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3月15日讯(记者 谢丹颖 沈晶晶 唐骏垚 王杭徽 王艳琼 何贤君)来到浙江,就是来到一片发展的热土。
就在你日常路过的写字楼里、人群熙攘的商贸城中、快速奔驰的地铁线上,1600多万省外人口悄然汇入,一同支撑起浙江的昨天、今天、明天。
数据表明,过去十年,省外流入浙江人口持续增长,并逐步由个体流入变为举家迁入,目前每4个常住人口中,就有1个来自省外。但省发展规划研究院于2021年开展的一次抽样调查显示,有31.3%的人愿意在工作地定居,超过40%的省外人口则明确表示要回老家省份。
从“流入”到“留下”,变“迁徙”为“安居”,简单的字符变化,关系市民准入条件、公共服务供给、城市文化塑造等领域,牵动每个个体、每户家庭的收入、住房、教育、医疗、出行等情况。
在人口结构、产业结构、就业结构加快调整的背景下,省外流入人口无疑是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重要资源。冬去春来,人们带着憧憬,如约而至,我们的城市如何回应这种信赖?他们,能否安心留下?
从“流入”到“留下”
呼唤更优质的公共服务
湖北人徐侠,住在温州10年了。
从喜好吃辣的内陆,迁到口味清淡的海边,从地处武汉“内环”的老家,搬到距市中心较远的温州经济技术开发区,家人有诸多不满,他却没有抱怨。看着自己所在的奔腾激光(浙江)有限公司步步壮大,从中国首台8000瓦光纤激光切割机到首台3万千瓦超高功率光纤激光切割机,研发、生产不断推陈出新,他内心充满成就感。
“肯定想过返乡,五六年前,这种情绪尤其强烈。大女儿到了上学年龄,因为户籍在武汉,我们也没在温州买房,孩子不符合周边小学准入条件。父母日渐年迈,也希望我能就近照顾。”天平的一头是事业,一头是家庭。午夜梦回,徐侠常常辗转反侧。
一纸户籍,区隔城乡,也造成本地人与外来者之间教育、医疗、养老等方面的待遇差距。
正如浙江大学人口大数据与政策仿真工作坊主任米红所言,过去,人口跨省流动的最大动机是养家糊口、改善生活,因此东部有拉力,中西部有推力。如今,随着城乡融合、内陆省份发展的加快,东部城市吸引力在下降,而成长于改革开放、社会转型时期的新生代群体,受教育程度更高,既渴望体面的收入,也期盼身份的认同。
“他们愿不愿意来、能不能留下,很大程度还要看公共资源质量,取决于能否公平享有公共服务。”采访中,温州多名干部都有此体会,出省招工过程中,他们发现越来越多求职者希望把子女带在身边,十分关心学校密度、准入门槛、师资水平,“不是建几所民工子弟学校就够了。”
为了满足需求,浙江不少城市正加紧增加供给,让公共服务变“有”为“好”。
在温州,财政支出七成以上投向民生领域,2017年~2021年建成784所中小学、幼儿园,城市医联体、县域医共体覆盖城乡,一批城市书房、文化礼堂新建投用。如今,徐侠的大女儿就读于新田园小学,儿子进入了温州市人才公寓附近的幼儿园,一家人还在温州湾新区购置了一套新房。虽未迁户籍,也称得上地地道道的“新温州人”了。
户籍,回归单纯人口管理功能,曾经附着其上的待遇“鸿沟”逐步填平。
“当然留下。”面对“会不会返乡”的疑问,55岁的蒋明芝毫不犹豫作答。从贵州到嘉兴,在管佳劳务服务有限公司工做了多年护工的她,亲历了这样的变革——红本暂住证变为IC卡居住证,再到“浙里办”APP上电子居住证,一键享有公共卫生文化体育等服务。
从“暂住”到“居住”,一字之差,传递公平理念,让“来了就是浙江人”由愿景变为现实。如今,蒋明芝不仅有颇为可观的工资收入,缴纳了五险一金、第三方责任险,还通过新居民积分,申请到了子女入读嘉兴公办中小学的资格,“小女儿进了禾新实验学校(万历校区)读书,我们享受的政策和本地人一样。”
