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正文
为有牺牲多壮志 敢教日月换新天
——百年党史在浙江(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
2021年06月28日 05:53:07 来源: 浙江在线-浙江日报 中共浙江省委党史和文献研究室 编辑 庞承 潘如龙 章忻 周宇晗

  从1921年中国共产党在嘉兴南湖诞生到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浙江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28年浴血奋战和29年艰难探索,迎来了浙江解放,建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开展了社会主义建设,全省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方面取得显著成就,谱写了浙江历史的新篇章。

  红船从“浙”里起航

  1921年,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最后一天会议在嘉兴南湖的一艘游船上举行,宣告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浙江成为中国革命红船的起航地,不是偶然事件,而是与浙江先进分子积极投身五四运动、参与中国共产党的创建密切相关。

  1919年爆发的五四运动揭开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浙江的传播。1919年11月,杭州进步学生创办的《浙江新潮》是浙江最早宣传进步思想和马克思主义的刊物。该刊在全国颇有影响。《浙江新潮》遭查封后,继之而起的《钱江评论》是这一时期浙江宣传新思潮和马克思主义的又一重要刊物。

  在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同时,浙江的工人运动逐步兴起。1920年七八月间在杭州建立的浙江印刷公司工作互助会,是全国较早的现代工会组织之一,创办的《曲江工潮》是全国最早的工人刊物之一。

  在创建中国共产党的过程中,浙江的俞秀松、施存统、陈望道、邵力子、沈定一、沈雁冰、沈泽民、邵飘萍等人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作出了重要贡献。这些贡献主要是:

  宣传马克思主义。在宣传十月革命方面,邵力子是中国介绍十月革命的第一人,邵飘萍是以专著形式全面系统介绍十月革命和苏维埃俄国的第一人。在创办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报刊方面,沈定一主编的上海《星期评论》、邵力子主编的上海《民国日报》“觉悟”副刊、邵飘萍在北京创办的《京报》等,都是当时国内宣传、介绍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报刊。在翻译介绍马克思主义著作方面,陈望道翻译的《共产党宣言》中文全译本,于1920年8月在上海出版,这是中国第一个正式出版的《共产党宣言》中文全译本,为中国共产党的创建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促进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浙江先进分子在五四运动后就开始关注工人斗争,深入工人中对广大工人进行马克思主义启蒙教育。俞秀松是中国先进知识分子中自觉、主动到工厂当工人,走与工人相结合道路的先行者。

  参与创建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1920年初,李大钊、陈独秀开始酝酿建党。从1920年6月到1921年春,在中国国内和旅日、旅法华人中先后建立了8个中国共产党的早期组织,浙江先进分子参与了上海、旅日、广州、北京4个早期党组织的创建。到党的一大召开时,参加党的早期组织的浙江先进分子有7人,列湖南、湖北之后居全国第3位。

  浙江先进分子还积极参加创建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0年8月,俞秀松主持创建了中国最早的青年团组织——上海社会主义青年团,任书记。1922年5月,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成立,施存统当选为团中央首任书记。

  在各地建立党的早期组织的基础上,经过积极筹备,1921年7月23日,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7月30日,会场因遭法租界巡捕干扰,被迫休会。为完成预定的各项议程,具体负责一大会务工作的一大代表李达的夫人、浙江桐乡人王会悟建议到嘉兴南湖租一条游船,以游湖为掩护继续开会。8月初,中共一大会议转移到嘉兴南湖的一艘游船上召开。会议讨论通过党的《纲领》和《决议》,选举产生以陈独秀为书记的中央临时领导机构——中央局。

  中国共产党在南湖红船上诞生,开启了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伟大航程。由此,浙江成为中国革命红船起航地,是党的根脉。

  充满艰辛的新民主主义革命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领导浙江人民开展了轰轰烈烈的革命斗争。1921年9月,在萧山衙前成立的农民协会是中国现代第一个农民协会,衙前农民运动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第一次有组织有纲领的农民运动,是中国先进分子用马克思主义指导解决中国农民革命问题的首次尝试。

  1922年9月,浙江最早的共产党组织——中共杭州小组成立。之后,各地陆续建立党的组织。到1927年4月,浙江的党组织由1个市发展到30多个县、市,党员从3人发展到4000余人。在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推动下,浙江掀起了大革命的浪潮,推翻了北洋军阀在浙江的反动统治。

  就在北伐战争胜利进军和工农运动高涨之时,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反动派发动反革命政变,疯狂捕杀共产党员和国民党左派人士。到1927年底,全省有1805人被捕,932人被杀,大革命在浙江遭到失败。

  为加强党在浙江的领导,1927年6月,中共浙江省委在白色恐怖中宣告成立。在党的八七会议精神指引下,至1936年,全省先后爆发武装暴动60多次,遍及50余县,参加暴动人员达到十多万,沉重打击了国民党在浙江的反动统治。

  中共浙江省委在极其险恶的斗争环境中,领导全省人民开展革命斗争。省委机关多次遭到破坏,不到两年时间,省委书记或代理书记换了10人,其中王家谟、张秋人、卓兰芳、徐英、罗学瓒5人在浙江被捕牺牲,夏曦、龙大道、李硕勋在外地的革命斗争中献出生命。1929年4月,为更有效地开展工作,中央决定改变工作方式,暂时撤销浙江省委建制,建立直属中央领导的各中心县(市)委,继续坚持斗争。

