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8月5日讯 你见过凌晨两三点,无人超市的灯火吗?
28岁的浙江丽水人黄陈斌,在社区“上班”半个月了。他负责的24小时无人超市项目,刚刚在杭州城西的翠苑一区社区落地。和社区活动中心、老年食堂、24小时书房一样,这个40平方米小超市也融入了居民的日常。
小黄很喜欢去老年食堂吃饭。有居民大伯就招呼他,聊聊人生故事。有天晚上来不及吃饭,有个大妈端来一只搪瓷碗给他,里面是块奶油蛋糕。
“我喜欢社区的人情味。”他一笑,眼睛就眯成了月牙儿。
单单酱油 货架上就有20种
小黄负责的24小时无人超市在翠苑一区52幢。小小的门面,看着普通,人气却还可以。有接了孩子下课的爸爸来买饮料,也有老父亲买烟,让儿子扫码支付。
要说超市里有什么“天才”之处,大概是居家过日子的东西非常丰富。比如炒菜的调料,光是一样酱油,记者数了数货架上不同牌子不同类别不同规格的就有20种。
小黄举例说,像老底子杭州人喜欢的袋装酱油、老牌子味精、小罐装玫瑰腐乳,都是因居民喜好而增加的爆款。
在这个小店里,他听到一个妈妈的焦虑,“临时买不到孩子做手工作业的卡纸。”还有一个大姐抱怨,“怎么没有手抓饼?”
黄陈斌总是麻溜地马上安排。他觉得,在社区开小店,最重要的是人情味。“感谢社区减免了部分房租,也因此小店很多货品的售价比市场价都要实惠一些,一罐红牛,外面卖6.5元,这里只要5.5元。”为了照顾很多老年人不熟悉手机支付,超市请了一个大姐在晚上8点前,帮忙导购、收现金。
这个7月10日开业的小超市,日客流量已达一百多人。
深夜进超市的 多是忙到飞起的年轻人
“半夜时分,人不多。”这几天,小黄总能看到一个男子,每天夜里12点走进超市,买点吃的,花生米或啤酒。男子淡淡地说,这个点刚刚下班。超市里装了几个摄像头。透过镜头,看到深夜时分走进超市的,大多是打拼了一天、满身疲惫的年轻人。买一点吃的作为慰藉,第二天可能就满血复活了。
还有个暖暖的故事。有一天很晚了,大约也是晚上11-12点,一个老爷爷不知道需要刷脸进门,有两个小姐姐路过看到了,帮老爷爷开门。等爷爷买完了,再送他出门。爷爷买走的是一包盐。
夜深人静,什么东西最好卖?饮料、方便面、冰淇淋。
高甜的老夫妻 慢悠悠选了冰淇淋
小黄还是单身,在社区这阵子,已经有热情的大妈要给他介绍女朋友。
他跟记者说起一对白发苍苍的老夫妻,拄着拐杖过来。爷爷腿脚稍微利索一点,走在前面,刷脸后把门抵住,等奶奶进来。超市里,看到奶奶点头,爷爷高高兴兴抓了两个糯米滋榴莲味冰淇淋。出门的时候,小黄跑出去抵着门,要扶奶奶,但是奶奶摆摆手,示意要爷爷过来牵她,“真的太甜了”。
黄陈斌其实是美术类师范生,现在做这个项目,也并非一帆风顺。他的团队希望在社区沉淀下来,铺开更多的超市,哪怕“现在我们是保本或者微利甚至微亏,都没关系。”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