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的湖州织里,智能制造车间的机械臂正在运转,童装街区的商户们忙着打包发货,这片创业热土的每一处都透着活力。
这背后,湖州公安创新打造的“e企安・365”工作体系,一头连着规上企业的发展需求,一头牵着街区商户的日常经营,让“平安”成为最优营商环境的底色,让服务化作企业前行的“引擎”。
“智慧防线”守护智造高地
走进立讯精密湖州制造基地的入职中心,智能服务终端前,新员工正按照指引完成入职安全培训认证;一旁的电子屏上,滚动播放着车间安全规范、宿舍消防安全等警示片;角落的“安全预警提示”板块,员工生活区用电安全、食堂食品检测等动态正在实时更新。
这里是立讯精密新员工开启职业旅程的“第一站”,也是“e企安・365”扎根企业、守护员工生产生活安全的“前沿阵地”。

“以前新员工安全培训,靠纸质手册‘一页页翻’、现场讲解‘一遍遍说’,不仅效率低,还容易出现知识盲区。现在扫码就能定制课程,考试合格后才能上岗,培训覆盖率提升到100%。”基地负责人余小芹介绍道,“系统还会根据员工岗位特点,精准推送对应安全知识,比如焊接岗位重点学习防火防爆,仓储岗位侧重货物堆放安全,真正实现‘一人一策’。”
除了精准培训,“e企安・365”的实时预警功能,更是员工安全的“隐形守护者”。
“系统能实时感知员工的风险隐患,还能同步推送预警信息给安全管理员和驻企民警,处置效率比以前高多了。”余小芹回忆起不久前的紧急情况:一名新员工因生活琐事与他人发生了一起矛盾纠纷,并带有情绪进行工作,极易发生安全事故,“换作以前,这类情况我们是不容易发现的。现在系统立马预警,安全管理员和民警10分钟就赶到现场,通过情况了解和谈心开导,在极端时间内平复了该员工的情绪,把隐患掐灭在萌芽状态。”
作为拥有3000余名员工的规上企业,立讯精密曾长期被员工安全管理难题困扰,而湖州公安创新的“e企安・365”规上版服务方案,恰好破解这一困境:接入员工入职信息、岗位类型、生活区和工作区安全预警等数据,搭建“安全培训 — 实时感知 — 隐患处置 — 复盘改进”全流程闭环模块,并配套企业警长定期驻点机制,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安全保障体系。
自“e企安・365”投用以来,基地新员工安全违规率下降20%以上,员工生活区安全隐患处置及时率达100%,员工安全感、满意度也提升了不少。
这份守护,不止于生产安全。“我们用工流动性大,每3个月就有新员工入职,他们刚到陌生环境难免有情绪波动。”余小芹指向入职中心西南角,“我们特意设置了发泄室、调解室,配了解压玩具和舒适沙发,还和驻点民警、专业心理医生联动,员工有情绪问题随时能来放松。”他语气里满是真诚:“只要走进了园区,你就是‘立讯’人,你的安全、你的情绪、你的一举一动,都是我们最关心的事。”
“平安积分”点亮市井烟火
作为全国知名的童装产业发源地,织里镇的红门馆社区藏着最鲜活的市井烟火——60余家童装个体商户聚集于此,红门馆路步行街更是街区的“主动脉”。午后阳光洒在沿街橱窗上,五颜六色的童装在风中轻晃,商户们忙着整理新款、打包订单,偶尔传来顾客挑选衣服的笑声,一片热闹景象。
步行街佳丽优品童装店里,店主余某正对着手机核对“平安积分”:“这个月没发生纠纷,消防检查合格,积分能兑换居住证加分,孩子明年入学更有保障了,心里踏实得很!”眼下的这份“安心”和“幸福”,正是“e企安・365”街区版带来的创新成果。

