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数字政府建设是创新政府治理理念和方式、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措施。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加强数字政府建设的重大决策部署和省第十五次党代会提出的打造数字变革高地的要求,近日,省政府制定出台了《关于深化数字政府建设的实施意见》。
那么,浙江数字政府建设目前取得了哪些成效?未来有哪些具体目标?为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浙江在线新闻网站联合浙江省政府办公厅推出《“向群众报告”——浙江省数字政府建设进行时》系列访谈,邀请各相关厅局的负责人走进浙江在线演播厅,和网友们畅谈数字政府建设的那些事儿。本期邀请到的是浙江省水利厅党组成员、总工程师施俊跃。
浙江在线8月19日讯(记者 庞舒青)台风到来,通过村村有雨量、镇镇有水位的自动监测网,实现水雨情态势一屏掌控、一屏研判,让洪水关键期预报精度达到优秀级,还可通过流域洪水风险研判等智能模块的建设,实现了对多种调度方案的高效比选,这就是浙江水利部门利用数字化在灾害天气下筑起的坚实“防御墙”。
“目前,我们迭代建设‘浙水安全'应用,构建了水情雨情、流域防洪、山洪联防、水库纳蓄、会商中心等五大场景,助力水旱灾害防御工作。”8月19日,浙江省水利厅党组成员、总工程师施俊跃在浙江在线演播厅和网友一起畅聊浙江关于“智水”的那些事儿。
鏖战高温护民生
今年,一连串40℃高温“暴击”浙江,全省降雨量较常年同期偏少62%,部分地区出现旱情,如何保障群众用水安全呢?
“喝水问题是老百姓天天有感的关键小事,也是影响幸福感的民生大事,我们协同卫生健康、建设、生态环境等部门,建成了城乡供水数字化管理平台,通过‘用户服务’、‘安心水厂’、‘清洁水源’等场景的建设,构建形成了‘源头到龙头’全过程‘智治+服务’的城乡供水治理体系。”施俊跃介绍,浙江水利部门充分依托城乡饮水保供预测智能模块,对供水动态进行实时监测,对保供能力进行分析研判,预测出未来旱情发展趋势,通过提前预警、及时响应等,保障饮水安全。
在访谈中,施俊跃还提到目前全省有60多处供水工程出现供水紧张情况,未来浙江抗旱保供水的形势仍然严峻,他呼吁广大网友在日常生活中从我做起,节约用水。
联动治水见成效
“我们打造了‘九龙联动治水’综合应用,该应用入选了全省重大改革(重大应用)一本账,也得到了水利部等上级主管部门的认可和肯定。”施俊跃说,“九龙联动治水”综合应用集成了“浙水安全”、“浙水好喝”、“浙水节约”、“浙水美丽”、“浙水畅通”“浙水清廉”六大应用,让它们“抱团出击”,是浙江水利系统数字化改革的标志性成果。
施俊跃介绍,六个应用都以水为核心,又各有侧重,涵盖了治水的方方面面,比如“浙水节约”集成取用水数据,构建水资源综合评价、用水量分析计算等模型,重塑取用水闭环监管机制;“浙水美丽”集成部门治水、河湖长履职、公众护水等数据,重构了“党政统领、部门协同、社会共治”治水工作格局;“浙水畅通”重塑了水工程全过程闭环管控模式。
“大脑”升级强预警
“‘水利大脑'是水利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源和能力集,通过‘水利大脑'建设,我们可以进一步强化感知、分析、评估等能力,实现预测更精准、预见期更长、问题发现更及时、解决方案更科学、风险防范更主动。”施俊跃说,水利大脑已经入选省领域大脑一本账。目前,已接入各类感知站点17600余个,构建水利空间对象26万个,研发水利业务模型(组件)21个,形成了“1+1+8”水利大脑总体建设框架,即1个数据仓、1个智能中心、8个智能模块。
下阶段,浙江省水利厅将加快“流域洪水风险研判”“山洪风险研判”“城乡饮水保供预测”等3个已建智能模块在全省的应用推广,启动实施“工程建设风险防控”“海塘防潮”等2个智能模块,谋划推进“用水双控”“河湖监管”“水库安全运行”等3个智能模块。通过大脑能级水平的提高,进一步提升预测预警能力,提高风险防范主动性、预见性,增强抵御风险的底气,进一步提升公共服务的精准供给能力,实现政府治理和公共服务的精准发力。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