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正文

“浙”十年·绍兴:在高质量发展中加快建设高水平网络大城市

字体:
—2022—
08/30
07:55:58
2022-08-30 07:55:58 来源:浙江新闻客户端 记者 周楷华 金汉青 干婧 共享联盟越城站 陈漪楠 共享联盟诸暨站 杜萌颖 通讯员 郭松浩

  千年古城,十年蝶变。党的十八大以来,绍兴勇扛重担、勇争一流,坚持“八八战略”总纲领总方略,扛起“五个率先”新使命新担当,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任接着一任干,经济社会各方面发展取得不俗成效,以全国万分之八的土地面积,创造出全国千分之六的生产总值。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绍兴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创造更大辉煌”“为全国全省发展作出更加突出的贡献”的谆谆嘱托,对标“两个先行”,奋进“五个率先”,在高质量发展中加快建设高水平网络大城市,奋力打造创新之城、开放之城、生活之城、品质之城、善治之城。

  实施腾笼换鸟 激发创新活力

  今年6月,投资130亿元的比亚迪新能源动力电池项目在嵊州举行通线仪式,全部达产后预计年产值超200亿元。就在5月下旬,总投资100亿元的比亚迪绍兴滨海项目也已正式签约。

  牵手“超级大厂”比亚迪,这是绍兴多年来坚持“腾笼换鸟、凤凰涅槃”,推动产业升级的一大成果。作为全省唯一的传统产业改造提升综合试点,绍兴走出一条智造强市之路。

  2018年,绍兴启动开创全国先河的传统产业跨区域集聚提升工程,将越城区的印染、化工企业分别集聚至柯桥和上虞,整合形成5大印染组团、19家大型化工企业,新增产值1000亿元。利用腾出的1万余亩土地,绍兴大力发展集成电路、高端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推动新旧动能转换。

  绍兴在新兴产业领域引进中芯国际、长电科技、比亚迪等头部企业,昔日的“酒缸、酱缸、染缸”转变成今日的“芯片、药片、刀片电池”,滨海新区提档升级跻身全省高能级战略平台,成功创建集成电路、生物医药、先进高分子材料、智能视觉四大省“万亩千亿”新产业平台,总产值突破3000亿元。

  同时,绍兴深入实施人才强市、创新强市首位战略,聚焦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深度融合。越城区、滨海新区在全省率先启动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建设,创新推出青年科学家“免评审”落户、高层次人才“双聘制”等改革举措。城市人才吸引力跃居全国第27位,成功入选国家创新型城市。

  绍兴连续10年获省“腾笼换鸟”考核先进市,获国务院“2021年度工业稳增长和转型升级成效明显市”督查激励。

  加速融杭联甬 建设开放之城

  日前,绍兴公交首条联甬线路690路开通投运,线路从绍兴上虞丰惠公交站至宁波余姚梁弄公交站。至此,绍兴融杭联甬公交数量达到6条。

  绍兴地铁1号线。 本端记者 魏志阳 郑培庚 摄

  近年来,绍兴抢抓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杭绍甬一体化发展、浙江大湾区建设等重大机遇,深入实施“融杭联甬接沪”战略,率先走出面向全国、走向全球的高效循环之路。

  省党代会提出,支持绍兴融杭联甬打造网络大城市。这是绍兴找准定位、再创辉煌的重要抓手。今年4月,直通杭州的绍兴地铁1号线全线开通,绍兴在全面步入“地铁时代”的同时,也加快了融入杭州的步伐。此外,杭台高铁、杭绍台高速等一大批交通重大项目陆续开通,智慧快速路网初步成形,绍兴实现“县县通高铁、融杭快速路、杭甬通勤线”,杭甬“双城记”金扁担作用日益显现。

  今年5月,省政府正式批复同意设立杭绍临空经济一体化发展示范区绍兴片区,两地正合力打造全国一流临空智造区、杭绍同城合作创新区。绍兴还谋划建设“义甬舟嵊新临港经济发展区”,重点协同宁波打造生命健康、智能智造、新材料、文化旅游等产业集群。这些,都将成为绍兴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眼下,绍兴正全力打造高水平网络大城市,推动发展模式由“单兵作战”向“一体发展”转变,提升城市内聚外联度,主动融杭联甬,更好地在长三角一体化发展中塑造新优势。

