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正文

老物件诉深情!峥嵘岁月在这场展览里“活”了起来

字体:
—2025—
09/01
16:32:36
2025-09-01 16:32:36 来源:宁波晚报 记者 马佳威 通讯员 倪馨怡 郝丽想

  包盈余和包惠群夫妻现场打卡。

  “终于又见到老战友们的面容了!”凝视着AI修复后清晰的合照,今年76岁的退役老兵朱孝毛眼含热泪。8月29日,鄞州区百丈街道宁舟社区“时光记忆展”上,一张张跨越80年的退役军人老照片,经科技之手褪去模糊,重新绽放荣光。

  AI修复老照片

  老兵再忆热血当年

  展览中,陈荣华站在用AI修复后自己的军装照前,陷入回忆:“这是我战斗负伤前三小时拍的,那时我是武警某部的指导员,那天傍晚,我带着25名战士准备执行围歼任务。”照片里,他一身戎装、目光坚毅,仿佛下一秒就要踏上冲锋的战场。

  一旁的蔡建国则难掩激动,指着自己被授予三等功时的照片笑道:“这是当年我被授予三等功时,战友趁我不注意偷拍的,现在看还是觉得光荣!”蔡建国曾服役于福州军区空军汽车连,因在1984年担任汽训排负责人期间工作出色,为部队建设作出突出贡献,荣立三等功。这也成了他一生的荣耀。

  朱孝毛看着眼前的老战友合照,欣喜地表示:“年代久远,照片早就模糊不清,现在通过新技术,战友们的形象重新清晰起来,太让人激动了。”

  从武警指导员的战地影像,到福州军区空军战士的立功瞬间,33位退役军人的珍贵照片,在AI技术助力下,让模糊的历史细节变得触手可及,也让老兵们的青春与热血,再次清晰地呈现在众人眼前。

  特殊展品藏故事

  老物件载满深情和担当

  展览现场,静静陈列的一件件军功章、军装、信纸等实物背后,藏着说不尽的故事。

  退役老兵安希光带来了他获得的二等功、三等功奖章。他曾是东航某运输机大队地勤特设员,入伍仅两年多,就攻克了海军十余年无人能修复的某型直升机地平仪——“黑桶”难题,填补了一项技术空白。

  包盈余和包惠群夫妻展示的那只“爱情海”手表,更成了最暖的风景——这是50多年前战友们凑钱为他俩买的定情信物,夫妻俩在打卡点比心合影,时光里的爱情与战友情,感动了在场每一个人。

  此外,史雪琴带来的老物件——酒壶、暖锅、烛台,纹路里满是时代的印记,承载着对老手艺的传承。

  专区里,抗战英雄王培振的纪念章格外醒目。“这些纪念章在家中珍藏了几十年,把父亲的贡献展示出来,比在家里藏着更有意义。”王培振之女王爱丽的话,道出了老物件背后的共同心声:它们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英雄精神的接力棒。

  “纪念+服务”暖人心

  一场展览连接历史与生活

  不同于传统展览的庄重肃穆,宁舟社区的“时光记忆展”还藏着一股“烟火气”——外围的“公益便民集市”里,理发、缝补、维修、健康义诊等服务一字排开,吸引居民驻足参与。

  “既受教育,又享服务,这活动太暖心了!”退役军人刘大爷理完发,又进行了法律咨询,连连称赞。

  本次展览吸引大量居民驻足观看并体验服务,取得显著社会反响,成为连接历史与现实、英雄与公众的重要桥梁。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标签:展览责任编辑:江小来
融媒产品
浙江宣传
群众工作室
90早新闻
精品专题
更多资讯

一张张跨越80年的退役军人老照片,经科技之手褪去模糊,重新绽放荣光。本次展览吸引大量居民驻足观看并体验服务,取得显著社会反响,成为连接历史与现实、英雄与公众的重要桥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