来自嘉兴市人社局的数据显示,当地21.3万家被调查企业,共有223.18万名员工,其中省外流入人口占比近半。他们为当地发展作出贡献,也在这里寻求美好生活,推动城市不断优化公共产品、打开开放之门。
“户籍制度改革、居民积分制度探索、人才招引政策力度,浙江一直走在全国前列,流动人口不能享受本地公共服务的情况已大大减少。但短期内,一些隐形障碍仍会存在,需要统筹解决。”省发展规划研究院副研究员郑晓峰说,随着年轻人在省外流入人口中占比上升,婴幼儿出生率、父母随迁几率也会相应提升,这对老龄化程度较高的浙江来说压力不小,加快建立优质养老、托幼体系,将是浙江继续提升公共服务质量、争取人口优势的重点。
从“迁徙”到“安居”
需要更有力的生活保障
95后重庆女孩诗诗,面容姣好,穿搭时尚,在老家读书时便“相中”了余杭——数字经济蓬勃生长,电商、直播、运营、信息安全……年轻人想得到的新潮工作,几乎都能在这里找到。
一毕业,诗诗风风火火赶来,成为品牌主播。打拼两年后,她已是一名“带货好手”。但收入可观的职业,却入不了家人的眼,“他们认为我的工作不靠谱,连劳动保障都没有” 。
从操作机械设备到拥抱信息技术,从定时定点劳动到随时随地工作,新就业形态特别是互联网新就业形态,更加灵活、自由,但在劳动关系、组织方式等方面表现出与传统职业的较大差异。余杭区人社局联合美团、滴滴等企业开展的调查显示,目前全区以非全日制、临时性、季节性或弹性工作等形式实现就业人群近10万人,外省户籍人数占比82.24%,“外卖、快递、网约车等行业从业人员,普遍面临‘高风险、低保障’问题。”
“不怕吃苦,就怕摔了、病了,不敢去医院,更不敢停下。”江西上饶小伙邹明,用“五味杂陈”形容两年来的送外卖生活。武林广场、中山北路、环北市场……杭州拱墅区的热门取送餐点,他走过上千次,被雨浇过,迟到挨过骂,没抢到单懊恼过,摔跤后爬起来继续送餐。每天工作12小时,才能维持1万元以上的月收入。
对邹明们的人文关怀,从密集出台的政策中体现出来。去年8月,义乌全面启动快递从业人员合法权益保障工作,全市119家快递企业与1.1万余员工签订劳动合同,为近5000人购买工伤保险,免去后顾之忧;省级层面,出台限定合理休息时间、规范平台“算法”等政策的同时,面向“跑单”奔波时“用餐难、喝水难、休息难、如厕难”等问题,逐步在重要商圈、重点楼宇、大型市场和连片居住区建设“小哥”服务驿站,提供人文关怀。
与崇尚无拘无束的90后不同,70后网约车司机朱海盛想要更安稳的家。开往杭州火车东站的路上,他向记者讲述了一出“搬家记”——5年前,一家人住在拱墅区沈家村,每月房租1500元;城中村拆迁,搬到了半山旁;房租一年涨两回,再往北走,住到了崇贤,“一脚油门就出杭州咯,八九十平方米的房子也得3000元的月租,一年到头存不下钱。”
城市的发展日新月异,安居的梦想却似乎越来越远,人们开始重新抉择“走还是留”。
“以杭州为例,保障性住房集中在丁桥、三墩、下沙等地,位置相对偏远,专科学历以下人群申请难度较高,总体处于供小于求状态。”郑晓峰认为,解决省外流入人员住房问题,一方面要以郊区新城为重点加快商品住宅建设,让有一定购房能力的人有资格购房,另一方面也要加大保障性住房供给,缓解阶段性住房困难问题。
在2021年建成棚改安置住房10.8万套、建设筹集保障性住房17万套的基础上,今年浙江目标翻番,计划建设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30万套,让老百姓在迈向共同富裕中有更多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前不久,宁波在全省率先明确,将灵活就业人员纳入租赁落户、居住就业落户范围,为符合条件的灵活就业人员提供住房保障。
