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正文
21场红色寻访 21次精神洗礼
——“百年大党的支部力量”大型融媒体报道回顾
2021年06月29日 05:42:51 来源: 浙江在线-浙江日报

  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其中一个答案,就在这个百年大党的细微之处——党支部。

  “党支部是党最基本的组织,是党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一个个支部,像一扇扇窗口。读懂中国共产党,就从读懂基层党支部开始。

  今年3月起,浙江日报启动“百年大党的支部力量”大型融媒体报道。21路记者分头走进浙江21个具有先进经验和典型意义的党支部,通过对它们的记录,展现这些党的“细胞”是如何凝聚起广大党员坚如磐石的红色信仰,铸就成为一个个坚不可摧的战斗堡垒,在基层的广阔天地写就动人心弦的红色篇章。

  我们感受到,坚定信仰带来的磅礴力量。奋斗作桨、信仰为帆,一个个基层堡垒矢志践行初心使命,团结带领党员群众筚路蓝缕奠基立业,创造辉煌开辟未来。

  我们感悟到,初心使命回答的时代答案。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在采访中,我们践行“四力”,从一个个坚守初心、一心为民的支部中找到属于时代的答案。

  3个多月,100天,21个支部,百年追寻,感受激荡与砥砺。这是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我们最忠实的记录和最真诚的礼赞。

  让我们一起,更加坚定红色信仰;让我们一起,赓续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

  用心讲解就是守护历史

image.png


  大党与小船的故事,在南湖畔代代传扬。

  讲解员郑皓入党七年,不仅是红船精神宣讲者,更把自己当成历史守护者。他始终记得,有一次在讲解北大荒建设成北大仓时,一位老奶奶突然拉住他的手说:“我丈夫就是建设北大荒的一员。这些东西你们要是不讲,后面就没人记得了。”

  为了不辜负这些历史的创造者,这支离红船最近的党支部不断创新形式,全馆上下都积极参与到党史的讲述和传承中,我想这就是红船精神能够传遍四方、永放光芒的原因。

  (见习记者 钱弘慧)

  和谐家园,从倾听起步

image.png

  跟杭州西湖区翠苑一区社区党委书记张爱民走在小区里,会遇见许多居民像老朋友一样和他打招呼。

  张爱民说,社区工作要做的第一件事是倾听,然后想办法做好服务。在翠苑一区的集中晾衣场,台阶高度都仔细斟酌过,以便老年人使用……每件大事小事,都认真倾听居民需求,站在居民角度考虑,已经成了翠苑一区社区党员干部的习惯。

  社区是一座城市的最小单元,是与人民群众最近的基层。正是有这样的党支部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生活在“浙”里才更幸福。 (浙江日报记者 叶怡霖)

  滕头人身上有一股劲

image.png

  滕头人身上有一股劲,一股浙江人与生俱来不服输、敢拼搏的劲。村党委书记傅平均说,老书记病倒后,他接下担子,听到怀疑的声音,心里立刻有一股劲,“要做出点样子来给大家看。”

  老党员傅央改、傅德明不约而同说道:“苦和累都不怕,就怕掉队落后。”在七八十岁的年纪,他们仍奔波在项目建设、乡村治理一线,先人后己,冲锋在前。

  这股劲,让“明星村”的光环更夺目,让浙江从资源小省变身经济大省,也将支持我们创造更美好的明天。 (浙江日报记者 沈晶晶)

  “家园意识”是法宝

image.png

  在杭州上城区上羊市街社区,党员先锋模范作用体现在社区每一件大小事中。用社区党员的话来说:“我们有责任守护好自己的家园。”

  对社区治理而言,这种“家园意识”无疑是做好各项工作的一个法宝。

  但如何把“家园意识”种到所有社区居民心中?不管是在联调室、民意小圆桌或者邻里值班室,在党员们的带动下,居民大小事都能商量着办,越来越多居民参与到社区自治中。一名党员就是一面旗。相信这不仅是社区治理的法宝,也将是实现共同富裕的重要密码。 (见习记者 王柯宇)

  “浙东延安”脉动强劲

image.png

  4月的横坎头,大地回春,远山如黛,一片生机盎然。

  每次到宁波梁弄镇横坎头村,总有新变化。横坎头村党委书记黄科威兴奋地介绍,最近横坎头和周边几个村的党组织正在谋划一件事,大家欲抱团发展,一起奔“共富”。

  高效、务实、勇于创新,是横坎头村持续发展的法宝。踏入这片土地,你就能感受到这个位于四明山腹地、从一穷二白走过来的老区红村正激情澎湃,奏响着时代强音。 (浙江日报记者 邵巧宏)

  山高高不过冠尖

image.png

  为什么红色基因能代代传?在冠尖山上,我们找到了答案。

  平阳县凤林村人常说“山高高不过冠尖”。在此召开的“省一大”,留下了一座精神丰碑。当年,党组织紧紧依靠人民,在一颗颗红心的保卫下,突破重重险阻走向了胜利。而今,凤林村党支部带领村民们,在经济发展、社会建设中破难前行,让村集体的腰包鼓起来、老区群众富起来。

