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正文
一个劳动者裸露的背影 为什么会让画家许江念念不忘?
2022年04月28日 15:03:09 来源: 浙江新闻客户端 记者 郑梦莹

IMG_8213.jpg

  暮春的阴雨天,墨色的天空中氤氲着生气,这色调与中国彩墨画最搭。

  4月26日上午,浙江美术馆,由中国美术家协会、浙江省文化和旅游厅、中国美术学院主办,浙江美术馆、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与书法艺术学院承办的“大道行深——纪念李震坚诞辰一百周年作品展”开幕。

  李震坚先生(1922-1992)是新中国现实主义写意人物画的奠基人,二十世纪中国人物画的一位领军者。他与周昌谷、方增先、宋忠元、顾生岳先生等被尊为浙派人物画的“开山五老”。

  如果说这样介绍有点抽象,那么这几幅作品你或许似曾相识,比如,《新疆老人》《井冈山的斗争》《凤凰山下十姑娘》……这些凝重浑朴、浑厚华滋的作品,无不体现出一代大家的本色和风格。

  展览开幕式上,多位艺术界同仁到来。从他们的描述中,我们得以了解到先生的几个侧面——“一生只有画画”“为创作常与农民生活在一起”“纯粹、朴素、诚恳”......

微信图片_20220425201716.jpg

  (图为李震坚先生)

  1.

  先生因写意人物画享誉画坛,曾任浙江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浙江美术家协会理事等职。刘文西、吴永良、吴山明等众多享誉画坛的画家都曾受教于他。

  此次展览展出李震坚先生的100余幅作品,汇集了中国美术学院、浙江美术馆、浙江省博物馆、缙云李震坚艺术馆等单位的藏品,其中有不少是首次公开亮相。

  走过展览三大版块——“浙派人物开山祖”“传神妙笔绘巨作”“生活蒙养筑根基”,便能感受笔墨中倾泻而出的独特气格。

拉卜楞青年  1962年 73x45cm 浙江美术馆藏.jpg

  (拉卜楞青年 1962年 73x45cm 浙江美术馆藏)

  比如,陈列于展厅中的那幅《拉卜楞青年》。多年前,浙江省文联主席、中国美术学院学术委员会主任许江就曾见过这幅作品——“那背影一直深深吸引着我,他的肌肤、皮毛栩栩如生,整个气质又极具风神,既写人物之形,又显写照之神。”

  不管是创作于上世纪60年代的《拉卜楞青年》,还是70年代的《在风浪里成长》、80年代的水墨人体画系列,先生的人物画都是浙派写实人物画最具代表性的作品。

  在秉承中国传统绘画的基础上,吸收西洋绘画技法,妥当处理写实人物与传统水墨语言之间的衔接,绝非易事。如,一个最基本的难点,素描的造型结构和明暗关系,与传统水墨画的表现方式,本身就是两种不同体系的语言。

  从先生的笔下产生的一大批反映时代风貌与民族性格的佳作,为中国写意人物画的创新之路写下浓墨重彩的注脚。“他的艺术的展示与研究,对于社会,对于文化,都具有特殊而重要的意义。”许江说。

IMG_8211.jpg

  (图为李齐先生)

  2.

  25日中午,先生之子李齐来到美术馆“踩点”,细细在两个展厅的角角落落走了走,逗留了几个钟头。“父亲的人物画创作风格独特,又是一位兼擅人物、山水、花鸟的中国画画家,这与他求学、工作经历不无关系。”李齐对浙江新闻客户端记者说。

  1947年,先生考入中国美术学院前身——国立杭州艺术专科学校国画系,受业于黄宾虹、潘天寿、吴茀之等,学习山水、花鸟画。

  两年后,延安鲁迅艺术学院的莫朴等名家来领导国立艺术专科学校,贯彻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文艺思想,先生拿起画笔学起了素描与油画。

  此次展览第一版块,就展示了先生早年从家乡缙云到国立艺专学习时期的传统中国画作品。其中,首次面世的1948年册页18张《石法》谱图展现了他扎实的笔墨功底;创作于1955年的作品《问路》,则代表了浙派人物画语言探索的初步成果。

  浙派人物画的五老(李震坚、周昌谷、方增先、宋忠元、顾生岳)将相续百年纪念,而李震坚先生是其中最年长者,也是最早的先驱。五老的百年纪念,自李震坚先生始。

  时间来到1961年4月,在全国文科教材会议上,潘天寿先生提出,“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代,为反映轰轰烈烈、蓬蓬勃勃的现实生活,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人物画必须加以高度的发展。”

  也是从那时起,李震坚先生和同时代的一批艺术家深入生活、创作了一批具有时代意义的代表画作,开创了“浙派人物画”,不仅为中国画现代化开辟出一条影响深远的学术路径,更在中国画的历史上确立了一座会通中西、贯通古今的艺术高峰。

  且看展厅中,那遥远天山的维族父老,刚毅丰实的康巴汉子,朴实醇厚的浙江农民......他的画笔将以形写神的传统笔墨提升到新的高度,为后来的人物画开出一代新风。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精神指引下,二十世纪中国的革命文艺和社会主义文艺,越过了‘雅’,将‘风’升华为‘颂’。从数千年文化与人道的历史来看,这都具有极为重大的历史意义。浙派人物画正是这一历史潮流中的艺术高峰和典型。”中国美术学院院长高世名说。

IMG_8212.jpg

  3.

