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正文
生完弟弟后,妈妈得了癌症……
13岁女孩手绘 14幅漫画记录下一切
2021年06月21日 07:54:14 来源: 浙江在线-钱江晚报

  我有一个美满的家庭,爸爸、妈妈、我及不满半周岁的弟弟。曾经,我觉得自己的生活会一直如此美好地走下去。

  直到弟弟满月后妈妈去做了肠道检查,所有的一切,都变了!

  

  浙江在线6月21日讯爸爸几乎崩溃,后来找到了朱骥教授,从他那里得到了可以让自己信服的答复:先做化放疗,让肿瘤充分退缩,争取更彻底的手术切除,相比直接手术,能更好的减少复发风险。

  全家人的情绪都从黑暗中抓住了光明,那种感觉,只有病人及家属才能确切的体会到,终于感受到了,在健康面前,一切一切变得不再那么重要,妈妈,加油!

  “我本以为自己会一直在爸爸妈妈陪伴下美好幸福地走下去,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直到弟弟满月后,妈妈去做了肠道检查,所有的一切,都变了!”这是13岁女孩涵涵(化名)为自己的漫画配的一段文字。她用14幅漫画,记录了妈妈从确诊肿瘤到治疗的一年历程。

  她把漫画送给了妈妈的主治医生,中国科学院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浙江省肿瘤医院)院长助理、科研部主任、腹部放射治疗科朱骥主任医师,这是一份表达谢意的礼物。

  “我老婆生病后,整个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我女儿,情绪起伏特别大。”涵涵的爸爸傅先生(化名)说。

  二胎后妈妈被确诊肠癌

  爸爸着急四处求诊

  2018年,涵涵的妈妈,40岁的苏清(化名)二胎怀孕。孕后期起,她出现大便不正常的情况,有时10天都解不出。当时医生解释,是妊娠引起的,“很多人怀孕期间都会长痔疮,所以我们也没在意。”

  2018年10月,儿子出生。苏清再次便秘,满月之后,傅先生就拉她去医院。检查结果出来时,老公不在身边。医生说,早知道这样,你就不要生二胎了。医生给出的诊断是直肠癌,中晚期。

  “我还很冷静,问:那我还能活多久?”其实她只是在那一瞬间懵掉了,大脑一片空白。老公赶来时,她说:“我活不长了。”

  然后,眼泪就掉下来了。

  傅先生一边给妻子办理住院手续,一边一刻不停地收集信息。他在网上付费问诊了北京、上海、杭州等医院的五六位专家,这其中就有朱骥。朱教授此前担任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放射治疗中心副主任、博士生导师。

  “几位专家意见一致,都认为可以先放化疗再手术。”傅先生对朱骥印象深刻,“他首先说她这种情况还是有很大希望的,这给了我信心。另外他考虑问题很细,他说她刚坐完月子,身体还比较虚弱,先通过个体化的放化疗,让肿瘤缩小,身体也慢慢恢复,在最佳的时机选择手术。”

  2018年11月,傅先生带着妻子找到朱骥就诊。

  “她是妊娠期直肠癌,特点就是妊娠期发展特别快,一方面是因为孕妇的免疫微环境发生改变,另外一方面,肠癌症状表现为大便出血、肛门坠胀 ,这和怀孕子宫压迫有重叠,很容易被忽视,所以很多人都是生产结束后才发现,大多已是中晚期。”

  朱骥说,苏清在不幸中又是万幸的:她的肿瘤没有出现转移,肿瘤距离肛门有8厘米距离,可以保肛。“按照标准治疗来说,她这种情况可以先放化疗,肿瘤缩小后再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手术。这样也会降低复发的风险。”

  之后,苏清就根据朱骥制定的方案开始治疗。

  爸爸发现默默不语的女儿

  画风变得“暗黑”

  “我们最初只是和女儿说:妈妈生病了,需要去外地治疗。但没说是什么病,有多严重。”傅先生停下手上的生意,将两个孩子托付给岳父母管,自己专心陪妻子治疗,“渐渐地,我能感觉到女儿有心事,特别是她看到妈妈放化疗后开始掉头发。”

  涵涵从小就喜欢画画,小姑娘平时比较内向,有什么情绪都会通过画画来表示。

  傅先生发现那段时间,女儿的画开始呈现“暗黑”风格:一个小孩躲在角落哭泣;流血的人物……“她以前从来没画过这类。”

  有一天,涵涵突然问爸爸:“妈妈会死吗?”说完,她开始大哭。那是小姑娘在妈妈生病后第一次这么直接地询问。

  “后来,我才知道,她其实偷偷去网上查过,搜索的关键词就是‘生病,掉头发’,跳出来很多结果,都是和死有关的疾病。所以,她特别害怕。”傅先生和女儿深聊了一次,认真解释妈妈的病情,“我告诉她,我们已经找到了一位很好的医生,医生说,可以治好妈妈。”

  那之后,涵涵的情绪就缓和很多。

  女儿画了四只猫说是全家福

  因为“猫有九条命”

  放化疗期间,苏清反应特别大。“每次来做治疗,结束后要立刻回家,不然药效上来,她路都走不了。”傅先生说。

  化疗一次,苏清要在床上躺一周左右 “那种感觉怎么形容呢,我会问我自己:到底是要死于癌症,还是死于化疗。”

  不过苏清从来没想过放弃:每次治疗,老公无论在忙什么,都必定暂停,陪她去医院;公婆对她说:你放心去治,不要操心钱;女儿放学回家,总先抱抱她。

  母亲节那天,涵涵画了四只小猫送给她,说这是他们一家四口,“她说,猫有九条命。”

  苏清放化疗的效果不错,肿瘤缩小到3厘米。随后,她做了肠癌根治性手术。手术当天,其他患者等候时紧张又不安,苏清则是一路小跑,欢快地跑过去,“能手术,这是我的希望。而且我对朱骥医生百分之百地信任,他说有机会,我相信自己能挺过去。”

  手术很成功,肿瘤切除干净,并且保住了肛门。

  女儿用一星期时间作了14幅画

  感谢救了妈妈的医生

  傅先生长出一口气, “我们庆幸选对了医生。”

  苏清对朱骥也是万分感激,“我一直记得治疗期间,他对我说:当你调整心态乐观地面对一切困难,若干年后回想起这一切,你会感谢曾经的自己。都说肿瘤患者只有几年的生存期,但他说到,若干年后,让我觉得我的生命还有很长。这样的话从一位医生口中说出,对我们患者来说,意义太重大了。”

  因此,情绪低落的时候,苏清也努力地配合治疗,“我觉得医生给我们指出了方向,我只要尽全力往前走,就能抓住那道光。”

  手术成功后,涵涵用一个星期的时间,画了14幅漫画,记录了妈妈生病的整个过程,她说要把这作为感谢的礼物送给朱医生。

  涵涵给每幅漫画都配了详细的文字说明。“画画前,她问了我很多治疗过程的问题,问得很详细,她没有见过朱医生,但在网上看到了医生的门诊照片,有些治疗画面是她自己想象出来的,她想表达这个过程有多不容易。”傅先生把这些漫画一张张都发给了朱骥。

  “蛮感动的,也很惊喜,小朋友画得很形象!”朱骥欣喜地说,“我也很高兴,能帮到苏清,让一家人的生活恢复平静。”

标签: 妈妈;医生;化疗;治疗;肿瘤;女儿;漫画;爸爸;先生;她说 责任编辑: 冯贺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

13岁女孩手绘 14幅漫画记录下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