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正文

科技赋能基层治理 无人机创新应用有效拓展数字化应用场景

字体:
—2025—
07/30
12:35:09
2025-07-30 12:35:09 来源:浙江在线 通讯员 王科巧 李强

  一大早,杭州西湖区农业农村局某林业相关案件移交到了古荡街道综合行政执法队,思索片刻,队员们拎着无人机出发了,随后一架无人机精准飞向目标区域。从前只能依靠脚力、手力的处置方式,取证和固定证据都比较难,如今可以通过“飞手”+“无人机”的组合,实现快速取证。

  无人机在大综合一体化中的创新应用,是科技赋能基层治理的有益探索。它通过不断拓展数字化应用场景,显著提升了城市管理执法工作的规范性和精准度。

  据介绍,工作中两架无人机分工明确,一架无人机如同“空中哨兵”,搭载固定航线巡航系统,按预设路径对辖区进行规律性扫描,将高清影像自动回传至指挥中心大屏;另一架则作为“机动尖兵”,随时待命。一旦接到市民投诉或突发案件指令,飞手可迅速携带其抵达现场,进行精细化勘查、取证。这种“固定巡飞+机动响应”的“动静结合”模式,有效弥补了传统地面巡查的视野盲区和效率短板,让城市管理的“神经末梢”在空中延伸,信息“血脉”更加畅通无阻。

  综合行政执法队有关负责人介绍,无人机还能在推动治理关口前移,实现“防患于未然”。例如,在汛期来临前,无人机可高效巡查河道、易积水点及周边山体,提前发现潜在隐患;对高大树木进行“体检式”航拍,精准定位枯枝、病枝或结构不稳定的树木,预警倒伏风险,及时修剪加固;在高空隐蔽区域,它能敏锐捕捉到正在萌芽的违法搭建行为,将违建遏制在“苗头”状态。

  即便是在“事后”处理环节,无人机也能提供全方位、高精度影像资料,为案件回溯分析、责任界定、效果评估提供了坚实依据。

  据悉,无人机每一次飞行任务捕捉的“点”状信息都通过高速网络实时传输至后台,无数个精准的“点”能被有机整合,动态生成覆盖全辖区的宏观“面”,汇聚到城市治理数字平台。这些数据可以为科学决策和精准调度提供了强大支撑,让执法队员们能更高效地解决群众身边的具体烦心事,将科技赋能的成果直接转化为群众看得见、感受得到的便利与安心。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标签:无人机责任编辑:庞舒青
融媒产品
浙江宣传
群众工作室
90早新闻
精品专题
更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