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3月20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钱祎 翁浩浩)又是一年春到时。2020年度全省“平安市”和“平安县(市、区)”即将出炉。不经意间,平安浙江建设走进了第18个年头。
一件一件抓落实,一年接着一年干。这是我省高水平推进省域治理现代化的生动写照。
去年春天,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浙江考察,调研安吉县社会矛盾纠纷调处化解中心和杭州城市大脑运营指挥中心等地,对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出要求。
殷殷嘱托,催人奋进。全省上下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浙江重要讲话精神,围绕“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要补齐短板”要求,全面深化平安浙江、法治浙江建设,坚持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加快推进“最多跑一地”改革,推动社会治理制度完善、风险管控能力提升,加快从“事”到“制”“治”“智”的转变,人民群众安全感满意率创下97.25%的新高。
肩负建设平安中国示范区和法治中国示范区的使命担当,之江大地正以更大格局、更宽视野,书写“中国之治”的浙江篇章。
强改革理念
完善制度体系
今年2月初,租住在安吉县昌硕街道云鸿社区的王鹏(化名),因“二房东”失联拿不回预付租金,求助县矛调中心。
得知王鹏的情况,中心综合受理窗口工作人员通过协同系统,线上分流到住建、司法等部门,并当场答复“一周内解决”。“真这么管用吗?”王鹏起初将信将疑。3天后,相关部门工作人员把王鹏和房东叫到一起,一天内就为王鹏成功维权。
让老百姓遇到问题能有地方“找个说法”。去年4月以来,我省推进县级矛调中心建设的步伐更加坚定。群众为这项工作点赞,赞的是解决问题的高效,更是这背后的理念和制度创新。
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考察时强调,矛盾处理是一个国家、社会长治久安的基础性工作。解决问题的宗旨,就是为人民服务。老百姓都能够顺心满意,我们这个国家才能越来越好。
思想的光芒,照亮前行方向。一年来,针对前期工作中的短板尤其是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县级矛调中心不断迭代升级。而今,群众到矛调中心窗口刷身份证,系统就会根据相关信息分析研判,一般纠纷流转到镇村解决,“难啃”的旧案则会显示背景资料,增强调解针对性。更方便的是,系统会自动生成二维码,当事人可实时扫码查看办理进展,真正做到“一案一码、全程可溯”。
改革创造制度优势,制度优势又推动改革前行,相互促进之间,治理效能持续提升。
依托改革引领,我省构建起“一中心四平台一网格”社会治理体系,加快县级矛调中心与基层治理四平台协同对接,加强全科网格规范化建设,与时俱进满足群众诉求。
“跑多地”变“跑一地”,“群众跑”变“流程跑”。眼下,我省各地县级矛调中心正加快改革力度——资源更集成,在现有基础上整合行业性调委会等社会资源、各类公益组织等帮扶资源进驻;流程更优化,强化一窗受理的源头分类功能,规范办理过程,实现全流程再提速;效果更显著,去年66.2万件矛盾纠纷得到成功化解;影响更深远,去年共接待外省考察团1002批、9200人次。
下绣花功夫
夯实基层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考察时强调,基层是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
下足绣花功夫,夯实社会治理的基础!浙江以前所未有的决心和行动有力作答。
绍兴市越城区孙端街道新河村,是去年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全省首个整村“封闭式管理”的村庄。
令人记忆犹新的是,封闭式管理期间,村庄运行有条不紊:下派干部值守卡点,定点餐饮企业配送食物,志愿者送餐上门,驻点医生全天候医疗服务……基层党员干部、村民、志愿者、企业职工,共同筑起一道守护人民群众安全的坚固防线。
一年来,我省全科网格治理模式不断完善,网格员既是调解员,也是安全员,对网格内的情况如数家珍,为紧急状态下快速反应打下基础。放眼全省各地,战“疫”中做到底数清、动态明,靠的正是“网格化”。
14万余名城乡社区工作者和33万余名网格员、230余万名平安志愿者,共同奔走在全省2.4万余个村(社区),打通了基层治理的“神经末梢”,变被动应对为主动发现,为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赢得先机。
夯实基层基础,关键还在于精准预判每一阶段的形势和特征,统筹多元目标,及时作出科学决策,防范化解各类社会风险。
去年,在金华市拟报请设立金华金义新区前,属地党委政法委专门找到浙江创安风险评估咨询有限公司进行社会风险评估。创安公司经过召开座谈会、抽样问卷、走访调查等方式,列出群众接受度、民生政策难点、舆情导向等7类可能的风险点,并提出具体建议。相关部门立即优化方案并完善应急预案,最终设立新区的各项政策均平稳落地。
当前,防范化解各类社会风险的任务仍然艰巨。我省努力打造省域现代治理先行示范区,实现重大风险防范化解能力显著增强,平安建设体系更加完善,发展安全保障更加有力。
建聪明大脑
提升治理水平
“运用大数据、云计算、区块链、人工智能等前沿技术推动城市管理手段、管理模式、管理理念创新,从数字化到智能化再到智慧化,让城市更聪明一些、更智慧一些,是推动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前景广阔。”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考察时的这番话,举旗定向,凝心聚力。
沿着这条路,我省不断锻长板、补短板,创建出更多数字化应用场景,向整体智治的目标迈进。
去年4月,杭州召开深化城市大脑建设大会,提出加强顶层设计,加大重点攻坚力度,不断提升数字赋能城市治理水平。之后,杭州城市大脑实现系统指挥、合力执行、政企联动,为城市治理现代化提供数字化解决方案。
西湖区三墩镇是杭州市最大的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居住区域,此前428名社工要服务2.3万余名老人和困难人员,平均每名社工每月要收集300余项审批材料,跟踪500余道审批流程,仍然因救助政策无法“全覆盖、当日达”而犯难。
然而就在去年端午节前,这个镇1.7万余名符合条件的企退人员几乎同时收到了一笔节日慰问费。原来,他们是杭州城市大脑“民生直达”平台的首批受益者。“这让他们实实在在感受到了方便和温暖。”三墩镇党委书记董威忍不住夸赞,惠民惠企场景越来越丰富,城市大脑真的越来越“聪明”了!
加速“进化”的,还有以信息化、智能化手段改变传统治理模式的“智安小区”。
作为社会治理的“末端细胞”,居民小区直观体现了社会治理的成效和人民群众对平安的感知度。作为“互联网+社会治理”理念与立体化、智能化治安防控领域深度融合的产物,“智安小区”应运而生。如今,“智安小区”正向外拓展,与“智安街区”“智安商贸区”对接,同时增设公共服务模块,流动人口登记、出租房屋登记等事项不出小区就可以办好,形成连点成面的智慧治理新常态。
收放自如、进退裕如,这是高超智慧和治理水平的体现。通过数字赋能,我省社会治理从更精细处入手,成为补齐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短板的新动能。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