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正文
杭州四季青哪个摊位最赚?来自五湖四海的他们最有数一天能走7万步,有人几年赚了一套房
四季青的拉包工:是活地图,也是温度计
2020年10月21日 05:03:16 来源: 浙江在线-钱江晚报 记者 谢春晖 黄伟芬

1.jpg

  徐舜阶 摄

  偌大的杭州四季青服装一条街里,坐落着26个市场,约14000个摊位。春夏秋冬,每天有七万到十万人在这里或因服装相遇,或擦肩而过。

  档口的摊主,光鲜靓丽的穿版模特,淘货的小老板,卖衣服的店员……每个人都在这里努力着。

  杭州公益摄影师徐舜阶在钱江晚报·小时新闻帮帮团的“好摄之友”群组发帖讲述,过去两年内,他用镜头记录了这个不太为常人所知的群体:拉包工。

  徐舜阶说,凌晨两三点拉包工们已经聚集在货运车边,卸货、装载、运送。拉包工们来自五湖四海,拉着老虎车奔波在不甚宽敞的货梯间,连接了物流到达和各个摊位档口间的距离。

  国庆以后,四季青进入秋冬旺季和双十一,拉包工们也迎来了一年中最忙的时候。

  一天走了7万5千多步

  胡莲英是拉包工大军的一员。每天她要拉着车穿梭在四季青的各大服装城上万个档口之间,一天最多的时候能拉上三四百趟货。“我平均每天要走3万多步,最多一天走了7万5千多步。”

  刚满50岁的胡莲英,在四季青一带从事拉包的行当已经快17年了。

  2000年,30岁的胡莲英和丈夫带着女儿从河南老家来杭州。“我没啥文化,还要管小孩,不太适应在工厂里上班。”

  在杭州打工3年后,胡莲英经河南老乡介绍,加入了拉包工的“大军”。

  一辆20多斤的铁质两轮小拉车,一只小马扎,一部手机,一个挎包加上保温杯就是胡莲英每天出活的全部装备。

  两三百斤的衣服包裹,胡莲英抬起拉车头就能走。

  胡莲英1米6出头的身高,有时拉车上堆的货比她人还要高。“拉多了,习惯了。”她说,刚开始做拉包工时,几乎天天回家都要哭,两条腿酸得都不能爬楼梯。但这么多年下来,也都习惯了。

  她们是四季青的活地图

  在四季青一带,节奏非常快。

  胡莲英说,不练就一身本领,还真不一定接得上生意。

  “哪里潮流服饰多,拉包生意就好”“客户着急赶车,给客户找到捷径,说不定还能接到下回生意”……拉货送货时,客户们只要给出一个档口名,再说个大概区域,胡莲英就能一下子在脑海里反应出最优的路线。

  不夸张地说,像胡莲英这样的拉包女工,就是四季青各大服装城里的活地图。“你们以后想淘到各种款式的优质衣服,就找我们问一句,我们推荐的,大都没错。”胡莲英笑道,这是女拉包工们的多年工作下来的隐藏技能。

  和大多数男拉包工的老虎车不同,女拉包工们小拉车更加灵活,可以拉也可以推。

  “男的拉大件,我们拉小件,客户在停车场里,把东西一卸,我们装上就往档口送。有时候,客户人还没到档口,货我们早就送到了。”胡莲英说,她们的优势就是速度更快,拉包的趟数也更多。

  从30多岁做到50岁,胡莲英为什么要做这一行?

  她给出的理由很真实:没啥文化,收入也还可以,为什么不干?

  造了新房翻新了老房

  10月19日,周一。这天上午生意都一般,张红就这么席地坐在中洲女装城外面。

  十多年前张红从老家江苏连云港来到杭州,一天要打多份工。后来在四季青送快餐的表妹说:“姐,拉包收入还不错,要不你来试试?”吃得起苦的张红就带着个小推车做起来了。“第一天挣了40块,第二天挣了80块。”张红回忆,那时候自己周围人的工资一个月才六七百块。后来,她让在空调厂看管仓库的丈夫郭秀兵也加入了。

  第一年,她是一边送牛奶,一边在市场拉包。中洲女装城试营业开始后,张红两口子就在门口驻扎了下来。

  从青丝到白发,51岁的她,染黑的头发间依然会露出一小截白发。“辛苦肯定辛苦的,不过习惯了就还好。”不再年轻,皱纹也爬上了脸,但张红说话的时候一直是笑着的。

  相比留在老家的亲友们,张红一家要好很多。靠着在四季青拉包,夫妻俩不仅在老家县城买了房子,还翻建了农村房子。前两年儿子结婚,彩礼20万,装修、酒席、三金,一样又一样的花费,都是两口子这些年攒下的。

  “孙子已经6个月了,儿子一家在柯桥。”儿子长大后,也从老家来了浙江,现在在绍兴一家4S店做销售。

  感受着这个市场的细微变化

  中纺中心服装城这里的18个拉包工,每一天,都会根据到岗的时间先后,把拉货的老虎车排成一排。王锡明在18人当中,年纪算比较大的。这些人当中,比较年轻的是一位1992年出生的小伙子。每当有新的货物到卸货区,王锡明他们就会依次上前。

  很多人会帮着把货物一起装到老虎车上,“现在已经好很多了,那时候有的大包裹,有上千斤重。”

  从20年前一车货物3块钱,到现在差不多已经涨到了15块。

  拉包这一行也分淡旺季,一年中有几个月是旺季,最近这段时间,他们一天能拉上二十来趟货,一个月会有七八千块收入。

  “以前双十一前后要忙挺久,最近两年好像忙的时间要短一些了。”在市场拉货二十来年,王锡明看到过行业的繁盛,也感受到了电商、直播、抖音等对线下市场带来的冲击。

  他们,近距离接触着这个市场,不仅知晓哪些摊位赚钱,也感受着这里细微的变化。

  “十一之后,生意要好一些。”拉包工张红说,她所在的四季青中洲女装城经营户们主要做的是日韩欧的货,现在,每周有两天都有国际航班送货过来:“国际航班的货来了,我们就要忙了。”

  这份忙碌,让他们安心。上半年的疫情,影响着拉包工们的生意。

  “那时候生意不大好。”今年疫情刚刚开始的时候,整个四季青生意受到了影响,拉包工们原本凌晨四五点就守在市场门口,疫情期间哪怕到了中午来也不会错过机会。

  还好一切都在慢慢好起来,随着复工复产,市场再一次热闹了起来。

  前阵子,各个档口基本上已经上完了冬季的新装。拉包工们的生意好了不少。

  马上到来的双十一也和每年的季节轮换一样,成为了拉包工们正在期待的一个旺季:“最好的时候,双十一前后能忙上一个月呢。”

标签: 责任编辑: 卢文红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相关阅读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

四季青的拉包工:是活地图,也是温度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