  以艺术的真实彰显历史的真实,在人民的创造中进行艺术的创造。今天,当人们面对先生的作品,便能深深地感到溢满其中的人民感情。

  “父亲的创作一直亲近群众,贴近生活,他的笔下,多以代表人民大众形象的工农兵题材和革命历史题材为多。”李齐说。

  在他的记忆中,自己与父亲的相处时间并不多,“他视工作和创作如命,不是早出晚归奔波于家和学校,就是背着行李带着学生下乡采风去,和农民生活在一起,有时一个月,有时三个月。”

  这就不难理解,为何先生的绘画作品中,主题性绘画作品与下乡与课堂写生画成为两个重要部分。每到一地,先生都认真写生,留下的几十本大大小小的速写本。在创作中,先生乐于表现劳动人民形象,提倡面向生活,创作出一大批现代人物画的名作。

  比如,眼前的《维吾尔族老人》就是1962年先生深入新疆吐鲁番体验生活,根据速写创作而成。尽管人物没有任何背景衬托,仅凭一个简单的速写头像,便将一位有些粗糙却十分淳朴的老人形象展现的淋漓精致,令人倍感亲切。至今,这幅精品之作依然是众多后辈临摹的范本。

在蜂浪里成长 1972年 浙江省博物馆藏.jpg

  (在风浪里成长 1972年 浙江省博物馆藏)

  又如,展厅中有一组《在风浪里成长》的画稿,从人物手的局部刻画到主体人物形象,再到整幅的大素描,构造精心。画面中,新老两位渔民舵手正出海航行——新舵手在老舵手的指导下,驾驭着渔船迎着狂风巨浪勇敢前行。

  1972年,为纪念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三十周年,时年51岁的李震坚深入东海前沿体验生活,归来后,即创作了眼前的这幅《在风浪里成长》。

微信图片_20220425201533.jpg

  (1979年,先生与学生在云南体验生活合影。)

  这两天,一个先生和学生们对谈的视频在不少美术界人士朋友圈流传。视频拍摄于1992年,先生逝世前三个月。画面中,先生和一众学生围坐一席,论创作、论下乡、论生活。

  “相比来说,其实我们几个兄妹跟母亲更亲近,因为父亲要么就是在学校上课早出晚归,要不就是带学生下乡体验生活,跟我们接触不如跟学生多。”李齐说。视频中,刘国辉、王涛、杜滋龄等诸位,都是此前常与先生一同下乡的学生。

  李齐也一度很难理解父亲的激情。因为除了走遍浙江的山山水水,父亲还远赴安徽、江西、福建、内蒙古、甘肃、新疆、云南等地。

  “那时候下乡创作条件艰苦,都是住在农民家的。每次他把铺盖一卷,用麻绳把被子一把扎起来,我就知道他又要出发了。”

妈妈的新课题 1960年 146x79cm  浙江美术馆藏.jpg

  (妈妈的新课题 1960年 146x79cm 浙江美术馆藏)

养猪姑娘 1958 128x72cm中国美术学院藏.jpg

  (养猪姑娘 1958 128x72cm 中国美术学院藏)

渔姑图 1979 69.5x46.5cm 缙云李震坚艺术馆藏 .jpg

  (渔姑图 1979 69.5x46.5cm 缙云李震坚艺术馆藏)

竹报平安 1983 96x44cm 缙云李震坚艺术馆藏 .jpg

  (竹报平安 1983 96x44cm 缙云李震坚艺术馆藏)

  展览信息:

  展期:2022年4月26日—5月26日

  展厅:浙江美术馆8号厅、9号厅

  提醒:观展前请先进入“浙江美术馆”公号进行预约。疫情之下,请注意防护。

  【浙江新闻+】

  纯粹、朴素、诚恳 我们从李震坚先生身上学习什么?

  高世名

  李震坚先生是中国美术学院历史上的一位重要先师,他是一位人民艺术家,是“浙派人物画”的开创者,他是新中国现实主义写意人物画的奠基人,更是二十世纪中国人物画的一位领军者。

  中国画“人山花”三科中,人物画最早成熟,也是最早成就其历史高峰的画种。唐代以后山水、花鸟大兴,人物画却逐渐衰微。人物画的复兴,是在二十世纪。随着中国进入现代社会,民学大兴,随着革命的历史浪潮,尤其是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建立,人物画以崭新的面貌重新回归到了中国画舞台的中心。

