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正文
口感嫩滑如榴莲,比清明团子还好吃
甜麦圆子出炉了
它的原料是野草“棉线头”,如今却越来越少见
2021年03月15日 07:57:48 来源: 浙江在线-钱江晚报 记者 施雯

  浙江在线3月15日讯口感嫩滑如榴莲,咬一口满满的麦芽香甜……小众而特别的甜麦圆子,吃过就忘不了。它只在3月份浙北农家出现。

  草长莺飞的3月,浙江余杭、桐乡、德清一带的乡间,妇女会挎上小篮,去野地寻觅一种叫“鼠麹草”的野菜。这种植物全株覆盖银白色绒毛,当地人给它取了个形象的名字“棉线头”。它被用来制作甜麦圆子这道点心。

  在果园一个上午

  能采满满一袋“棉线头”

  制作甜麦圆子的关键是要找到“棉线头”。

  绿化整洁的城市里,这种野草难觅踪影。即便是乡村,3月惊蛰过后,菜地、果园纷纷除草清园,“棉线头”的生存空间一样会被无情碾压。

  所以,余杭运河街道双桥村,记者提前一周预定了采访。村委帮忙找到一处还没除草的果园,并邀请村民沈阿姨、凌阿姨和姚阿姨带记者寻找野地里的美味。

  听说有“棉线头”可以采,阿姨们怀着激动的心情,左手小篮、右手麻袋、脚蹬胶鞋,早早地在果园门口等我。

  野草丛生的果园里,“棉线头”到处都是。阿姨们掰开草丛:“哇,好大一棵呀!”

  它其实是一种匍匐簇生的矮小植物,秋季出苗后,冬季部分休眠,第二年春季再返青,进入4月就会开花结果。

  所以,只有在3月才能采到不带花苞的嫩芽,这时候的“棉线头”特别嫩,还没长花苞,用来做甜麦圆子是最合适不过的。

  把“棉线头”的嫩芽掐断,可看到断层面有丝丝的白色纤维,很像棉花的纤维,正是这种草纤维使得甜麦圆子嚼起来有一定的韧性。

  忙乎一上午,采了满满一编织袋,阿姨们心满意足地回家,准备下午一起洗草做圆子。

  每天做400个圆子

  村里姑娘能卖800元

  烫着卷发的姚阿姨是制作圆子的能人。甜麦圆子没有馅料,“棉线头”是捡来的,只有米粉和麦芽需要花钱买,一天可以做400个。

  甜麦圆子以“棉线头”、米粉(粳米粉为主,可以适量加糯米粉)、芽麦粉为原料。

  制作这道点心是一件比较费时费力的活儿。

  “棉线头”用沸水煮20分钟,把草团煮烂以后,直接拌入米粉团。米粉团要用开水和面,趁热揉入草团,继续揉搓直至混合均匀。

  和好的米粉团,先分成一个个绿色的大团子蒸一遍,目的是让蒸气充分接触面团,均匀受热,容易蒸熟。

  蒸熟的团子出锅后,重新搓成大团,放凉,同时加入事先准备好的麦芽粉,再次反复揉搓,目的是让麦芽在米粉团里充分发酵,转换成糖分,团子的口感也会软化。

  把一个个甜麦圆子放到平底锅上,用素油煎至两面略有焦黄色,也可以撒点白芝麻。

  香甜软糯的甜麦圆子大功告成了。

  一般的团子冷了发硬,但甜麦圆子却能保持绵软口感,这得益于圆子里加的麦芽粉。所以它是一道可以冷着吃的点心。

  甜麦圆子的售价是2元一个,通常10个为一盒起售。双桥村的姑娘丽丽,每年和妈妈一起做甜麦圆子,在朋友圈出售,一天能做400个,卖800元。”

  专家呼吁

  留住乡野植被,慎倒渣土

  “鼠麹草本来在南方是很多见的,它喜欢阴湿的环境,一般田野、河边、山坡草地都有,但太阴暗,太潮湿,也长不好。”

  记者曾经就鼠麹草难觅的问题,请教过浙江野菜专家、浙江农林大学李根有教授,他分析了一些原因。

  比如,对像鼠麹草这样的浙江乡土植物来说,人工草坪的草也算是外来物种。“现在很多农村绿化搞得很好,会在路边、河边土层裸露的地方种上草坪,但是一旦种了草坪,那些低矮的乡土植物就没有了生存的空间。这也是像鼠麹草这样的植物面临生存危机的一大原因。”李根有说。

  经常在乡村行走,专家还有一个担忧。“农村地表土层就像一个自然博物馆,保存着大量的乡土生物资源。有时我们发现,城市里建筑工地的渣土,会往农村的地里倒,这对原生植被是极大的破坏。渣土还是应该合理化处理和利用,不能随意向农村倾倒。”

标签: 棉线;圆子;棉线头;阿姨;麦芽;米粉;点心;花苞;果园;乡土植物 责任编辑: 冯贺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

甜麦圆子出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