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8月6日讯 随着国内疫情持续蔓延,防控力度一再升级。面对德尔塔变异毒株来袭,就个人而言,防控措施应有哪些变化?包括暑期出游、孩子培训等具体的日常生活场景中,又该怎样防范?
昨天,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专家潘金任接受了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的独家采访。
以往防控措施仍有效
但要更认真执行
潘金任说,在7月31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中国疾控中心研究员冯子健曾表示,过去针对老的毒株和其它变异株所采取的各种防控措施仍然是有效的,只不过由于它的传染性在增强,我们这些措施的执行,包括个人预防措施,包括我们采取的疫情阻断的管控措施,都要更严密,做得更严谨,执行得更认真。
目前个人防护的主要措施仍然是戴口罩、勤洗手、少聚集,以及积极接种疫苗。
进入公共场所、公共交通工具等密闭空间时,一定要规范佩戴口罩,要保证口罩周围贴合脸部,不能露出鼻子。考虑到新冠可以经空气传播,甚至排出病毒的人离开后病毒仍然会在空气中存活一定时间,因此,在室内公共场所,即使看不到人时也不应摘下口罩。此外要保持室内通风良好,保持空气清洁。
低风险地区公众
日常生活要注意这些
低风险地区公众,需坚持常态化的个体防护措施,不需改变日常活动及生活作息习惯。当然,可以适当减少到人员密集场所的频次,主动规避未知的风险。
孩子们的暑期培训活动等,应及时关注主办方的通知。可以参加线下活动的,应保证孩子的健康码为绿码,指导孩子做好个体防护,室内场所规范戴口罩。孩子出现发热、干咳等症状或近期有过中高风险地区旅行史的,应先就医排查无殊后再参加集体活动。
尽量减少旅行计划
加强途中和目的地防护
由于近期省外中高风险地区较多,应尽量减少旅行计划,提前了解旅行目的地的风险状态,避免前往中高风险及其周边地区,不慎途经中高风险地区的,返回后应主动向社区或单位报告。无论到哪里旅行,都要加强途中和到目的地后的防护,包括戴口罩、勤洗手,尽量避免和减少到室内人员拥挤的场所。在室外活动,也要注意保持适当的人际距离。旅途中出现发热、干咳等异常情况的,要及早就医,不要自行到药店购药,就医途中避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尚未完成新冠疫苗全程接种或者全程接种新冠疫苗但还没有满14天的老年人和慢性病患者,尽量不去外地旅行。学生、老师在开学前2周尽量不安排旅行。
观察到现在,疫苗对预防感染仍然是有效的,特别是减轻症状效果明显。因此,未接种或未全程接种疫苗的,应尽早安排接种。即使全程接种疫苗之后,在公共场所仍需继续维持个人防护措施。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