根就没下过馆子,不知外面的世界有多味道。因而,但凡逢年过节或亲戚朋友来,偶尔吃顿体面些的饭菜便印象深刻,盼着亲戚早些再来,或节日快些到来。母亲做的食饼筒也便深深地烙在了我的记忆中。

  我家虽男丁兴旺,但爷爷和父亲、叔叔都不会做菜,母亲的厨艺当仁不让地被推到了前台。奶奶自然会,但就是想做,也都被母亲推辞,她老人家只好在边上打打下手;而我则是小帮厨,比插不上手的弟弟妹妹又多了份自豪,“军功章”里有我的一份功劳。

  端午,对国人来说,是个比较隆重的传统节日。在这天,全国各地要赛龙舟、吃粽子,而台州流行的则是食饼筒。我对端午的了解也是从食饼筒开始的。台州人的传统习俗,大凡与抗倭名将戚继光有扯不断的关系,比如清明上坟吃菁圆,缘起戚继光,这端午吃食饼筒亦如此。传说戚继光抗倭时期,家家户户都做了菜肴想要犒劳大军。但是这么多菜怎么送去军营着实是个难题,于是聪慧的渔家女就做了饼皮,像草席一样卷起来,把菜都包了进去送给士兵们,从此,这个习俗就延续了下来。看来台州人端午吃食饼筒,还是一种爱国行为,就像赛龙舟、吃粽子为纪念屈大夫一样。

  工作在外,每逢佳节倍思亲,除了想念家乡的亲人,这一家人团坐一起吃饭也是个不小的因素。这吃里边,特别想念食饼筒,尤其对母亲做的食饼筒。每次探亲回家,母亲都要做食饼筒给我吃。记得那年认识了个天台老乡,端午节的前几天他就跟我打招呼,端午这天让我到他家吃“五虎擒羊”。我一时没明白这是个什么宴席,迟疑着没吱声。朋友见状,便赶紧说“饺饼筒”,就是你们黄岩人说的食饼筒。原来天台人更是形象,把用手抓着吃的食饼筒称作“五虎擒羊”。

  如今虽然住在城里,工作再忙,逢年过节还是要回老家,母亲往往会做食饼筒给我们吃。虽然只是吃这一顿饭的工夫,却让我常常想起童年那无忧无虑的时光。那时,家里再穷,母亲都会变着法子做食饼筒,还以为母亲是魔术师。稍长些才明白,那买菜的钱有时是头天晚上跑山里舅舅家借的,而鸡蛋是一只老母鸡下的,平时舍不得吃,一个一个积攒的,那美味的黄鳝是爸爸钓的,现在可没地方钓了。如今,只要有钱,市场上什么都有。虽然有现成的食饼壳和卷好的食饼筒,但每年端午节,我们还是喜欢吃母亲亲手做的食饼筒。

  记得每年端午那天,母亲天没亮就起来,到前门的焦凤河中挖来菖蒲,做成剑,贴在自家中堂的门板上,然后,在自家地里割了韭菜,刨了土豆,采了包心菜、蒜苔、蚕豆、豌豆等,再到菜市上买来黄鳝、鸡蛋、豆芽、肉等配菜,随后是一家人紧张地宰杀、清洗、烹饪。

  当然,我是家里最好的伙头军,不像父亲急性子,连煎食饼壳烧的都是猛火,母亲经常表扬我火烧得好,我因而乐此不疲。端午节,麦子已收成,食饼壳用的是小麦碾磨成的粉。将麦粉拌水搅成浆状,水的分量决定粉浆的稠与稀,而水与麦粉的黏性全由一双强有力的手在粉浆上不停地上下搅动,通常以筷子插在中间不倒为度。烙食饼壳是个技术活,要烙得恰到好处,不能太薄,也不能太厚,太薄容易裂,太厚则粗劣。不仅灶面上是技术活,这灶下烧火也是小瞧不得。一张饼壳约需小碗般大小一铜勺浆,倒入锅中,慢慢用铜勺向四周烫匀,这一过程中,我这伙头军就是关键,因为烙食饼壳的锅一定要恒温且不能太热,否则水分太快散失,面团摊锅时无法粘在锅底。倘若灶膛里还有粗柴,就要拿掉,换之以麦秆,就是将一撮撮麦秆箍成圈,一个烧完了,看需要再放入,这样保持缓火慢热,特别当壳翻了个,准备起锅了,是不能添柴火的,否则容易焦糊掉。

  当菜肴做好时,刚好到了吃午饭的时间。此时,在桌板上摊开一张薄嫩光洁的食饼壳,铺一层炒得松软喷香的炒“面干”,满满地包裹上蛋丝、土豆泥、卤肉、豆芽、鳝段或鳝丝、豆腐干丝等菜肴,当然这些菜通常不带汤,否则,卷起的食饼筒会开裂,只是在张口前舀上一小勺卤肉汤。一口咬去,面皮劲道,蛋丝嫩滑,卤肉鲜甜,豆芽爽脆,各种食物的美味扩散,让味蕾得到了充分的满足。

  小区宣传栏旁,烙饼大妈也会烙食饼壳。一大早,这清清脆脆的麦油香,就传到拐角我家的门窗里。哦,端午节快到了。果然,老爸来电话,说端午那天去市场买些菖蒲来,乡下老家附近眼下已看不到菖蒲了。我说,好的,到时一切就由我们来张罗吧。

  母亲已为我们做了几十年的食饼筒,应该让父母亲享享清福了。我和老婆合计了,端午那天我们早点回乡下,做一桌子老婆掌厨的食饼筒。就从今年这个端午开始,让两位老人吃到不一样的食饼筒。

标签: 粽子;母亲;食饼;饼筒;龙舟;桃符 责任编辑: 金晨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