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跃棣上门为卧床老人测血糖
浙江在线6月21日讯“卢医生,我们有8天没见了,我摔了一跤,还蛮严重的,都走不出来。”一位老奶奶边说边一晃一晃走进诊室,语气里夹杂着后怕、撒娇、喜悦,就好似这会儿见到的是自己心心念念的儿子。
“阿姨,我们是在说怎么最近都不见你来,还以为你出去旅游了。”卢医生起身将奶奶扶到诊疗桌边的凳子上坐好,随后俯身帮奶奶挽起受伤右腿的裤脚,脱去鞋子、袜子,再仔细做望触诊。
“阿姨,你这腿上瘀肿得厉害,得好好做一下检查,瘀血积着容易长血栓,要是有骨折不及时治疗后果也不堪设想。”奶奶起初还想拒绝检查,但“讨价还价”一番后卢医生依然很坚持,她最终在护士陪同下乖乖去做检查了。
6月15日上午,钱报记者走进首批挂牌的百家小时健康小站之——杭州市江干区采荷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卢跃棣医生诊室见到的这一幕,当即让人感觉心里暖洋洋的。
杭州市江干区采荷街道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采荷街道
2020年常住总人口数
91370
65岁以上老年人数
15362
需要开展高血压管理
9350人
糖尿病管理
3150人
卢跃棣,家庭医生
“卢医生,我的救命恩人”
“卢医生,我的药吃完了,说明又到时间来看你了。”84岁的蒋爷爷虽已一头银发,但说话声如洪钟,听说有钱报记者来采访,他便一把将记者拉住说:“如果你要问我怎么评价卢医生,我就一句话:一百个好!”
蒋爷爷退休前是一位高中语文老师,他对自己、学生及身边的人都非常严苛,只要是他认为你做得不对的,便会毫不留情地当面提出。“有一次,一位老人在门诊插队,他跟人家狠狠吵了一架。我们要是哪里做得不到位,他也会批评的。”一位小护士小声向记者“爆料”。
可为什么卢医生能深得他的认可与赞美?
蒋爷爷患高血压、糖尿病和严重的冠心病,自2001年卢医生来杭州工作开始,他们相识已有20年,且曾经还是住在同一个小区的邻居,平常的交流自然也就更多。但最触动他的是一年前那件生死攸关的事。
“那天,我来社区医院抽血,突然就晕倒了。是卢医生很快推着平车过来,给我做了急救,还通知老伴来接我回家。我迷迷糊糊听他跟我老伴说,晕倒是因为心跳太慢的缘故,而且类似的情况已不是第一次发生,如果发作时没人发现的话就危险了,所以建议装心脏起搏器。我起初不愿意,后来是卢医生给我打了一个很长很长的电话才将我说服。没想到后来手术就两个小时,我醒来就感觉非常好。”
蒋爷爷绘声绘色讲着那次惊心动魄的经历,并不停强调,“卢医生是我的救命恩人!”
开好药离开诊室时,幽默的蒋爷爷双手在胸前抱拳跟卢医生道谢再见,卢医生也马上微笑着抱拳回礼。
“还好有卢医生不嫌弃我”
“卢医生,我是来找你谈谈心的。”蒋爷爷前脚走出,满面愁容的许奶奶紧接着就走进了诊室,“我两个儿子都不让我出门,我是偷偷来找你看病的,我就相信你。”许奶奶也已爬上八十高龄,就是大家熟知的阿尔茨海默症让她变得记性越来越差,有时还会胡言乱语。
“卢医生,我前两天在大医院做检查的报告不见了,昨天急得我到下午2点才吃午饭,我儿子说已经给你看过了,我想想才放心。你说我变得这么没脑子该怎么办办?”许奶奶眉头紧锁,随即又从包里掏出一叠化验单,“卢医生,为什么刚刚你们的医生不给我抽血?”
“你今天是不是已经吃过早饭了?那就得明天早上没吃之前再来过,不用急着来拿结果,周五上午我门诊,你再把结果拿来给我看。”卢医生一边解释,一边帮她整理化验单,并在单子的背面写上“小便”、“抽血”等大大的字样,以便老人家辨识。
得到卢医生的解释后,许奶奶安心地离开,边走还边自言自语道:“像我这样的病人,别的医生见到是吓都吓死了,还好有卢医生不嫌弃我。”
因为有点耳背,许奶奶说话声音比较响,在场的卢医生和他签约团队的护士都听得清清楚楚,他们彼此看了一眼,然后会心一笑。
“我们团队签约了1600多位居民,80%以上是老人,其中有很多是八九十岁的高龄老人,他们除了身体不好之外,还有一个共同的问题就是孤独,哪怕我们能多陪他们一分钟,多听他们说一句话,就会让他们感到非常高兴,所以,相处时间长了,他们就真的把我们当成了家人。”卢跃棣说。
他以前在一家国企的职工医院工作,后来碰上改制才转到社区医院,这20年来,他要求自己得变得更耐心、更细心,才能服务好这些越来越像“孩子”的老人们。
锦旗背后的18载珍贵回忆
在卢跃棣的手机里,珍藏着一面锦旗的照片,背后是他与百岁老人叶奶奶相处18年的故事。
2001年,那时还没有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但杭州推出新政策,社区医生为90岁以上的老人上门服务,那一年,叶奶奶正好90岁。“还记得第一次上门时,老人家坐在阳台上看报纸,两居室的房子里虽家具陈旧,但收拾得十分干净整洁。叶奶奶是解放前的大学生,特别通情达理,子女们给请的阿姨已照顾了她很多年。”卢跃棣回忆。
起初,叶奶奶的状态非常好,他只需每周一下午上门去量个血压,看看她就好。直到2007年老人家摔了一跤导致髋关节骨折,紧接着第二年又再次骨折后,身心都变得判若两人。
因为不能下地活动,叶奶奶的身体状况频出,3次上消化道出血、3次肺炎、n次尿路感染……卢跃棣至今清晰记得可能连她子女也不曾知晓的数据:“除了有一次我打了120把她送大医院外,每次她都坚持要在家让我治疗,我只能竭尽全力不辜负老人家的信任。”
而长期卧床让叶奶奶的情绪也变得不好。有时会骂子女们不孝顺,有时会怀疑保姆偷吃了她的东西,有时会使小性子拒绝吃饭……每每遇上老人家犯“作”病时,卢跃棣就会被紧急请到家中,陪她谈天,问题便迎刃而解。
“老人家其实心里很明白,就是孤独而已。”卢跃棣说,有一次半夜接到叶奶奶电话说胸闷、头痛,他从床上跳起就赶了过去,结果并无大碍。还有一次五一放假,他难得回老家,本想多陪几天父母,假期的第三天,叶奶奶又上演了一出“电话求救”,任凭子女怎么劝都不肯上医院,就指定非卢医生看不可,他只好提早结束假期回杭州。
如今,卢跃棣再也接不到叶奶奶的电话了,她已经走了快3年时间。“2018年7月,我接到通知去支援贵州,出发前还特地去看过她,没想到竟成了永别。她在临终前专门叮嘱子女一定要给我送面锦旗,我当时还在贵州,同事拍的这张照片就成了我最难忘的回忆。”卢跃棣感慨道。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