  坚持人文为魂 打造文化高地

  近年来,绍兴深入推进新时代“文化绍兴”工程,坚持人文为魂,把文化作为发展的最深层动力、城市的最鲜明特质、共富的最亮丽底色,加快推动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绍兴推进文创大走廊和浙东运河、浙东唐诗之路、古越文明等三大文化带建设,打造培育阳明文化、鲁迅文化、黄酒文化等8个具有绍兴辨识度的“浙江文化标识建设”项目,推进宋六陵等宋韵文化遗存的考古工作,推动创建国家级越剧文化传承生态保护区工作。绍兴还出台《绍兴古城保护利用条例》,对标世界文化遗产标准保护利用绍兴古城。

  十年间,绍兴取得了“东亚文化之都”“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城市”、全国首批研学旅行目的地等三大标志性成果。2021年,绍兴重返城市综合经济实力全国30强,其中文化分值跃居第19位,尽显文化赋能城市发展的强劲势头。

  鲁迅故里景区。 绍兴市委宣传部供图

  省党代会提出打造新时代文化高地,提升阳明文化、大禹文化、吴越文化以及浙学等优秀传统文化影响力,这些都是绍兴的文化标识。绍兴将义不容辞扛起文化大市、文化强市担当,努力创造新时代绍兴文化新的高峰。

  发展枫桥经验 创新社会治理

  2019年起,诸暨市供电局陆续在全市10个基层供电所部署创建“枫桥式”供电所,推出电娘舅调解行动、电管家增值行动等5项行动,大大提升了服务质效。

  作为“枫桥经验”的发源地,近年来诸暨掀起了以群众路线为核心的“枫桥式”基层站所创建热潮。目前,已有十多家单位投身创建工作,不少基层站所还获得全国荣誉称号。一系列改革创新、服务基层的暖心举措纷纷呈现,补齐社会治理的“短板”。

  近年来,绍兴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把‘枫桥经验’坚持好、发展好,把党的群众路线坚持好、贯彻好”的重要指示,大力推进“枫桥经验”实践创新。绍兴创新发布新时代“枫桥经验”指数,建成“枫桥学院”和“枫桥经验”陈列馆,加快《绍兴市“枫桥经验”传承发展条例》地方立法,推出“浙里兴村(治社)共富”“浙里预防青少年新型违法犯罪”等重点数字化应用场景,不断推动新时代“枫桥经验”体系化、全域化、指标化、实体化、数字化提升。

  在这样的背景下,平安绍兴建设得到全面深化。绍兴成功夺得“平安金鼎”,获评平安中国建设示范市,县(市、区)实现“平安金鼎”满堂红,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稳步提升。

  俯瞰绍兴迪荡新城。绍兴市委宣传部供图

  城市显山露水 彰显生态文明

  近年来,绍兴绘好全域“美丽图”,率先走出人文为魂、生态塑韵的城市发展之路,先后荣获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国家森林城市、中国人居环境奖等一系列重量级荣誉,生态文明建设取得显著成效,群众生态环境满意度明显提升。

  “城在景中、景在城中”的美丽画卷正徐徐展开。绍兴将城市建设与山水资源充分融合,以湿地公园、梅山等山水资源为底色建设镜湖新区,实施曹娥江、浦阳江、鉴湖水环境综合治理,强化四明山脉、天台山脉、龙门山脉、会稽山脉等浙东丘陵山地自然生态保护区生态涵养,构建“一心、三江、四绿廊”蓝脉绿网风景线,推动城市“显山露水”。

  坚决打好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深入开展治水、治气、治土、治废等各项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工作。PM2.5浓度从2013年有记录以来的每立方米71微克,下降到2021年的27微克,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从65.2%提升至93.4%。全市70个市控以上断面Ⅰ—Ⅲ类水比例从34.3%提升至100%,六夺“大禹鼎”。圆满完成全国“无废城市”建设试点。“十三五”期间单位GDP能耗下降19.6%。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标签:绍兴;高质量发展责任编辑:徐茜茜
融媒产品
浙江宣传
惊雷剧社
群众工作室
朝闻浙江
精品专题
更多资讯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9-202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