  随后,三支中央红军先后转战浙江大地。

  1930年5月,在党中央的直接领导下,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三军在永嘉成立,下辖3个团,鼎盛时人数有6000余人。红十三军是当时列入中央军委正式序列的全国14支红军之一。

  为策应中央红军战略转移,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在浙江四进四出进行顽强斗争,最终寡不敌众,于1935年1月在江西怀玉山失败。随之,以其先头部队和突围部队为基础共500余人,组成中国工农红军挺进师,在师长粟裕、政委刘英率领下,进入浙江开展游击战争,创建了浙西南、浙南、浙东游击根据地,坚持了艰苦卓绝的三年游击战争。

  全面抗战爆发后,国共两党实现第二次合作,浙江党组织得到大发展。1938年5月,中共浙江临时省委成立,9月转为正式省委,刘英任书记。1939年7月,省委在平阳县凤卧乡召开中共浙江省第一次代表大会,这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浙江召开的唯一一次省党代表大会。1942年2月,由于叛徒出卖,刘英在温州被捕,同年5月在永康牺牲。省委遭破坏后,各地党组织在与上级失去联系的极其困难环境中,坚持独立斗争。

  随着抗日战争的深入发展,党领导浙江人民开展武装抗日斗争,开辟了浙东、浙西抗日根据地和浙南抗日游击区。其中,浙东抗日根据地是全国19块抗日根据地之一,浙西抗日根据地是全国19块抗日根据地之一的苏浙皖边抗日根据地的重要组成部分。

  抗日战争胜利后,浙江新四军奉命北撤。1946年全面内战爆发后,浙江党组织开始重建革命武装,在浙东、浙南、浙西南、苏浙皖边等地开展广泛的游击战争。浙江各地的人民武装先后解放了全省24座县城,为浙江解放作出了巨大贡献。1947年10月,杭州爆发的“于子三运动”,引发了国内12个城市的反迫害斗争,国统区的爱国民主运动从第二条战线冲击着国民党政权的反动统治。

  1949年4月21日,解放大军强渡长江。5月3日,杭州解放。5月6日,中共浙江省委宣告成立。10月30日,随着磐安的解放,浙江大陆全部获得解放。至1955年2月,浙江全境得到解放。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浙江人民经过浴血奋战,作出巨大的牺牲,终于迎来人民当家作主的新社会、新浙江,浙江人民从此站起来了!

  艰难探索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

  1949年浙江解放后,党领导全省人民开创社会主义新纪元并全面展开社会主义建设,社会主义事业在探索中前进,在曲折中发展。

  浙江刚刚解放时,农村凋敝、工厂歇业、经济萧条、物价飞涨、匪特猖獗,民不聊生,经济濒临崩溃的边缘。面对困难和贫穷落后的处境,中共浙江省委领导全省人民迅速医治战争创伤,建立和巩固人民政权,努力恢复国民经济,全面展开新民主主义建设,建立了五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新民主主义经济制度,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遗留任务。开展了抗美援朝运动,进行了一系列社会民主改革,开展了“三反”“五反”运动和整党整风。经过3年多的艰苦奋斗,全省工农业生产得到了全面恢复和初步发展。

  在胜利完成国民经济恢复任务后,从1953年开始,全省进入了有计划发展国民经济和全面实行社会主义改造时期。到1956年,全省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此为标志,社会主义制度在浙江建立起来。与此同时,在全省范围内开始进行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到1957年底,浙江第一个五年计划胜利完成。

  从浙江解放到1957年的8年时间,是全省经济发展的辉煌时期。1957年,全省工业总产值达到20.88亿元,比1949年的4.05亿元增长4倍多,年均递增18.8%;农业总产值达到26.48亿元,比1949年的13.92亿元增长90%,年均增长9.4%。全省党的建设和文化、教育等社会事业也取得辉煌成就。这一时期的浙江,到处都是欣欣向荣的景象。

  社会主义制度在浙江建立起来以后,党领导全省人民进行了建设社会主义的艰难探索。1956年召开的省第二次党代会,提出要把全党工作重心转移到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上来,使浙江的社会主义建设有了一个良好开端。但党在探索的过程中也有过挫折,犯过错误,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消极影响。

  1976年10月“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全省开展平反冤假错案、解决历史遗留问题、落实党的政策等工作,极大调动了干部群众的积极性,为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提供了广泛的政治保证和坚实的社会基础。特别是从1978年6月开始,在全省范围开展“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大讨论,有力推动了各条战线的拨乱反正和全省各项工作的开展。

  在拨乱反正的同时,省委不失时机地领导恢复与发展国民经济,使全省国民经济重新得以恢复和发展,浙江的经济实力得到显著增强,人民生活得到明显改善。这些成就的取得,为历史转折的实现准备了必要的条件。

  浙江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虽然由于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没有完全搞清楚,党领导浙江人民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中走了一些弯路、经历了一些挫折,但从总体上看,取得的成就是辉煌的,成绩是主要的。这些成就从根本上改变了浙江社会的性质和全省人民的前途命运,为当代浙江发展进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站稳了脚跟。


标签: 浙江;中国共产党;全省人民;解放;中国工农红军 责任编辑: 杨烁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

为有牺牲多壮志 敢教日月换新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