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丹桂时节,杭州第4届亚残运会火热进行。以“无碍”助“有爱”,用心用情为残疾人提供便利,贯穿于亚残运会的筹办始终,残疾人与健全人之间的团结互助更彰显了浙江残健共融、平等尊重的环境氛围。浙江在线推出特别策划“有爱无碍 拼出美好”,通过对文旅、就业、交通、体育、人文、科技等“无障碍”的细致洞察,向世界展现一个“无微不至”的浙江。
有爱一刻 短视频
浙江在线10月28日讯(见习记者 杨博 通讯员 杨云飞)第4届亚残运会期间,杭州处处都能看到“手语姐姐”的身影,她们可能是演职人员或赛场边的辅助人员,也可能是听障群体有需要时的帮手。10月25日,浙江在线记者来到位于杭州上城区的“手语姐姐”无障碍交流服务中心,认识这群以指尖创造“旋律”的特殊团队。
指尖的旋律架起沟通桥梁
“你好,杭州手语姐姐,请问有什么可以帮您。”在“手语姐姐”无障碍交流服务中心的一个工作间内,每次视频电话响起,陈荣繁都会习惯性地一边用手语比划,一边亲切回应。一个安静的空间、一个平板设备、一个稳定网络,陈荣繁就能为需要翻译的听障人士提供翻译服务。每次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后,他会不自觉地洋溢笑容。
为了帮助听障人士,“手语姐姐”无障碍交流服务中心在支付宝搭建了“无障碍服务在线”小程序,为听障群体提供24小时远程线上翻译服务,而陈荣繁就是其中的一位线上翻译工作人员。陈荣繁告诉记者,线上翻译工作分白班和晚班,7×24小时全天候在岗,他们日常接触最多的是就医、办理残疾证、咨询法律问题等需求。
陈荣繁 见习记者 杨博 摄
为了扩大助残服务团队后备力量,服务中心开设了线下手语培训课。在陈荣繁工作间隔壁,手语培训课程正在进行。“欢迎的动作,双手五指微曲,掌心相对,置于头两侧,手腕微转几下。”手语培训师谭凤玲介绍,目前服务中心已累计开展手语培训课100期,参与人数超3000人。“手语是很酷的语言,我希望一直能从事这个行业。”
谭凤玲正为志愿者上手语培训课 见习记者 杨博 摄
从独自坚持到众人合力
因为从小生活在无声中,“手语姐姐”无障碍交流服务中心创始人毛董莱更能体会听障人士的困扰。2000年左右,她还在浙江特殊教育职业学院上学时,就积极参与手语社团的各项工作,慢慢认识了很多志同道合的志愿者。2010年,她带头成立杭州手语姐姐志愿服务队,30多位志愿者在空闲时间为有需要的听障群体提供手语培训和翻译服务。
毛董莱说,支持她一直做下的动力是每次帮助听障人士后内心的满足感。2017年,一位听障人士,遭遇非法集资被骗几百万。历时两年,毛董莱陪伴着这位听障人士,联系律师一点一点维权,最终追回了部分钱款。通过一个个爱心之举,越来越多公益力量汇聚到这支服务队。在亚残运的契机和杭州市残联帮助下,2021年,浙江省首个专业的手语无障碍服务社会组织——“手语姐姐”无障碍交流服务中心正式成立,由100多位手语志愿者组成。“手语姐姐”慢慢从一个人变成了“一群人”的代名词。
毛董莱 见习记者 杨博 摄
多年从事手语翻译工作,最感动瞬间是什么?毛董莱说,杭州第4届亚残运会开幕式结尾,数万人用手语比划“爱是力量,梦是翅膀,我们都一样,为梦闪亮”。“那一刻,十七个字的无声语言,非常震撼,未来希望能有更多人关注到听障群体,让他们‘被听见,被看见’。”毛董莱说。
打造无障碍交流的温暖杭城
现在“手语姐姐”无障碍交流服务中心,已在线下设置380余个公共服务点位,涵盖了医院、行政服务中心、景区等,听障人士有需要时可自助使用点位的远程翻译机器,或扫描服务二维码接通后台服务人员,获取实时在线手语翻译帮助。
浙江省人民医院无障碍交流公共服务点位 见习记者 杨博 摄
“手语姐姐”无障碍交流服务中心工作人员柏艺雨介绍,亚残运会期间,团队30多位老师持续为各类会议、火炬传递等提供专业手语服务,累计开展亚运服务手语课100余次,培训志愿团队5万人。
现在杭州市本地户口持证听障人士大约3.4万人,加上外来人口大约有16万人。柏艺雨告诉记者,为扩大助残服务,“手语姐姐”还在不断开拓线上线下渠道。目前,该中心已累计开展527次线上线下活动,累计参加(观看)总人数超97万人次。
未来,“手语姐姐”无障碍交流服务中心将进一步聚合社会化手语服务力量,更好地为听障群体提供常态化无障碍交流服务。“手语姐姐”用指尖旋律,架起了无障碍沟通桥梁。
❤“数”说有爱
为惠及更多残疾人群体,浙江不断扩大无障碍环境建设覆盖面,这其中就包括提高手语普及程度,不断吸引更多的社会力量加入。以杭州为例,杭州“手语姐姐”无障碍交流服务中心,持证手语志愿者从30多位提升到100多位,手语无障碍公共服务点遍布杭城380余个点位,为杭州16万听障人士提供翻译服务。为更好打造无障碍环境,浙江也积极借助法治力量。近三年,浙江检察机关共立案办理无障碍环境建设公益诉讼案件330件,推动完善无障碍设施建设、信息交流、社会服务点位3586处,让残疾人更好融入社会,共享美好生活。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