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正文

浙江警察学院教授管满泉:任何一件事,都要认真做到极致

字体:
—2025—
09/09
15:11:21
2025-09-09 15:11:21 来源:潮新闻 记者 邱伊娜 通讯员 薛屹然

  好些浙江警察学院的学生告诉记者,交通管理工程系教授管满泉老师是位 “精气神十足” 的老师。他的嗓音很洪亮,上课完全不用话筒,头发永远打理得一丝不苟,腰背始终挺得笔直。管老师的课幽默风趣又逻辑清晰,总能让大家在轻松的氛围里学到扎实的专业知识。

  这份 “精气神”,源于他对教育事业的热爱。自1986年进入学校以来,管满泉深耕教学一线 39 年,亲手培养出一茬又一茬交管专业人才,如今虽临近退休,却依旧保持着对教学的热忱。他常对学生说:“任何一件事情,都必须努力去做,而且要认认真真做到极致。” 在教学与科研的每一个环节,他都用行动践行着这句话。

  管满泉和学生们在一起 受访者供图

  办公室常备雨衣,实训课从不 “打折扣”

  在管满泉的课程表上,有两门核心专业课 ——《道路交通事故处理》与《道路交通秩序管理》。前者聚焦路面交通事故的现场处置,后者侧重执勤执法等路面管理工作,两门课都对实操能力要求极高,其中相当一部分的课时需在室外完成。

  了解他的人都知道,管满泉的办公室里常年挂着一件雨衣。无论晴雨,他的实训课从不会推迟或取消。“等你们走上工作岗位就会知道,不管刮风下雨,交通事故处理、路面执勤都不能停。” 他总这样告诉学生,也总陪着学生一起在烈日下暴晒、在雨里实训,“要让他们提前养成良好的工作习惯”。

  “大二第一次遇上雨天实训时,我们都以为课会改期。”交通管理工程专业大四学生李雨禾告诉记者,“不过后来管老师让我们穿上雨衣照常上课,我们非但没有抱怨,反而心里有点燃。”

  每一次模拟交通事故实训,从现场布置、实训器材准备,到勘查工具调配,管满泉都会亲力亲为。为了让学生接触到最真实的工作场景,他还经常邀请来自基层一线、有丰富交通事故处理经验的交警担任助教,在实训中手把手教学生应对各类突发情况。

  “课堂上画交通事故现场图,我们都能画得又快又精美;可到了实训现场,才发现这根本不是一回事,现场环境复杂,要一边快速画图,一边应对其他突发情况,手忙脚乱是常事。” 也是在那次实训后,李雨禾才真正懂了管老师 “重实操” 的用心。

  采访中,管满泉总说自己 “没什么特别的故事”,唯有在一件事上坚定自信:“我在教学上非常认真、非常努力,学生们都看得到、摸得着,能知道我很负责。”

  管满泉在上课中 受访者供图

  跑基层、上网课、编教材……39 年始终“跟得上”

  每个学期或每个假期,管满泉都会抽出时间去基层,和一线民警一起工作、调研,听他们聊工作中遇到的新问题、新情况,再把这些鲜活的案例和实战经验带回课堂。

  “管老师课上提过一个做笔录的小细节,当时我印象深刻,没想到后来在交警中队实习时真的用上了。”2022 级交通管理工程(智能交通方向)学生陈海洋说,那些从实践里来的经验,比课本上的理论更 “接地气”,也更实用。

  在管满泉看来,“教好学生” 的前提是 “跟上学生”。“现在的学生思想活跃,接受新鲜事物快,要是老师还守着老一套,肯定不行。” 他总鼓励学生在课堂上 “大胆提问”,哪怕是 “冷门”“少见” 的问题,也值得认真探讨。

  有一次,一位女生在课堂上提出了一个有关孕妇交通事故处理的问题,角度很特别,从来没有在现实中遇到过。课后,他立刻联系杭州、宁波、温州等地的交警支队事故处的专家,找经验丰富的民警反复探讨,得出结论后,第一时间给学生做了补充讲解。

  随着网络技术发展,管满泉又和系里的老师一起开起了网课,把课堂从线下延伸到线上。最多的时候,有三四百名学生同时在线听课,不少外校学生也来 “蹭课”。

  这份 “认真” 与 “与时俱进”,让管满泉的教学成果格外亮眼:他主讲的《道路交通事故处理》获评 “国家级线上线下一流本科课程”,多年来教学质量考评始终保持 “A” 等;他还多次主编全国公安高等院校《道路交通事故处理》《道路交通秩序管理》等统编教材,出版专著1部,发表科研论文 50余篇,主持多项省部级科研项目。

  “年轻人应该把认真学习的理念融入血液中。只有这样,无论以后在什么岗位上,都能发挥自己的才智,为国家、为人民作贡献。” 这是管满泉常对学生说的话,而这也是他 39 年教学生涯的真实写照。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标签:教师节责任编辑:江小来
融媒产品
浙江宣传
群众工作室
90早新闻
精品专题
更多资讯

自1986年进入学校以来,管满泉深耕教学一线 39 年,亲手培养出一茬又一茬交管专业人才,如今虽临近退休,却依旧保持着对教学的热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