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9日,第四个中国医师节如期而至,无数人的心中的医生形象再次被“点亮”——无影灯下,他们是争分夺秒、救死扶伤的生命使者;疫情来袭,他们是勇敢出征、迎难而上的白衣“战士”;山区海岛,他们留下无私奉献、仁心大爱的群像……
截至今年8月,浙江省的医师总数已达238239人,其中,25-44岁的中青年医师占一半以上,还有2.5万60岁以上的医师仍奋斗在临床一线。
在鲜花与掌声的背后,他们是守护生命健康的医务工作者,更是对生活有着诚挚热爱的人们。今天,我们选取了三位特殊的医生,他们既是业务能手、学界骨干,又是长跑健将、乐器达人和文学爱好者。
这个医师节,我们一起走近医生的另一面——
秦运升:成长也像一场马拉松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肝胆胰外科副主任医师秦运升,擅长肝胆胰疾病的外科治疗及ERCP诊治。
一位医生的成长,就像一场漫长的马拉松。
读研、规培、进修、读博……从小小的实习医生到真正独当一面的医师,十几年间,秦运升一直围绕着肝胆胰疾病的外科治疗及ERCP诊治推进自己的职业之路。
秦医生除了医生这个身份外,他还是一个“跑男”——他是浙大一院跑团成员、长跑爱好者,多次参加过马拉松比赛。
每天早上5点起床,洗漱完毕后,一双减震耐磨的运动鞋,一副记录心率的黑色运动手环,秦运升就这样轻装上阵地在小区附近开始跑步。在庆春院区工作时,不论风吹日晒,每天6公里他都照常不误。到了早上7点他就准时去上班。五年来,这位从小就不喜欢上体育课的肝胆胰外科医生,居然积累了5000多公里的跑程。
“浙一路,跑下去,是我们的口号。”秦运升说。
吴加国在自家书房里。 通讯员 韩稼圣 摄
吴加国:饱读诗书 领悟更深的为医之道
当一丝不苟的医生,遇上诗意浪漫的文学世界,会是什么样子?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消化内科副主任吴加国应该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与吴加国相约采访的时间,是中午12点半,那是他繁忙的门诊、手术日中的一点间隙。“时间嘛,总是要靠挤的。”他扶了扶黑框眼镜,嘴角微微一笑。每天,他总是早早赶到医院,在忙完门诊、查房、手术、多学科会诊、学术会议等一系列工作后,他还会“挤”出一些时间,一头扎进自己钟爱的文学世界里,吸吮着诗意的养分。
吴加国还是一位饱览诗书的文学爱好者,他说:“医学给予我毕生的理想;文学锻造了我的灵魂与良知。当我心无旁骛地沉浸在文学的世界里,她能潜移默化影响着我,赋予我医者‘无欲无求、潜心治学’的品格。”
朱永坚:音乐达人,面对病人时更显柔软
神经外科医生,是穿越生命禁区的“拆弹”专家,往往给人留下一副严肃且不苟言笑的刻板印象。
而今年48岁的浙大二院神经外科副主任朱永坚,不仅是位颇具声望的神经外科大咖,还是位深藏不露的文艺范儿医生,一位用爱的音符抚慰心灵的生命乐手。
良好的医患交流,是医生的必修课,朱永坚对此深有感触。与音乐相伴多年的人生经历让他相信,热爱音乐的人在音乐的熏陶下能够培养出较强的共情能力,及时把握他人的情绪,建立良好的医患信任关系。
“医学不是冷冰冰的,不是像推导公式一样证明自己正确就可以了,而是要以人为本,全面考虑患者的感受和需求。”朱永坚常常教导年轻的医生,对待患者应该怀着一颗仁慈之心。
他觉得,医生不仅要追求高超的手术技巧,还要具备同理心,懂得换位思考,多想病人所想,而音乐素养,能够在潜移默化中提升这些能力。详情》》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