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十年,感恩奋进的力量”特别策划④

寻迹良渚 听五千年文明圣地之风

发布时间:2022-09-22 13:58:44 来源:浙江在线 记者 翁宇君 董沈涛

  编者按:力证中华五千年悠悠文明,良渚是世界文化遗产中娟秀的一笔。“良渚遗址是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圣地”——2003年7月,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对遗址的历史地位作出重要论断(摘自2022年1月4日《人民日报》)。文脉传承历久弥新,良渚的独特魅力在关怀与呵护下不断蔓延。2008年10月31日,习近平再次视察良渚遗址保护工作。他嘱咐时任良渚博物院院长蒋卫东:“要把良渚博物院建设成为良渚文化展示普及中心、学术研究中心和爱国主义教育中心”,“要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活’起来”。(摘自《干在实处 勇立潮头——习近平浙江足迹》)2016年,四位考古学家致信习近平总书记,希望促成良渚遗址早日“申遗”。总书记专门作出重要指示:“要加强古代遗址的有效保护,有重点地进行系统考古发掘,不断加深对中华文明悠久历史和宝贵价值的认识。”3年后,良渚古城遗址入选《世界遗产名录》,这一实证中华5000多年文明史最直接、最有力的证据,从此受到国际社会更为广泛的关注(摘自2022年5月12日《人民日报》)。鉴往知来,近日,浙江在线记者来到良渚,探索良渚遗址保护背后的故事。

  浙江在线记者 翁宇君 董沈涛 发自杭州

  在杭州市区西北部,良渚古城遗址宁静栖居。盛夏的清晨,微风拂过遗址公园里清莹的水系,岸边的茅草轻轻摇晃,沙沙作响。千年前的古良渚人,或许也曾吹着类似的风,在芦荻与茅草的摇曳里,开启一天的农耕生活。

  清风不留痕,但历史可寻迹。走近良渚,五千年的文明画卷徐徐展开,“展卷人”的坚守亦悄然显露……

微信图片_20220823095858.jpg

  良渚古城遗址公园 浙江在线记者 翁宇君 摄

  走进村社

  接班祖辈使命

  今年夏天异常炎热,顶着40℃的高温,良渚遗址管委会文物与遗产管理局遗址管理科科长施时英正在窑北村检查涉及到文物保护区范围内的农田复垦工作。一圈考察下来,出门时还干净、整洁的衬衣,背后已满是汗渍。

  这样的工作,施时英一做就是20年。在2002年由良渚博物馆借调到杭州良渚遗址管理所以来,他一直穿梭在良渚遗址保护区的各个村庄间,负责日常遗址巡查、管理等工作。

微信图片_20220823103321.jpg

  施时英正在巡查安溪村农田复垦情况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1936年,这座沉睡了五千年的遗址被施昕更发现。86年后的今天,作为孙子的施时英拿过接力棒,为良渚遗址保护贡献着自己的一份力量。整个遗址保护区内共有24个村社,村民们但凡要涉及动土、施工,都要经过相关的评估,防止对遗址产生影响。施时英坦言,日常工作并不轻松,激励他一直坚持下去的,是19年前的一句嘱托。

  “良渚遗址是实证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圣地!”2003年7月,这句诞生于良渚文化博物馆的重要论断让良渚遗址得以在保护与发展的矛盾中突围。

  翻看着手机里珍藏的旧照片,他的思绪回到了本世纪初的良渚。“那时候炮声震天响,空气中经常弥漫石矿炸开后残留的粉尘。骑着车去各村巡查,回来时车凳上常常会积上厚厚一层灰。”施时英说,当时遗址区分布着30余家石矿,噪音大、粉尘浓,虽然良渚遗址早在1994年就被列入中国申报《世界遗产名录》的预备名单,但是遗址保护工作却面临着和经济发展的矛盾。

  而这句重要的嘱托像一阵清风,吹散了不时笼罩良渚的尘土。此后,良渚当地的石矿场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对遗址更精准的保护、发掘和研究,良渚遗址借此机会获得了“新生”。

  从良渚文化博物馆的文物保管员到遗址管理科科长,从青葱少年到如今鬓角微白,施时英见证了良渚遗址保护工作的不断完善,也见证着良渚保护工作结出让人欣慰的果实——

  2007年,面积近300万平方米的良渚古城重现人间,“中华第一城”的称号由此诞生。2008年9月,良渚博物院向社会开放。“我们一定会牢记嘱托,力求将良渚博物院建设成为良渚文化的展示普及中心、学术研究中心和爱国主义教育中心,让良渚文化‘活’起来。”杭州良渚遗址管理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蒋卫东表示。

  走进博物院

  传播良渚魅力

  “妈妈你快看,他们正在插秧呢!”在良渚博物院第一展厅,7岁的小观众余骞程戴着一副科技感十足的眼镜,正兴奋地向母亲描述眼前看到的动态场景,母子俩专程从苏州赶来,都对良渚文化颇感兴趣。良渚博物院(良渚研究院)副院长黄莉告诉浙江在线记者,这是为良渚博物院量身定制的智能AR导览眼镜。观众只需将眼镜对准识别区域,文物的相关信息、背后故事就会出现在眼前,耳边也会响起解说声。