“制造业留人,也要关注生活配套改善。”亲历多次企业“抢人大战”的徐侠,慢慢读懂了车间里的年轻人,他们拒绝单调,追求生活体验,讲究工作的舒适度、愉悦度,“宁可租房也不住宿舍。”
为此,奔腾激光的宿舍区,建起了健身房、图书馆等多元文化空间。不远处,交通路网完善,与金海湖公园、温州海创园、住宅小区、邻里中心等建设同步推进,曾经“除了工厂就是滩涂”的温州湾新区,向产城融合的未来迈进。
从“外来客”到“贡献者”
期盼更多元的人生出彩机遇
从一名普通工艺员,成长为高级技术专家,再晋升到厂长、公司总经理助理职位,湖南人易祖阳只用了12年。
上升通道的开启,除了“钻进谐振器研发世界整整7年”的努力,还归功于两张硕士毕业证书——2008年和2017年,经所在的佳利电子有限公司推介,易祖阳争取到了嘉兴市人社局提供的校企联合培养名额,免费读完南京理工大学、浙江大学的非全日制硕士研究生课程,获得技能精进的机会,快速跟上了产业的发展前沿。
“人往高处走”,是人口迁徙的底层逻辑。今天,有别于以往“从一而终、埋头苦干”的观念,互联网时代的人们,思想更为活跃,实现个人价值的愿望清晰而强烈。学会一门手艺、掌握一项技能、提升自身学历,对省外流入人口而言,不仅带来更高的收入,也意味着更丰富的选择、更广阔的舞台。能否拥有这样的机会,成为他们愿不愿意留在工作地的重要考虑因素。
“哪家企业的职业规划好,哪个产业的成长空间大,哪个城市的发展平台好,哪里就会集聚人气。”在余杭区人社局相关负责人看来,2021年全区新增本科及以上学历就业人数5.45万人,排在全省各县(市、区)前列,这一成绩与过去几年建立的大学生成长全生命周期扶持政策息息相关,比如,当地不仅建立了15个中等规模以上的众创孵化平台,积极对接企业,满足大学生实训、见习需求,每月发放最高2000元补贴,“千方百计吸引年轻人留下。”
在嘉兴,顺应生活服务业精细化趋势,当地聚焦养老、育婴等新兴行业,加大省外技能人员招引力度,并与数十家职业院校、企业,建立了紧缺技能人才联合培养平台。蒋明芝所在的管佳服务公司,就是一处。在这里,50岁的徐雄文通过养老护理员五级考试,收入翻了三番。原先靠打零工、割废丝,月收入仅1000元的罗世侠,成为一位居家养老护理员,月收入达到了6000元。
“站在我们的角度,当然希望为省外流入人口创造就业机会的同时,他们也能提升技能,成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嘉兴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介绍,2021年全市分别为在岗农民工、农业转移就业劳动者提供培训4.3万次、3.2万次。
适应生活、扎根异地,易祖阳们的诉求,也不再局限于经济利益和事业成功,他们开始关注城市的进步,关心社会事务管理。在郑晓峰看来,这也是处理好原住民与新居民关系、提升社会治理能力的最佳窗口期,“将省外流入人口纳入基层治理体系,补充社区力量,也能让新居民从‘外来客’变为‘自家人’,通过政治参与,实现文化融入。”
比如,物流、电商行业集聚的义乌稠江街道,流动人口数量高达25万人,是户籍人口的近5倍。针对劳资、邻里纠纷多等问题,街道牵头成立了“外来建设者调解委员会”。
如今,来自全国各地的300多名新居民,组成10余支志愿者队伍,不仅帮助调解纠纷、化解矛盾,更参与到了电商技能培训、心理咨询、就业帮扶等服务中,成为宜商宜居和谐社区打造的重要力量。
让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逐一落地,浙江这么想,也在这么做着。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