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在线8月22日讯(见习记者 涂佳煜)今年是杭州成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40周年。坐拥三大世界文化遗产、48项国家级非遗的杭州,正赓续城市文脉,在发展中擦亮这张历史文化“金名片”。
对此,考古学家张颖岚教授更愿意用“遗产城市”形容杭州的发展定位。这是他正在研究的新概念——“遗产”不仅指自然生态景观、物质与非物质的历史文化遗存,还包括正在孕育、生长中的当代创造。城市与过去的遗产相融相生,同时也时刻见证着新的“遗产”诞生。
“遗产和城市之间存在一种‘耦合增益’效应。”张颖岚说。这是江南历史文化名城的生命力所在,也是“活力浙江”的生动注脚。
张颖岚与杭州,初遇在2009年“风光不与四时同”的六月。在“文化遗产日”主场城市活动会场,如画的西湖是天然的背景。“润”是江南水乡给张颖岚的初印象:“虽然同样都是绿,但江南的绿是润的,就好像从每一片树叶上都能感受到水的润泽。”
生在十三朝古都西安,张颖岚曾在秦始皇帝陵园和兵马俑坑遗址进行过长达13年的田野考古工作。后来,他还担任了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副馆长、陕西省文物保护研究院院长、西安博物院院长等职。
2016年,张颖岚来到浙江大学,带着他在考古、文化遗产、博物馆等领域的扎实理论储备和实践经验,潜心投入教学与研究。
在张颖岚眼中,“诗画江南”的风韵在灵动润泽的山水间弥漫。远眺西湖,水光潋滟,使人心旷神怡、豁然开朗;行走茶园,茶香氤氲,觅得闹中取静、悠然自适。驱车富春江岸,目睹黄公望《富春山居图》似的水墨画卷在眼前徐徐展开,更是让他感受到“诗意山水”正是江南“诗意人文”之源。
他认为,江南的山水人文关系,理想化在“心境与意趣”。文人墨客在此忘怀山水,借景抒情。如王羲之在绍兴会稽山阴的咏叹:“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甚至在中国古代南方园林的设计中,也强调‘山水比德’,以山石、竹木、花草、水渚等元素的巧心布局,表达个人的意趣情感与心灵追求。”张颖岚说。这种对“人性化的本真色彩”的关照,或许正是江南人文的诗情画意所在。
一位考古学家的眼光,还能穿透静止的景、尘封的物,看见历史文化遗产背后的故事与诗意。
有一回,一碗新米煮成的白饭让张颖岚难以忘怀。从小小的新米粒中,他想起了浦江的上山文化遗址——这处曾出土一万年前稻作农业遗存的考古遗址,揭示出中国稻作文化的源起;又联想到青田的“稻鱼共生”系统,那是亚洲首个世界农业文化遗产,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的典型诠释。
张颖岚借苏轼的“淡妆浓抹总相宜”形容生生不息的浙江文脉留下的印记——良渚古城遗址印证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史,衣锦城遗址揭开了吴越国的昔日繁荣,临安城遗址沉淀着南宋的京华烟云……一点一画,无不是中华文明的宝贵财富。
如今,张颖岚欣喜地看见,浙江正以饱满活力续写文化遗产新诗篇。
从西湖免费开放,到良渚遗址管委会成功运作,再到当下“千座乡村博物馆”积极建设,浙江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和利用上的“思路”和“闯劲”让张颖岚印象深刻。他说:“这种‘活力’不仅使这些遗址、古建筑和文物能够为公众所认知和了解,还在于使这些与现代生活已经拉开一段距离的遗产,能够在当代发挥出一种文化的推动力。”
更重要的是,文化的推动力将由内生发出文化自信,为社会发展注入强大的精神动能。
要建设好“诗画江南、活力浙江”这个省域品牌,从遗产活化的视角,张颖岚提出“差异化”“可持续”“融合性”3点思路。不仅要聚焦地域特色,还要持之以恒,有“深耕慢养”的心态和定力。而文化遗产的公共属性被他一再强调——不能曲高和寡,要“接地气”“动人心”,让成果最终人人共享。
初来是“他者”,而今张颖岚已亲切地称杭州为“我的城市”。将来,这位西北人打算一直留在他爱上的江南。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