  黄莉说,自2019年以来,有越来越多的观众穿行展馆,下颌微仰,凝视历史中的良渚。

  影响力日增的背后,是良渚申遗成功带来的巨大效应。2019年7月6日,阿塞拜疆首都巴库,随着第43届世界遗产大会主席加拉耶夫的木槌落下,良渚古城遗址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这是良渚的高光时刻,也是无数良渚奋斗者的高光时刻!”谈起这个瞬间,黄莉依旧感到激动和自豪。

_S9A2196.JPG

  余骞程正使用AR眼镜参观 浙江在线记者 翁宇君 摄

  坚定良渚申遗决心的,是一份来自党中央的重要指示。2016年6月13日,四位平均年龄已近90岁的考古学家致信党中央,希望促成良渚遗址早日申遗。一个月后,重要指示传来,要加强古代遗址的有效保护,有重点地进行系统考古发掘,不断加深对中华文明悠久历史和宝贵价值的认识。“这份指示,不仅为良渚古城遗址申遗工作提供根本遵循,也使良渚古城遗址申报工作取得了实质进展。”蒋卫东告诉浙江在线记者,“良渚申遗之前已经有了初步的基础,在此之后也正式驶入快车道。”

  从确定申遗范围、提交正式文本到接受国际专家的考察评估,申遗背后所付出的努力,黄莉再清楚不过。20件资料200余万字厚达5330页,《良渚古城遗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提名文件》凝聚了良渚走向世界的决心。“虽然我们的准备已经十分充分了,但真正面临专家检查时还是有些许紧张。”黄莉告诉浙江在线记者,她当时负责的是材料梳理工作,“专家还会提出一些额外要求,每晚我们小组都会聚在一起准备这些补充资料,专家团离开时带走了几十个G的电子资料。”

_S9A2229.JPG

  黄莉向记者介绍玉琮 浙江在线记者 翁宇君 摄

  浙江在线记者从良渚遗址管理区管委会获悉,自良渚古城遗址申遗成功以来,良渚古城遗址公园、良渚博物院已累计接待国内外游客500余万人次。良渚博物院的年访客量,也从申遗前的30万人次跃升到申遗后突破百万人次大关。“良渚已成为感悟‘中华五千年文明’的重要场所和新晋‘网红打卡地’。”蒋卫东说。

  走进实验室

  揭秘远古文明

  位于瓶窑镇彭公村的老虎岭遗址公园,是良渚遗址中唯一一处展示水利系统剖面结构的遗址点。今年7月6日,老虎岭遗址公园正式面向公众开放,自此,良渚古城遗址实现城址、祭坛和水坝三大遗产核心区完整亮相。

  在水坝遗址的剖面,浙江在线记者看到明显的草裹泥结构。所谓草裹泥,就是由植物茎杆包裹泥土、再用植物条带绑扎固定的块状堆筑材料。和现在修水利的草袋一样,草裹泥也属于一种加筋工艺,使坝体加快固结,不易崩塌。

微信图片_20220823100031.jpg

  草裹泥结构 浙江在线记者 董沈涛 摄

  “这是我第一次近距离接触到良渚文化遗址。世界遗产就在自己的家门口,作为当地人来说我感到非常高兴,我也很佩服古人的智慧。”参观完老虎岭遗址后,访客曾金林兴奋地表示。

  揭秘古人智慧的,是一群兢兢业业的研究者。几十年如一日,他们是让文物“活”起来的基础。

  在良渚遗址旁的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良渚工作站内,站长陈明辉正和他的同事进行着考古研究工作。

  浙江在线记者走进实验室时,工作人员正在对来自良渚遗址区钟家港中区的样品进行着浮选植物遗存的挑拣工作。“通过比较不同场所内炭屑的密度,可以推测出古代人类活动的频繁程度。”科研人员武欣一边细致分离炭屑,一边耐心解释这项工作背后的原理。

_S9A2145.JPG

  工作人员正在挑拣炭屑 浙江在线记者 翁宇君 摄

  陈明辉告诉记者,今年已经是他在良渚工作站的第十个年头了,他亲眼见证了研究团队的不断壮大。“我刚来的时候我们只是一个七八个人的小团队,现在已经拥有三十多位专业人员了。”伴随科研团队日益强大,良渚工作站的研究方向也日益细分拓展,如今已涵盖动物考古、植物考古、地质考古、数字考古、有机质文物保护、工程和水利研究、陶器研究等多元领域。

  这些研究,也在不断迈出实验室,走向全中国,乃至世界。“我们意识到,要想传承好中华文化,就得把我们的研究成果传播出去,让全世界的人民都对良渚文明有所了解。”陈明辉透露,工作站正着力推进考古报告英译本的出版工作,同时也在开展实验考古研究,目的就是让文物从历史中“活”起来,让文化从实验室“火”出去,也让全世界更了解良渚。

  80多年前,施昕更的发现带领人们推开了良渚文明的大门。芦荻与茅草岁岁枯荣,清风常在耳畔,许许多多的奋斗者寻踪历史,沿着嘱托,不断续写良渚文化的生机。

责任编辑:叶海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版权所有 Copyright © 1999-2023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

在杭州市区西北部,良渚古城遗址宁静栖居。盛夏的清晨,微风拂过遗址公园里清莹的水系,岸边的茅草轻轻摇晃,沙沙作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