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正文

杭州市杨绫子学校老师陈丽梅:37载特教路,她用专业与爱点亮特殊孩子的星空

字体:
—2025—
09/09
17:08:26
2025-09-09 17:08:26 来源:潮新闻 记者 金丹丹

  在杭州市金都天长小学的艺术节舞台上,一个卫星班孩子正全神贯注地打着架子鼓,脸上写满了自信。最后一个音符落下,全场掌声雷动。

  台下,陈丽梅老师的眼眶湿润了。37年的特教生涯中,孩子们的一个个高光时刻,也照亮了她前行的路。

  从杭州市杨绫子学校的特教老师,到普通小学卫星班的班主任,陈丽梅见证了特殊教育的飞速发展。特殊教育老师就像是“擦星星的人”,相信每一颗星星都能发光,只是方式不同。

  陈丽梅老师 受访者供图

  从“一个人扛”到“一个团队在托”

  “卫星班”,是普通学校里设置的由特殊教育学校和普通学校共同管理的融合教育班级,为区域内有特殊需要的儿童提供融合教育服务,帮助这些孩子早日融入正常的社会生活。

  在这里,陈丽梅负责五个孤独症孩子的个别计划制定、教学和融合支持工作。

  回忆起刚从事特教工作时的情形,陈丽梅感慨万千:“那时候的支持体系比较薄弱和单一,更多是依赖特教学校有限的资源和教师个人的爱心与经验。”而现在,特殊教育已经形成了“政府主导、普特结合、多方联动”的立体支持体系。

  “从‘一个人扛’变成了‘一个团队在托’。”陈老师说,比如“卫星班”背后,就有政策的支持、普校提供的物理环境、特校提供的专业师资和课程、资源教室的个性化支持,还有越来越专业的医疗康复和心理服务介入。

  “杭州市金都天长小学敞开温暖的怀抱,接纳卫星班的孩子们,给予他们平等的学习机会。在这里,每一个孩子都被一视同仁,没有特殊的标签,只有同样的关爱与期待。”陈老师说,在学校科技节的环保时装秀、运动会的比赛场、艺术节的舞台、贸易节的义卖摊位上都能看到卫星班孩子的身影,校长、老师、孩子和家长们都对卫星班的孩子们给予理解和包容。

  “我们不再只关注孩子的‘缺陷’,而是更关注他们的‘潜能’和‘社会性发展’。承认‘融合’本身就是对所有孩子(包括普通孩子)最好的教育。助力更多孩子良性融合,发展各项技能,这也是一种面向未来的融合与倡导。”普教老师们在遇到孩子的各种问题行为时,也经常与她沟通。“我也会将特教经验毫无保留地分享。其实不论特需孩子还是普通孩子,在很多不当行为的处理原则都是一致的。”在相互交流下,普教老师对特需孩子和特教经验有了更多的了解,在融合教育上也更得心应手。

  特殊孩子的成长路也在越走越宽。去年,杭州市杨绫子学校与浙江特殊教育职业学院合作开设“3+2”中高职一体化班,为孤独症学生开辟了一条升学路。

  让每个孩子都有发光的机会

  “陈老师,明天我在学校吃午饭吗?几点放学?”新学期开学前,陈丽梅老师接到一个电话。电话那头是她教过的一个刚从卫星班毕业的孤独症孩子。因为父母没有详细告知新学校的报到安排,孩子感到焦虑,于是想起了最信任的陈老师。

  “接到这样的电话,我很开心。”陈老师说,“这说明在孩子心中,我是完全可以信任的人。他们学会打电话求助,就是我们教学的成果。”对于普通孩子也许再简单不过的事,特殊孩子可能要学习几十遍。陈老师不断创新方法,通过游戏、互动等方式,让学习变得有趣,更让孩子们接受。

  陈丽梅亲历了特教理念的变革。“最早我们主要是‘补偿缺陷’,孩子哪方面弱,就设置课程去提升。现在,我们更注重‘扬长发展’。”她举例,有的孩子音乐节奏感特别好,就设置“畅游与律动”课程;有的对画画感兴趣,就加强绘画技能方面的培养。“让孩子发扬优势,同时补偿不足,这样才能真正帮助他们成长,让孩子们未来能够有尊严、有意义地‘生活’,甚至融入社会职场。”

  期末时,她为卫星班的孩子们组织了一场特殊的展示表演会。规模不大,观众只有她和孩子家长。孩子们自信大方地登台展示:主持、串场、唱歌、律动操展示......每一个环节,都是陈丽梅精心设计的内容。“孩子们的能力参差不齐,但他们一样感受到了站在舞台上的快乐和被掌声鼓励的自豪。”家长看着孩子的表演,情不自禁地紧紧拥抱她。陈老师说:“我知道,这拥抱是家长们由衷的认可与感谢。”

  每年教师节,她都会收到家长们发来的祝福短信。“很多特殊孩子不会表达,但家长会代替孩子送上祝福。这说明我们的工作得到了认可。”

  在她看来,孩子们各有各的模样,有人可以长成参天栋梁,有人是迟迟未开的花朵,用耐心、爱心与专业浇灌这些迟开的花朵,看着他们一点一点长大,就是一种幸福。

  有大爱所以接纳所有,有耐心所以支持一切,有专业所以赋能成长。陈老师说,特殊教育最核心的始终是特教教师那份无条件的爱、超凡的耐心和坚定的信念。“擦星星”的陈老师,一直在为每个特殊孩子擦亮属于自己的光。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标签:教师节责任编辑:江小来
融媒产品
浙江宣传
群众工作室
90早新闻
精品专题
更多资讯

从杭州市杨绫子学校的特教老师,到普通小学卫星班的班主任,陈丽梅见证了特殊教育的飞速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