  1961年4月,潘天寿先生在全国文科教材会议上明确指出:“原来中国的人物画,到了唐代以后,渐行衰退,我们必须加以振兴。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代,为反映轰轰烈烈、蓬蓬勃勃的现实生活,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人物画必须加以高度的发展……。”在这一思想引导下,李震坚先生这代人开创了“浙派人物画”,不仅为中国画现代化开辟出一条影响深远的学术路径,更在中国画的历史上确立了一座会通中西、贯通古今的艺术高峰。

  各位同仁,今年是延安文艺座谈会八十周年,80年前,我们学校江丰、艾青、王朝闻、罗工柳、彦涵等9位校友参加了那次历史性的会议。八十年前,毛主席以极大的耐心和诚意,倡导文艺为人民群众服务,贴近生活,“使人民群众惊醒起来,感奋起来,推动人民群众走向团结和斗争”,开启了艺术以人民为中心的新纪元。正是在延安文艺座谈会精神指引下,二十世纪中国的革命文艺和社会主义文艺,越过了“雅”,将“风”升华为“颂”。从数千年文化与人道的历史来看,这都具有极为重大的历史意义。浙派人物画正是这一历史潮流中的艺术高峰和典型。

  这就是我们要向李震坚先生学习的第一点,以人民为中心的艺术精神。二十世纪的中国人物画,主题不再只是帝王将相、神仙菩萨或者民间风俗,而是具有尊严的民、具有情致的人。所以需要艺术家们下生活、接地气,与无数芸芸众生、人民群众心意相通,才能准确地表现对象,才能生动、深刻地反映现实。李震坚先生完完全全地做到了这些,所以他的画面上才洋溢着那种真实的“泥土气、生活味”。从展厅中我们看到,他的每一幅肖像都个性分明,既表现出对象的状态,又表达出画者自己的状态。那一幅幅面孔特别的质朴,特别的鲜活,特别的真切……,这些面孔几千年来从未进入过士大夫或者文人画家们的眼中、心里。看着展厅里这些作品,我感动于那一代人的纯粹、朴素和诚恳。他心里的那种善意,面对老乡们的那种平等感,那份对生活的诚意、对人道的诚恳,都是当今艺术界久违的东西,也是值得今天的我们反躬自省的地方。

  我们要向李震坚先生学习的第二点,是他的创新精神。展览中的这些作品,许多已经是历史上的经典名作,与当下隔着半个多世纪。然而放到千年中国画史上,李先生和他的同道们的作品具有一望可知的创新性。他们展现的是新中国的气象、新时代的风神,是几千年来从未被描画过的人民,人和民,对象与主题的差异,需要崭新的造型和笔墨技法,也成就了一种从题材内容到笔墨技法、从形式语言到风格面貌的总体性的“新”。

  《井冈山的斗争》就是其中的典范。构图和人物造型的新颖之处不必多讲,但就材料技法而论,画面中运用矾水、白粉与水墨交融,生动地表现出了天寒地冻的氛围,又保持了画面的厚度与明快。现在用这些特殊材料并不稀奇,但对当时的中国画界来说,却是一种非常大胆的探索和尝试。李先生的画造型精准,细微之处不失生动,笔墨浑厚响亮,运锋行笔间质朴磊落;线条与墨色、结构和敷彩结合得从容自然,一笔下去形意得兼。他的主题性创作运思深刻,构图谨严,有些大场景依稀可见列宾、苏里科夫等俄罗斯画家的影子,但他却将之转化为道地的中国画章法,感觉毫不突兀;也有些作品巧妙运用传统花鸟和山水的构图,从中创造出新中国画的经典图式,如《妈妈的新课题》。展厅中有一组《在风浪里成长》的画稿,从手的局部刻画到主体人物形象,再到整幅的大素描,可谓精心构造,细致推敲,尽显画家创作过程中的匠心独运、苦心经营,对我们今天的写意人物画创作来说,是最生动、深刻的教材。

  前不久,我看到一个李先生的座谈会视频,1992年拍摄,非常多的老先生们那时都还很年轻,现在许多已经作古,看着很感动,也很感慨。视频中那些早已成名成家的学生们在李先生面前是真心的放松和快乐,李先生本人则是腼腆而真诚。听到那些前辈学生们的发言,可以想见李先生教学时的状态——说话不多,抬手就画,讷于言而敏于行,却令学生们终身受用。“以身为度,言传身教”,正是李先生为人师表的风范,也是中国美院最可贵的教学传统。这是我们要向李先生学习的第三点。

  拉拉杂杂谈了这么多,都是有感而发。各位同仁,李震坚先生百年、延安文艺座谈会八十周年,这些纪念赋予我们一种历史的契机、一种生命的深度,来反思我们的创作、我们的教学、我们的人生。李先生这一代人用他们纯粹、朴素而真诚的艺术生涯为我们标志出了一条大道——以艺术的真实彰显历史的真实,在人民的创造中进行艺术的创造。

  大道行深,李震坚先生艺术常青,师表永存。


标签: 人物画;中国画;作品;延安文艺座谈会;展厅 责任编辑: 郑嘉欣
分享到: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7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浙江在线版权所有

一个劳动者裸露的背影 为什么会让画家许江念念不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