  深深扎根人民,时时为了人民。奋进新时代,战胜前进道路上的风险与挑战,这是力量的源泉。 (浙江日报记者 施力维)

  点点萤火汇成星河

image.png

  “那些说星星很亮的人,是因为没有看见过这些医护人员的眼睛。”一名新冠肺炎患者出院时留下的肺腑之言,让浙大一院感染病科85后医生苏俊威觉得,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

  63岁的父亲刚做完肺移植手术,他怎会不挂念?但“疫线”如火线,他选择和同事们并肩奋战在负压病房里。他说,救死扶伤是医生的天职。

  无数个像苏俊威一样忘我奉献的党员,如点点萤火,汇成星河。他们舍生忘死、冲锋在前,用付出展现初心与担当。 (浙江日报记者 郑文)

  行动自觉造就“吉时雨”

image.png

  “吉时雨”精准扶贫项目背后,是吉利集团基层党员的行动自觉。

  “走进农户家里,实实在在解决困难。”这样的淳朴信念让罗海燕毅然决然前往西部山区,步履不停。

  接到“帮扶雷山县茶产业”任务后,“门外汉”叶万芳就一头扎了进去:分析茶种、请专家、找销路、建品牌……2年间,他成了茶叶专家,也造就了1600万元产值的“雷山奇迹”。

  5年来,正是这种行动自觉,在平凡中铸就了伟大。 (浙江日报记者 朱承)

  小支部里有“大道”

image.png

  有一个细节在采访中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为了救助车祸伤者,杭州高速交警五大队一位民警,在病房外苦苦守候了一夜,焦急之下,甚至没有发现一颗玻璃碎渣划伤了自己的眼睛。

  疾驰的车流、恶劣的天气……每一次高速救援几乎都伴随着风险,但五大队民警从未有过迟疑,他们说,“当交通事故发生时,群众往往举目无亲,我们就是伤者的‘第一亲人’”。简单而又质朴的话语里“暗含”着一个百年大党的成功之道——想民所想,急民所急。 (浙江日报记者 李攀)

  信任,在实干中建立

image.png

  在开化县金星村,党员干部精气神十足,谈村庄发展目标明确;村民肚子里“有货”,聊民宿经营滔滔不绝。双方交流间的眼神触碰,让我们看到了其中流动着的信任。

  信任是在党支部的实干中建立的。采访中,一项“铁律”让人印象深刻:从第一任村支书开始,村干部从不插手村里任何工程。为此,村干部上任前就做好了“吃亏”准备。

  铁律治村,代代传承,才有了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的善治乡村。我想这便是“人人有事做,家家有收入”的发展秘诀。 (浙江日报记者 肖淙文)

  能帮到人,就有意义

image.png

  一名接线员在八九个小时的值班时段里要接打约100多个电话,365天24小时轮班,看起来枯燥乏味。在嘉兴96345社区服务求助中心,当了21年接线员的党员杨瑾华告诉我,“辛苦但能帮到人,有意义”。在她看来,这份工作并不简单,从一个个电话中收集老百姓不断变化的需求,不断改进服务。

  正是像杨瑾华一样的普通党员和工作人员的默默奉献,才有了96345的今天。

  (浙江日报记者 李茸)

  这里的支部都很“燃”

image.png

  在富春江集团党委,很多党支部都很“燃”。让记者印象深刻的是,在一次党员活动中,被同事们唤作“飒姐姐”的贾一兵获得了“乘风破浪的姐姐”奖,意外之余她也被深深感动,原来平时点滴付出,大家都记在心里……有趣又用心的党建活动,激发了团队“燃”点。

  正如富春江集团党委副书记章勤英所说:“当党支部被点燃了,党员们有激情自发去做实事,那么党委就有了活力,企业就有了竞争力。”而这,也是富春江畔这抹红,可以给各地各单位加强基层党建提供的一种启示。 (浙江日报记者 李睿)

  农信人,不缺“钙”

image.png

  在省农信联社总部8层的党群服务中心,“早晨一头露水、中午一身汗水、晚上一脚泥水”的标语醒目地贴在走廊墙上,刹那间我有强烈的共鸣:那扑下身子、沉到一线的精神,与新闻人“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的自我要求如出一辙。在舟山东极岛的采访中,这种感受更深了。农商行自1996年扎根于东极岛,成了岛上唯一的金融机构。

  更让我感动的是,东极分理处新任负责人王辉是一名90后党员,年轻人到最艰苦的地方去,“三水”的工作理念代代相传,这是信仰的味道。那一刻我确信,农信人是不缺“钙”的。 (浙江日报记者 许雅文)

  把论文写在致富路上

image.png

  浙江农林大学森林培育学科的教授们,常年奔走在田间地头,教农民种山核桃、香榧、竹子……不少农民亲切地称他们为“农民教授”。

  戴文圣教授说:“科学成果研究出来,必须要向农民推广,农民用了我们的技术,收入增加了,这样的研究才有意义。” 一直到现在,教授们没有课就往农村跑,车上一直放着运动鞋,方便上山下田。

  对教授们来说,带领农民致富,是初心,也是信念。他们用实际行动,把论文写在了农民的致富路上。 (浙江日报记者 姜晓蓉)

  “市场好了,我们才会好”

image.png

  义乌市场的发展靠什么?

