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正文
《百年红船 扬帆远航》的幕后故事震撼人心
2021年06月28日 19:23:23 来源: 浙江新闻客户端

  这是一场非同一般的文艺汇演。筹备超过300天,演员超过2300人,节目超过20个……

  《百年红船 扬帆远航》浙江省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型交响诗画演出,用无与伦比的舞台效果征服了所有人。而在这背后的故事,同样震撼人心。

  《百年红船 扬帆远航》经历了近一年的筹备,凝结了全省文化和旅游人的倾力付出,参与人员涵盖了专业剧团、专业院校、残疾人艺术团、大学师生、小学生合唱团等,其中多达300人的戏曲演员,300人的交响乐团堪称史无前例。

  而在创作过程中,为了融合好“党史故事”“浙江元素”“时代特征”,为了让这个宏大主题不落窠臼,必须创新,必须突破!

  因此,整个主创团队对每一个篇章的呈现,每个节目的细节都精益求精,几近“苛刻”。

  总导演施国庆在正式投入创作的半年时间里几乎废寝忘食,到演出前一个月直接进入了“不着家”的状态。每天跟团队开会,有讨论,有争执,有无数次的推翻重来。

  就拿“翻天覆地”篇章中展现“勇立潮头”的艺术形式来说,为了直观展现“翻涌浪潮”“浙江弄潮儿”,编导们寻找了很多方法,最后专门设计了空中飞舞的蓝绸,吊着威亚从天而降的演员随着绸缎的弧线起伏。在一遍遍的排练中,台上舞群的动作位置,空中演员的姿态,甚至是布料的鼓动幅度都不断修改。

  这次,浙江省残疾人艺术团的四十多位演员也加入了演出团队,跟其他演员一起表演节目。由于他们听不见音乐,只能根据舞台两侧的手语老师动作来调整步调。一个普通人一分钟就能理解学会的舞蹈动作,他们需要花上几倍甚至几十倍的时间才能消化。

  同时他们每天的训练时长都在12小时以上,用台下高强度的训练强化肌肉记忆,确保他们与其他演员之间完美配合,协调统一。

  在《勇立潮头》里,28位男演员还要第一次配合大型道具完成托举表演,期间有人的脚扭伤骨裂,他第一个反应不是喊疼叫苦,而是伤心内疚,感觉自己对不起其他演员,对不起这次难得的机会。

  本次演出的灯光音响部分也是精益求精,不仅有1000多盏来自各个专业剧团提供的灯光设备,还有灯光大师周正平日以继夜在现场把关。为了做好效果,灯光组团队每天根据节目的实时调整情况进行对光。音响组团队则需要根据不同声乐演员的特点,将几百个话筒的收音做到精准无误。

  随着主创团队的每一次“更新”,除了演员、灯光、音效的重新训练编排,文字撰写、视频设计组的工作人员都要面临一次新的挑战。

  舞美搭建是关键性环节,从最初的设计施工,到修改调整,到数次加固;小到台阶高度,大到台口门幅,必须巨细无遗。作为舞美统筹的胡国荣每天都在现场穿梭,安排工作人员检查设备设施,强调工作规范,召开安全工作会议,与其他部门工作人员配合,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实现舞美效果的最优呈现。

  负责舞台监督的翁学斌,每天都是最早来最晚走,每天的工作都是重复单一的,是掩藏在灯光背后的,但是舞台监督组的工作人员必须做好这枚必不可少的“螺丝钉”。他们清楚演出的重要性,不敢丝毫懈怠,有人甚至是刚动完手术都不敢离岗,在现场趴着也要完成工作。

  除了舞台,现场音效也是无与伦比。就像音乐总监王天明说的:“从一年前筹备,到半年前进入工作状态,我们不考虑任何其他问题,要做的就是从歌剧、舞剧、戏曲联唱等元素中,实现震撼的音乐效果。”

  本次演出不仅是节目艺术形式在探索,也涉及大量原创作品。每一个创作者会为了更好的效果而逐字逐句抠细节,会跟其他人磨合沟通,平时可能是“驴脾气”的艺术家们,都敞开胸怀接纳意见,奔着同一个目标向前。

  负责文字撰稿的张子帆是一位经验丰富的优秀文字创作者和团队召集人,说起这次项目中同一篇改了几十稿,到演出前一天还在修改的事情,只是笑笑说:“虽然确实少有这样的情况,但参与这样重大的活动,能跟全省这么多优秀的创作者一起工作,我很荣幸,也很幸福。”

