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丽水市第四次代表大会2017年2月26日隆重召开。
2月26日上午,丽水大剧院,中国共产党丽水市第四次代表大会开幕。史济锡同志代表中共丽水市第三届委员会向大会作题为《始终遵循“尤为如此”重要嘱托 勇当绿色发展探路者和模范生》的报告。
26日中午,小编带你第一时间解读这份令268万丽水人以及无数关心丽水发展的有识之士欢欣鼓舞的报告——
十一项全省第一
发展进程指数全省第一
卫生状况总满意度、社会道德环境公众满意度全省第一
新农村建设农民满意度连续5年全省第一
农民收入增幅连续8年全省第一
民生满意度全省第一
水环境质量全省第一
全市生态环境状况指数连续13年全省第一,生态环境质量公众满意度连续9年全省第一,生态文明总指数跃居全省第一
群众安全感满意度连续3年全省第一
这五年的成绩
综合实力大幅提升
2016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200亿元,人均生产总值55772元。
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到104亿元。
固定资产投资五年累计3300亿元,年均增长21.1%。
三次产业结构实现了从“二三一”到“三二一”的历史性转变。
发展水平指数全省第三,发展进程指数全省第一。
创建了全国首个覆盖全区域、全产业、全品类的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丽水山耕”,入选“2016中国十大社会治理创新奖”,成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市。
城乡面貌深刻变化
建成云景、龙庆、龙浦高速。
完成金丽温铁路扩能改造工程。
衢宁铁路、瓯江航道整治工程开工建设。
丽水机场项目获国务院、中央军委批准。
成功创成国家森林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和省级历史文化名城。
卫生状况总满意度、社会道德环境公众满意度全省第一。
被授予“中国美丽乡村建设示范地区”。
莲都区大港头镇、龙泉市上垟镇入选首批中国特色小镇。
新农村建设农民满意度连续5年全省第一。
改革创新成效显著
列入首批全国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首批国家级生态保护与建设示范区、全国水生态文明城市试点。
探索形成信贷支农、信用惠农、支付便农、创新利农的农村金融服务“丽水模式”,被列为“全国十大自下而上的金融改革之一”。
在全省率先支持发展农村电商,创造了全国知名的遂昌“赶街”模式,成为阿里巴巴首个农村电商试点,被列为全省唯一的农村电商创新发展示范区。
旅游体制改革深入推进,被列为首批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和全省唯一的旅游综合改革试验区。
民生福祉持续增进
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年均增长9.8%和11.7%,农民收入增幅连续8年全省第一。
全面完成“4600以下”消贫任务,9县(市、区)农民收入全部超万元。
基本建成统筹城乡、惠及全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与全省同步实现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市,医疗服务水平达到全省中等水平。
首次荣获全国县(市)科技进步考核先进市,被列为国家知识产权建设试点。
汤显祖文化走出国门,成为世界名片。
龙泉青瓷被选为G20杭州峰会国礼。
全市公交车和自行车IC卡实现互联互通。
民生满意度全省第一。
生态文明走在前列
在全省率先制定领导干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细则、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办法和生态工业发展负面清单制度,率先实现省级生态县全覆盖。
云和、遂昌、庆元、缙云被评为国家级生态县。
全面、提前、超额完成“三改一拆”“五水共治”“五气共治”各项任务,水环境质量全省第一,市区空气质量稳居全国前十。
青田“河权到户”模式入选“中国基层治水十大经验”。
全市生态环境状况指数连续13年全省第一,生态环境质量公众满意度连续9年全省第一,生态文明总指数跃居全省第一。
被授予全国首个地级“中国长寿之乡”和全国唯一的“中国气候养生之乡”。
民主法治全面加强
支持人大制定、颁布了首部实体法规——《丽水市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
云和人大特定问题调查工作入选“2015全国十大民主法治事件”。
军民融合深入发展,实现了全国双拥模范城“双连冠”。
平安建设扎实推进,在全省首创“平安报表”管理法,圆满完成了G20杭州峰会、世界互联网大会等重大维稳任务,合力战胜了“9·28”苏村山体滑坡、“11·13”里东山体滑坡、“8·20”全流域特大洪灾。
连续11年被命名为平安市,群众安全感满意度连续3年全省第一。
党的建设富有成效
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和“归零翻篇开新局”主题大讨论,涌现出朱志伟、梅振盈、周根富等一批身边典型。
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加强党的建设的新途径,建立了党建责任清单、干部能上能下、“四个一线”培养锻炼干部、三级书记擂台赛等制度,探索形成“空心村党建十二法”“两新党建六小工作法”“民情地图”等基层党建新模式。
认真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政治责任,建立党风廉政建设党委主体责任和纪委监督责任十项制度,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切实抓好巡视整改工作,积极探索实践监督执纪“四种形态”,群众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总体满意度不断攀升。
今后五年怎么干?