企业的“平安分”,也是商户的“安心分”“幸福分”。湖州公安瞄准商户最关心的民生需求,将平安状况与居住证积分紧紧挂钩,在“家在织里”APP里专门设置了10%的平安附加值——系统会自动对接商户的警情记录、纠纷处理、消防检查等数据,实时生成评分,让“平安”从无形的保障,变成能兑换实惠的“硬通货”。
“以前个别商户对公安、消防检查都是敷衍应付,现在不一样了,大家主动自查整改的积极性特别高。”社区民警朱峰告诉记者,自从街区e企安试行3个月来,警情数下降12.3%,矛盾纠纷新增率下降21.4%。
“平安积分”的用途还在不断拓展中。除了为“新织里人”解决子女教育、个人医疗等基础民生保障问题,接下来积分还将升级覆盖民生消费、文旅体验等领域。“我们计划将积分兑换成周边商铺的消费券、湖州本地的文旅券,让商户们不仅能享受平安带来的安心,还能实实在在感受到湖州的诚意。”织里公安分局副局长周迅介绍。
在街区的联勤共治服务站,热心商户组成的自治委员会正在召开会议。“上周有客户反应物流延误,影响童装发货,我们立马通过‘e 企安’平台反映,相关部门很快就帮我们解决了问题!”委员会成员顾某说,这套“社区+群众+公安”联动机制,将矛盾问题“前置”,真正实现“小事不出街区”。
暮色渐浓,“e企安服务队”的志愿者和民警们也开始穿梭在街道之间巡逻,遇到可疑情况能实时报送,发现安全隐患当场提醒。“以前开店晚,最怕扒窃、纠纷,生意做不安心;现在安全感满满,顾客愿意多逛会儿。”红门馆路童装店老板蒋某一边说,一边忙着打包今天的订单。
“平安指数”不断涨,“幸福指数”跟着升。随着街区的夜灯亮起,“e企安”让“平安”成了街区立最亮的“招牌”。
初心铸就护企品牌
“e企安・365”体系的不断升级,也是是湖州公安深耕惠民惠企的生动缩影。
多年来,湖州公安锚定“守护‘两山’转化、创新基层治理、护航共同富裕”三大使命,以提升企业“安全感、幸福感、责任感、获得感、归属感”为目标,创新打造“e企安・365”工作体系,将新时代“枫桥经验”延伸至企业领域,用高水平安全为高质量发展赋能。

在体系构建中,湖州公安以“共建共治、快响服务、精准供给、法治护航、数智协同”为抓手,让护企安商既有力度更有温度。组织架构上,3.6万余家企业实现安全管理覆盖,1.85万余人的助企服务队开展活动超6500次,157个企业自治点成为安全“前哨”,吴兴“平安大姐”工作室更获评省级金牌调解样板;诉求响应上,122万条诉求最短25分钟办结,满意率超99%,20个“好案例”实现“一地突破、全域共享”;政策供给上,出台多项举措与地方标准,织里“平安值”积分让商户子女入学更“值”,安吉公职律师助力4家企业成功上市;法治护航上,“网上服务、破案会战、知识产权保护”三措并举,涉企诈骗警情大幅下降,为企业挽损2.65亿元,侦破多起重大侵权案件;数智赋能上,点燃“芯大脑”、擦亮“云眼睛”、灵活“智手脚”,116万条人员信息与800万条数据实时联动,高频事项办理效率提升40%。
这份用心付出,换来了湖州民众、企业实打实的“五感”提升。平安不出事,涉企警情、刑事案件、治安案件两年同比分别降10.7%、13.6%、14.1%,企业“安全感”更足;服务不缺位,网上服务矩阵让办事效率飙升,企业“幸福感”更浓;问题不出企,1.42万起内部纠纷自行化解,企业“责任感”更强;管理不添乱,寓管理于服务减轻企业负担,企业“获得感”更实;经商不闹心,2157个问题建议及时办结,企业“归属感”更深。
目前,该体系已获评全国新时代“枫桥经验”优秀案例等多项荣誉,更成为安徽、山东等地学习的“湖州经验”。
“天天安企、时时护企”,这是“e企安・365”的初心,也是湖州公安的承诺。未来,这套充满智慧与温度的工作体系,将继续为湖州高质量发展注入不竭动力,在护航共同富裕的道路上书写更多精彩篇章。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