  负责视频设计的章磊则是要在主创团队凌晨两三点的工作会议结束后开始通宵改稿,完成创作者们“天马行空”的要求,从进入项目几乎每天如此,熬成了日夜颠倒的“夜猫子”。

  即便已经投入了全部的心力,但在创作者们的眼里总有不完美,施国庆说:“我们还可以做得更好。”这大概就是一条永无止境的求索之路吧,就像我们期待下一个百年一样,期待更好的明天。

  这次演出的分量是空前的,规模是空前的,难度也是空前的。为了保障演出,场馆改造、消防通道、供电保障、防疫消杀、医疗保障、饮食休憩等,每个环节都不容有失。

  负责外联的李立已经退休11年了,当得知这次演出需要他来辅助工作,便毫不犹豫投身其中。这时候的他才刚动完手术不久,连医生都曾劝阻他,可是在他心里,这已经是他义不容辞的责任了。

  比如关于交通停车安排,这次有100多辆大巴车、大型转播车、采访车、消防车、特种车辆、社会车辆等,既要保证通畅,又要保障相互之间不产生信号干扰。于是安排本地车辆接送后即时离开,外地车辆优先内场停车,通讯车辆车距间隔。

  诸如此类的问题还有很多,有些可能是毫不起眼的小事。比如负责剧务的韩伟每天最大的工作量就是订餐。因为涉及几千个人,每天的具体数量都会变化,为了避免浪费,每天都要落实确认,所以他所要付出的便是超乎想象的时间和精力。

  浙江警察学院的学生们也来配合演出,在《中流砥柱》、《一条大河》等多个节目中都有表演任务。虽然他们的舞蹈动作要求不高,但对于没有经过专业训练的他们也是困难重重。

  在进入正式场馆排练之前,他们是在学校里跟着伴奏带练习动作,到了现场,要配合交响乐团的节奏,现场乐团与伴奏带的节奏卡点有所不同,作为非专业演员,他们只能根据编导们的口令一点点改,一点点适应,用无数次枯燥的重复练习完成标准而规范的动作。

  负责服装的郭亚莎经常是晚上接到命令,第二天一早三四个小时就要完成三五十套演出服的制作修改或租用,确保演员们可以马上换上符合节目新需求的服装。同时,整台演出4500多套的演出服,从策划阶段的设计制作,到演出彩排的搬运修补,后期调整的租用借调等都由服装组五六个姑娘和几位帮忙的阿姨一力完成,常常累得四肢不能动弹。

  台前幕后,有太多这样默默无闻,勤恳奋斗的工作人员,他们用自己的专业力量和心血汗水,攻克一个个的难题,他们废寝忘食,一心扑在工作中,用实际行动实践属于自己的初心使命。

  今年是建党百年,各地都有演出活动,由浙江省四个交响乐团组成的300人联合大乐团,在演出工作极为繁忙的阶段,为了配合项目,他们都放弃了休息时间,连夜转场,有的都是凌晨两三点赶到,全力配合排练需求。

  这次的合唱团人数众多,有700个成人,120个孩子,涵盖了9支合唱团体,从3月份接到合唱任务,从19首歌曲开始排练,到最后定下15首歌演出,经过了数次修改调整。

  由于合唱团员们来自各行各业,年龄跨度大,同时还有各项其他工作任务的兼顾。大家在排练过程中需要脱稿演唱,必须在反复修改中反复背诵适应,对体力精力都是大挑战。

  有人上午赶早看病,下午回来排练,有人请假配合排练,还有像杭州市学军小学合唱团的同学们,要在兼顾考试周的学习之余,放学后赶来排练,也有像绍兴文理学院合唱团这样每天往返在杭州绍兴……所有成员都在尽心竭力去奉献自己的力量。

  演出中,陈望道的扮演者刘坤既是演员身份,也是编导之一。在序篇的几十秒中,他为了展现角色在翻译《共产党宣言》时的状态情绪,他一遍遍苦练、揣摩,在每一个动作细节上下苦功。

  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每个演职人员都在坚持。外地的团队凌晨结束排练赶回去休息,清早六七点又马上出发回到场馆继续排练。

  站在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上,这场演出是百年之缩影,是今日之浙江,台前幕后的点点滴滴饱含了浙江文艺界矢志初心的红船精神,和无私奉献的青春忠诚。

标签: 责任编辑: 庞舒青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

《百年红船 扬帆远航》的幕后故事震撼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