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原创 > 全媒体播报 正文

基层问计丨聚焦一老一小 千年古村里有“向往的生活”

字体:
—2023—
05/26
21:14:53
2023-05-26 21:14:53 来源:浙江在线 记者 杨烁

  编者按:深入基层、问计于民。在全省上下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之际,浙江在线特别推出“微调研·基层问计”专题报道,聚焦群众身边困难的解决路径,寻找来自基层一线的破题智慧,以鲜活故事展现来自实践的浙江经验。

  浙江在线5月26日讯(记者 杨烁)“千年古驿·万象福地”,在温州市鹿城区山福镇,有这样一个千年古村,名叫驿头驿阳村,是“全国十大最美乡村”和浙江省首批未来乡村。近日,浙江在线记者调研走访驿头驿阳村,探寻千年古村里“向往的生活”。

  驿头驿阳村户籍人口2281人,60岁以上老人522人、18周岁以下儿童307人,“一老一小”人口占比超过了36%。作为华侨村,侨胞们因为工作原因往往常年不能回家,家中“一老一小”的生活是身处海外的侨胞们永恒的牵挂,正因如此,聚焦“一老一小”成了驿头驿阳村在未来乡村打造过程中的重点。

  驿头驿阳村的中加友谊馆 记者 杨烁 摄

  “侨”文化扮靓幼有所教

  家长不在,孩子们的生活如何保障?“村中一些家庭孩子是由老人在照顾,总会有些力不从心,大家就群策群力,给村里老人小孩们提供服务和帮扶。”驿头驿阳村相关负责人介绍,据悉,在村干部的推动下,村里成立了3支由村两委、党员志愿者等组成的“福伯帮帮团”服务队,对“一老一小”重点人群提供关爱帮扶服务,2022年以来,合计帮扶老人、儿童1500余人次。

  瓯智侨研学服务中心 记者 杨烁 摄

  为了让家长教育不缺位,村干部们带头给孩子们上免费的公益课,充当临时“妈妈”,驿头驿阳村妇联主席诸林约就是课堂上的常驻老师。给孩子讲解爱国主义、防范溺水、消防安全、遵纪守法等知识。“村级妇联工作没有朝九晚五,只要孩子需要,我都会第一时间到位。”诸林约说。

  孩子们在瓯智侨研学服务中心自己动手做面点食品 记者 杨烁 摄

  孩子的生活有了保障,教育就成了头等大事。为了确保孩子们足不出村就能享受到优质的教育资源,驿头驿阳村决定引进研学机构入驻,让孩子们能体验多种不同的文化。手工制作、温州非遗、和海外华裔儿童交流……孩子们在瓯智侨研学服务中心开拓了视野,锻炼了动手能力。

  数字化加码老有所养

  侨胞工作在外,对家中的情况不能实时了解,家中老人有需求往往不能及时解决。“我们远在海外,家里有点事只能麻烦村里,尤其是吃饭问题,我们情愿花点钱,就怕老人吃不好、吃得少。”侨胞程先生说。

  邻里食堂 图片由驿头驿阳村提供

  在充分了解村民的需求后,村里第一时间建立了邻里食堂,食堂面向60周岁以上老人和低收入群体设了爱心价,每人每月200元。而为了照顾行动不便的老人,村两委积极发动志愿者开展接送、帮厨和送餐等志愿服务,让每位老人都能享受到优质的餐饮服务。

  “我们每月15日会固定开展老人集体生日会,生日会还会拍照留念,让老人更有归属感。”山福镇党委副书记邱晔介绍。华侨乡贤们看到邻里食堂有这么好的餐饮服务,也纷纷向食堂捐款,帮老人家做寿,邻里食堂是越办越红火。

  在数字驾驶舱汇总的老年人健康手环记录情况 记者 杨烁 摄

  子女不在家,老人的健康问题是村里最关心的事。但通过实践发现,仅靠现有的志愿者很难覆盖全村的老人,有紧急的问题也难及时发现。对此,村两委将解题思路放在了数字化赋能上。“我们给村里213位60岁以上老人发放了智能手表,能实时检测老人的各项健康体征,上报到大数据中心。尤其是老年人摔倒时,我们平台就会收到警报,我们就会同时联系老人本人、子女家属以及老人的医生,给老人一个安全的防护网。”邱晔说。

  除了健康检测,小手表还有大用途,针对老人出行无智能手机扫码不便的问题,驿头驿阳村将“安身码”“医护码”等集成在智能看护手表中,“点击屏幕即亮码”方便老人出行、就医等日常需求,属全国首创。

  “幼有所教,老有所养”,这是中国社会自古以来所追求的社会理想,在这座千年古村里,记者看到了这个理想在逐步实现。北宋著名理学家程颢、程颐两兄弟的第四世孙程澥定居于此,传承“二程文化”。千年商港底蕴和千年文脉传承,这个古村落正通过数字化手段,让未来乡村的建设蒸蒸日上,也让村子也有了更多发展的活力。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标签:基层问计;文脉;传承责任编辑:江小来
融媒产品
浙江宣传
惊雷剧社
群众工作室
朝闻浙江
精品专题
更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