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们在徐锡麟雕像前合影。
古朴的“浙江省立绍兴中学”老校门。
师生们参观校史馆。
乌篷船上,师生们共话航天梦。
吟唱创作于抗战时期的校歌
乌篷船上说起少年徐锡麟
“蕺山风高,姚江流长,於越文明漱古芳。承前启后,努力精进,沐浴科学之颖光。溯开创,多少热血,毋忘,毋忘!”伴着这首创作于抗日战争年代的校歌,钱江晚报“有风景的思政课”日前在绍兴市第一中学(以下简称“绍兴一中”)开讲了。
一百二十四年风雨,两个甲子,横跨三个世纪,换来绍兴一中根深叶茂、桃李芬芳,校友包括徐树兰、蔡元培、杜亚泉、徐锡麟、鲁迅、陈建功、许寿裳、夏丏尊、蒋梦麟……难怪走在校园,这里几乎每一幢大楼都以人名命名。
在锡麟体育馆集合后,思政课老师茹奕蓓带领高一“北斗科技班”的同学们,逛校史馆,重回南校门广场的“浙江省立绍兴中学”老校门,还走出校园,把课堂搬到黄酒小镇的乌篷船上,回顾百年校史,仰望星空。
喜欢天文和数学的
少年徐锡麟
“这堂课选择锡麟体育馆为起点,就是想和大家一起忆徐锡麟烈士。这位绍兴乡贤、辛亥革命先烈,与我们学校颇有渊源,他是学校镜湖校区所在地东浦镇人,曾任绍兴府学堂(绍兴一中前身)副办,也就是副校长。”茹奕蓓老师娓娓道来,即使隔着厚厚的时光尘埃,一张鲜活的面容,在同学们眼前慢慢浮现。
1873年大清同治年间,徐锡麟出生在绍兴东浦孙家溇。东浦素以酿酒著称,小镇黄酒名气大。徐锡麟家,算是邑中富商望族,他爷爷徐桐轩当时开了绸缎庄、油烛铺。他父亲徐凤鸣,秀才出身,饱读诗书。
少年时的徐锡麟兴趣非常广泛,喜欢天文、数学和地理,他自己做望远镜,夜晚时常透过卧室窗户遥望星空。
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失败,清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激发了徐锡麟强热的爱国热情和救国之志。他希望通过办学校培育人才,来改良这个社会,来救国。”茹奕蓓说,1901年秋,徐锡麟来到绍兴府学堂任教。
在绍兴一中的校史馆里,与徐锡麟有关的两张图片吸引了同学们的目光:一张是地球仪照片,徐锡麟在学校里开设了地理课,自制地球仪供教学使用;另一张是“绍兴府图”,徐锡麟把“西学”与“国学”教学互为引证,与学生一起实地丈量,绘制出此图。
在黄酒小镇门口,有一座徐锡麟雕像,暮春的杨柳风里,不时有游客在雕像前重读这段历史。1907年7月7日,徐锡麟被惨杀于安徽的巡抚署东门。四年之后,也就是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鲁迅在《范爱农》里写过这件事:革命党人徐锡麟刺杀清安徽巡抚恩铭被捕,恩铭的亲兵把徐的心肝挖出来,炒着吃了。
徐锡麟曾在《出塞》中写道:“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徐锡麟、秋瑾、陶成章被称为“鉴湖三杰”,“新时代的学生要学学当年的他们,追求有意义的人生。”茹奕蓓说。
对着徐锡麟雕像一鞠躬后,学生唐与涵说:“路漫漫其修远,吾辈将继续上下求索。”
有这么一个“北斗科技班”
乌篷船上话航天
就像当年夜观星空的少年徐锡麟一样,在当下的绍兴一中,越来越多学生爱上了星空。
国内拥有先进天文台的中学屈指可数,绍兴一中就是其中之一。学生可以借助天文望远镜窥探浩瀚星空,也可以在楼下的天文学竞赛专用教室上课、阅读、研讨。
随着我国自主研发的北斗导航卫星全球组网,需要大量相关具有综合能力的高层次科技拔尖人才,参与北斗各类应用的进一步技术研发,而目前人才缺口较大。2020年11月20日,绍兴一中与中国卫星导航定位协会、北京大学携手打造的“北斗科技班”正式开班。绍兴一中成为目前全国唯一全面就北斗科技人才培养单设班级的中学。
当天上思政课的学生们,就来自于绍兴一中第二届“北斗科技班”。
在黄酒小镇,参观完徐锡麟雕像后,沿着石板路往镇中心走,悠游于水上的乌篷船呈现在眼前。看到老师和同学们的到来,船夫们摇动篙橹撑了过来。师生们上船后,船夫们特意把船并排划着,方便继续上课。
你一言我一句的讨论声中,船在波光粼粼中徐徐前行。茹奕蓓自豪地介绍道,绍兴一中有好几位院士校友正在祖国航空航天各条战线上贡献力量,“乌篷船是绍兴独有的一个文化符号,曾影响每个绍兴人的生活。中国的北斗卫星导航定位系统,也与我们每个人的生活息息相关。”
乌篷船上话航天,同学们的话闸子一下就被打开了——
学生马赫优说:“历史是永恒的坐标,总是给人以指引。我们今后的路更长,工作更艰苦,成就更伟大。现在一定要好好学本领。”
学生杨震垠说:“中学时代是人一生中求知欲最强的时期,学校创造条件激励我们去做更多开创性的研究,从而实现人生理想。”
学生唐秀聚提起了学校图书馆里的那14只老樟木箱,“抗战期间,省立绍兴中学坚持在流亡中办学,那些箱子里装过1.2万余册古籍,时任绍兴中学校长沈金相提出的‘救国不忘读书,读书不忘救国’的办学宗旨,催人奋进。”
学生韩泽南说:“科技创新是我们这代青年的赛道。国家战略安全和产业发展迫切需要‘新工科’类高层次科技人才。”
古镇里,石板路、石拱桥、水边的河埠和石阶上,绿意盎然,春天里一切都那么生机勃勃。斑驳的乌篷船上,师生们意气风发的讨论声,让水中的倒影也变得生动起来。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