  在不折不挠、敢为人先的精神之外,我们看到了另一种力量:诚信包容,我为人人的觉悟。

  走进市场,无论是维持秩序的执勤员,还是协调纠纷的调解员,很多都是身价成百万上千万的经营户;相比多签一个订单,门口多一块示范牌、光荣榜,更让他们兴奋。人人都像守护家一样守护着这个市场

  “市场好了,我们才会好。”淳朴的话语背后,是最赤诚的初心,最厚实的责任,这正是义乌市场长盛不衰的动力所在。 (浙江日报记者 陈佳莹)

  流动党旗别样红

image.png

  采访天台县在沪流动党委时,遇到了好几次“出乎意料”:虽是工作日,但为了排练红歌,大家纷纷放下手中生意,到场流动党员超百人;虽然分散在大上海的各个角落,但各支部组织生活出勤率达95%以上……一个个小细节,让我感受到了流动党组织的凝聚力。

  北京路支部活动室里有副对联:“上联:大上海、天台山,均为创业地;下联:外出闯、回乡干,都是有为人;横批:党在心中。”让党情、乡情、商情融为一体,也许这就是这面流动党旗别样红的秘密。 (浙江日报记者 沈吟)

  一个党员一面旗

image.png

  中石化第十建设有限公司浙江石化项目临时党支部由37名党员组成,队伍并不算大。但就是这37人,却极大地推动了项目建设进度,实施了全球单体最重的超级浆态床反应器。

  有的党员白天抓生产、深夜研究施工方案;有的为了抓安全纪律,一天步行几万步……潜移默化中,他们影响着身边的普通工人。

  党员带动,让工人们做到令行禁止——迎战台风,他们有序撤离;面对疫情,他们一手抓防疫、一手抓生产。他们让整个队伍透出不一样的精气神。 (浙江日报记者 翁杰)

  企业发展有底气

image.png

  支部力量是民营企业发展的底气!

  作为一名党员,正泰集团专利工程师于雪峰主动放弃从事了18年的一线研发工作,甘愿为企业的发展前景,涉足一个高门槛、零基础的法律相关职务。在于雪峰身上,我深切感受到党员的奉献精神和模范带头作用。优秀党员无私奉献的优秀品质,让他们成为推动企业行稳致远的重要力量。

  正如正泰集团董事长南存辉所言:“党组织就是企业的‘导航器’‘主心骨’和‘内当家’。党支部的力量、党员的努力,也是我们挺进千亿目标的底气。” (浙江日报记者 王世琪)

  清白 担当 奉献

image.png

  “村民看干部,干部看支部。”后陈村党支部副书记陈忠武说,这是支部传承的名言,说的还是“信任”问题。要赢得百姓信任,除了好的监督机制外,党员必须奉献在前、担当在前。2008年至今,后陈村干部坚持不拿宅基地指标,把指标让给群众。遇到新情况、新问题,党员们总是冲在前、想对策、给方案。

  不论是一名党员还是一个支部,只有清白、担当、奉献,才能凝聚群众。在浙江,正是有了这样的村党组织,才能赢得民心、汇聚力量、克服困难,绘就一幅幅美好的现代版富春山居图。 (浙江日报记者 戴睿云)

  坚守,在信仰与热爱中

image.png

  在杭州学军中学,采访连续第14年带高三毕业班的58岁化学老师罗旭良时,他正在准备第二天去丽水送教。为了不影响毕业班的复习节奏,罗旭良需要提前备课调课,并在当天一早出发,连夜赶回杭州。“快高考了,我带高三经验丰富,我去最合适。何况我是党员,学校信任、学生需要,我责无旁贷。”罗旭良说。

  我想,建校56年的学军中学,正因为有一代代像罗老师这样的党员教师在信仰与热爱中坚守,才能让学军中学保持稳步发展的良好势头。 (浙江日报记者 纪驭亚)

  “接力”成就幸福生活

image.png

  换届后,“前任”与“现任”的关系应该是怎样的?三门县城西村第七任书记章平的故事,道出了答案:“前任”帮“现任”,一任接着一任干。

  2017年,章平主动让贤当“副手”,将“舞台”交给更有能力的章以家;如今,作为村党委委员的他,依旧是现任书记章国进的“好帮手”。章平说:“只要能为村庄谋发展,哪怕没有职务都无所谓。”

  正是因为有这样无私奉献的村干部,带着群众一起干,城西才能一步一步发展,一年比一年好。 (浙江日报记者 黄珍珍)

标签: 党员;支部;党支部;中国共产党;社区;奉献 责任编辑: 杨烁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

21场红色寻访 21次精神洗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