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7月30日讯(浙江在线记者 黄珍珍 梁亮 通讯员 胡卉)7月下旬的一天,烈日当空。下午3时半,空旷的停机坪上,一架“飞豹”战机——歼轰-7A缓缓从机棚滑出,在跑道上加速、起飞,直冲云霄!巨大的轰鸣声响彻上空……驾驶战斗机的,是空军驻浙某部女飞行员章娴。
章娴、吕品、张潇……这支飞行员队伍里,有不少英姿飒爽的女性身影,她们都是中国首批战斗机女飞行员。近日,我们来到空军驻浙某部,走近这群“85后”姑娘,感受“蓝天骄子”的战斗生活与无悔青春。
飞行背后的多重考验
当天最高气温35℃,整个城市热气腾腾。告别车内凉爽的空调,我们走进军营的热浪中。
“今天天气热,会影响飞行吗?”女飞行员吕品迎面走来,我们不禁好奇地上前询问。
“今天晴空万里很适合飞行,我们飞机座舱内的最高温度可远比现在高得多。”见我们满脸疑惑,吕品解释,由于飞机上的环控系统具有温度调节功能,高空飞行时座舱内气温适宜,但飞机降落后环控系统关闭,整个机舱就像个大蒸笼一样,温度会蹿到50℃以上。“跟平时大家乘坐民航飞机不一样,我们每次下飞机前都会热得全身湿透,到地面反而觉得更凉快。”吕品笑着说。
高温考验不仅来自座舱。为了保护飞行员安全、满足飞行任务需求,每次飞行时,飞行员们都要穿上一套略显厚重的战斗装备。
当天,我们见到了这套神秘的装备。下午3时许,起飞前,身穿短袖的章娴走进机场换衣间。她熟练地穿上蓝色长袖制服,再将抗荷裤仔细套在身上,接着手拿面罩、头盔,快步走向停机坪。如果执行一些特殊任务,飞行员还需要穿上一整套用特殊材料制作的防辐射服,闷热程度可想而知。
近距离观察“飞豹”后,记者更是为飞行员的专业能力所折服。“飞豹”分前后两舱,舱内空间狭小,仅能坐下一名飞行员,座驾前侧遍布着密密麻麻的各式仪表设备。然而,记者眼中的纷繁复杂,飞行员们却了然于胸。
“哪怕是闭上眼睛,我们都能准确摸到每一个设备的位置。”吕品说,与男飞行员相比,女性在体力和耐力上面临更大挑战,但她们也拥有不少独特优势,比如往往更加细心、缜密,在精密仪器使用和地形识别等方面表现出色。
吕品说,成为一名战斗机飞行员,最难的不是航空理论和技术等门槛,而是在飞行时需要具备超越常人的高度专注力和自控能力。只要一接到指令,穿好装备坐进飞行舱内,一切无关想法都被抛在脑后,飞行员们心中只有唯一的共同目标:完成任务,守护祖国。
天空见证无悔青春
交谈越深入,我们对这群85后姑娘的经历愈发好奇,为什么她们会选择成为战斗机飞行员?
采访当天上午,没有飞行任务的吕品和张潇,忙着在训练场做体能训练。回到办公室后,俩人又开始埋头认真研究战术、学习飞行知识。脱下帅气的飞行装备,素面朝天的姑娘们露出了开朗的笑容。趁着午休时间,她们聊起了各自的故事。
“你们看过《女子特警队》这部电视剧吗?”吕品说,她从小受这部电视剧影响很想当军人。“我觉得女警、女兵特别帅,高三的时候听说空军招女飞行员,就果断报名了。”回想当初竞争激烈的飞行选拔,吕品仍记忆犹新,“仅体检就有100多项”。
那是2005年5月,中国空军作出重大战略决策:在第8批女飞行学员中选拔培养歼击机女飞行员。此前,中国空军前7批培养的是运输机女飞行员。
与吕品相同,从小有着“蓝天梦”的山东姑娘张潇也开启了逐梦之旅。经过层层选拔,她们从20余万名报考的应届女高中毕业生中脱颖而出,经过空军航空大学4年的磨砺,成为顺利毕业的16名女飞行学员之一。
“这么多年,你们经历的最难忘时刻是什么时候?”对于这个问题,两位姑娘的回答不约而同地指向了同一天——2009年10月1日,新中国成立60周年阅兵式上。“我们作为首批战斗机女飞行员,与战友们组成空中梯队飞越天安门,接受祖国和人民的检阅。”回想那一天,张潇仍难掩激动,“我还记得我飞的是第二梯队的右三位置,作为飞行员能参加一次阅兵,应该是整个飞行生涯中最辉煌的时刻了。”
逐梦路上,有速度与激情,也会遭遇意外的险情。即便是这样,姑娘们也从未后悔过。张潇说:“我不能后退,我的身后是国家和人民。踏上这条路,就没想过后悔或者放弃,我要一直飞下去。”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