始终遵循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对丽水来说尤为如此”重要嘱托,深入践行“两山”理论,奋力打开“两山”通道,确保与全省同步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勇当绿色发展的探路者和模范生。
五个“更”,让你感受丽水新目标
1
生态更美——森林覆盖率稳定在80%以上,水环境质量、空气质量全国领先,生态环境状况指数稳居全省第一。9县(市、区)全部创成国家级生态县。基本建成全国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生态环境公众满意度、生态文明总指数继续保持全省领先。
2
产业更优——全面完成“151”绿色发展行动计划,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700亿元,人均生产总值达到11000美元。“三二一”产业结构稳步确立,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50%以上。创新驱动成为发展主动力,R&D经费占GDP比重达到2.1%以上。
3
机制更活——全面完成全域统筹绿色发展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山区特色的经济体制改革取得整体性、系统性突破。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得到有效缓解。现代市场体系基本建成,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更为凸显。
4
百姓更富——到“十三五”末,与全省同步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2021年,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达到51600元和26500元。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发展差距逐步缩小,群众获得感和幸福感进一步增强。
5
社会文明程度更高——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更加完善,全社会法治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完备。基本实现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进一步确立,文化更加繁荣,民族更加团结。
十大关键词,让你在丽水活得更有获得感
1
增收:确保人均收入增长高于人均GDP增长。统筹抓好农民增收“老三宝”“新三宝”,努力把好生态变成好产品、让好产品卖出好价钱。
2
就业:统筹做好高校毕业生、农村转移劳动力、城乡就业困难人员和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的就业工作。抓好农民工返乡创业试点。
3
教育:加强基础教育场所标准化建设,推动学前教育优质普惠、义务教育全域均衡、特殊教育全面普及、高中教育提质创优、职业教育特色多元、高等教育内涵发展。
4
医疗:加快建立现代医院管理制度,高质量实施分级诊疗制度,推动医疗、医保、医药“三医”联动,着力打造“健康丽水”。
5
宜居: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常住人口城市化率达到70%左右。加快完善城市道路、地下管网、供排水、垃圾处理、停车场、绿地园林等配套设施。全面完成地质灾害综合治理“大搬快治”三年行动计划。
6
文化:加快发展“丽水三宝”等文化特色产业,加强地方特色文化保护利用,鼓励文艺精品创作,全面繁荣文化事业。
7
社保:稳步推进社保扩面,基本实现法定人员全覆盖。健全职工最低工资标准动态调整机制,强化劳动监察执法,构建和谐劳动关系。
8
法治:推进司法体制改革,让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和正义。认真制定饮用水源保护、南明湖管理等法规,实现环保、城建、历史文化保护三大领域全覆盖。
9
治安:全面深化“大数据”应用,完善“平安报表”管理法,深入推进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打造全国最平安城市。
10
服务:建立健全基层治理体系综治工作、市场监管、综合执法、便民服务“四个平台”,提升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水平。全面开展“最多跑一次”改革,进一步营造良好投资环境。
七个关键词组,让你感受丽水未来全新变化
生态保护
让丽水天更蓝、水更清、地更绿、空气更清新,让丽水的好山、好水、好空气,既能惠及丽水人民,还能惠及全省、全国人民。
2017年率先全域消除劣V类水,2018年全域创成“清三河”达标县。全域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市区空气优良率达到98%以上,全面消除中度以上污染天气。
认真实施山水林田湖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林木蓄积量突破1亿立方米,永久基本农田不少于200万亩,工业危废物全面实现无害化处理。
农旅结合
着力推进农业生态化、标准化、品牌化、电商化。大力发展“高效生态、特色精品、绿色安全”的生态精品农业,创建省级生态循环农业示范市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放心示范市。建成一批集循环农业、创意农业、农事体验于一体的田园综合体和农业景观带、美丽牧场、休闲农业观光区、水利风景区。
深入实施农产品转化为旅游地商品三年行动计划,用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的金字招牌。“丽水山耕”系列农产品年销售额突破100亿元,“丽水山居”农家乐民宿营业总收入突破100亿元。
全域旅游
以全域旅游为载体,着力培育千亿级的第一战略支柱产业。2017年5A景区实现零突破,2021年建成30个高等级特色景区(度假区)。
旅游总收入达到1000亿元,旅游总投资五年累计超1000亿元,旅游产业对GDP综合贡献率达到15%,成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和国际生态旅游名城。
生态经济
集中力量培育一批“千亿产业”“百亿园区”“十亿企业”,打造一批细分领域的“单打冠军”。支持缙云、青田、松阳加快推进生态经济功能区建设。
持续开展为企业服务活动,着力减轻企业负担。工业重点技改投资年均增长10%以上。
着力培育瓯江生态产业经济带,扶持发展一批生产性综合服务业集聚区和服务业重点企业。
城乡统筹
基本建成城乡1小时交通圈,县级以上城市防洪能力达到20~50年一遇标准,天然气管网实现“县县通”。
2017年,市本级创建全国文明城市要全力冲刺、一举夺魁;“十三五”期间,2/3以上县(市)要创成省级示范文明县城。
创新驱动
进一步夯实创新创业平台,加快推进绿谷信息产业园、杭州丽水海创园、大学生创业园、大健康(生物医药)产业园等创新平台建设,大力推进众创空间建设,积极谋划知识产权强市和质量强市示范城市建设,努力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生动局面。
对外开放
力争建成丽水机场、衢丽铁路、衢宁铁路和丽水公铁联运综合交通枢纽,完成瓯江航道整治工程,开工建设景文高速公路,争取建设温武铁路和庆寿高等级公路,积极谋划城际轨道和市域铁路网,着力构筑水陆空、立体化交通新体系,基本融入上海2小时、省域1小时交通圈。
主动接轨“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和海西经济区,加快建设跨境电子商务产业园和青田华侨经济文化合作试验区,依靠市场力量,推动内生发展。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