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原创 > 全媒体播报 正文

200多家企业推出6000个岗位!杭州新春人力资源交流大会现场火爆

字体:
—2025—
02/08
19:06:48
2025-02-08 19:06:48 来源:浙江在线 见习记者 陈卓妤

  浙江在线2月8日讯(见习记者 陈卓妤)2月8日,2025新春杭州人力资源交流大会在吴山广场举行。210家用人单位共推出6000多个岗位,面向各类求职人员提供招聘求职服务,助力一季度经济“开门好 开门稳”。现场共吸引6000余位求职者前来应聘,投递简历近3000份,初步达成就业意向1220余人次,提供职业指导服务100余人,开展政策咨询等服务300余人。

记者 林云龙 徐文迪 拍友 蒋成杰 摄

  考公考编,还是出去闯闯?求职者仍有迷茫

  上午10点,活动刚开始1小时,职业指导专区前,求职者早已排起了长队。退伍军人徐露雨排在队伍末尾,耐心地等待着。“我最纠结的是考公考编,找一份稳定的工作,还是出去闯一闯,试试干电商?”徐露雨告诉记者,退伍后,自己从事过销售、电商等多种类型的工作,但仍迷茫于自己的职业方向。

  对于徐露雨来说,入伍经历磨练了自己的意志,让他具备了极强的抗压能力,杭州这座城市又让他“燃”起了创业做电商的想法,但家里人更希望他可以找到一份稳定的工作,这让他感到进退两难。就业指导结束后,徐露雨继续往前走,想多看看招聘会上还有没有其他“机遇”。

求职者正在接受求职指导 见习记者 陈卓妤 摄

  杭州市就业指导局职业指导师陈娟直言,仔细审视考公考研报考热潮,其实,并非所有参与者都目标笃定、方向明晰,像徐露雨这样询问稳定就业或是自主创业的求职者,仍占多数。“不论如何,一定要发掘自己的优势,也可以多去企业中试一试,积累工作经验后,再明确职业目标。”陈娟提到,目前,求职者学历素养水平普遍提升,不乏名校研究生、海外留学生、专业技术人才前来寻求就业指导。短短1个小时,她已经与10余名“求指导”的求职者交流想法。

  推动残疾人高质量就业,企业正在发力

  在区残联就业展台前,许多企业正为残疾人高质量就业默默发力。“我们观察到市面上为残疾人开放的多数是基础性工作岗位,而我们更希望给予残疾人更多高质量发展岗位。”浙江省对外服务有限公司残疾人就业服务负责人夏诚介绍,此次主要招聘的残疾人岗位包括残疾人油画师和直播岗位。

  夏诚告诉记者,今天来应聘的残疾人多数是听力障碍者,他们对于绘画具有独特的理解。一个上午,他就收到了近10份简历。“我们希望残疾人油画师具有艺术或油画专业背景,热爱艺术行业,能够独立完成作品。”夏诚的眼神中闪烁着点点星光。

  “残疾人工作可能会面临信息渠道不通等问题。因此,我们积极号召企业参与大型招聘活动,特别设置了残疾人岗位。”在杭州市上城区人力资源开发服务有限公司展台前,公司负责人介绍,目前公司正在招聘设计、仓储、管理等岗位,为残疾人优先开放岗位。“根据不同的岗位,我们会有特定的工作需求,期待残疾人朋友加入我们团队。”

杭州新春人力资源交流大会现场火爆 记者 林云龙 徐文迪 拍友 蒋成杰 摄

  抢抓节后用工“黄金期”,企业开门求“才”

  这场大型招聘活动上,用人单位积极展示自己公司的企业文化、薪资福利和发展空间,努力吸引求职者的目光。杭州市就业管理服务中心组织的杭州市创业项目集市在结束淳安、桐庐、建德、临安等四地新春巡展后,也把收官站设在了交流大会现场,更添本次活动的人气与年味。

  “诚招销售,诚招销售!诚招25岁以上,积极乐观、有较强沟通能力的求职者。”杭州市人寿保险有限公司销售业务经理贺高洁在展台前与求职者聊得十分开心。有竞争力的薪资,加上良好的福利待遇和广阔的发展空间,帮助该公司获得了很多求职者的青睐,短短一个上午就收获了几十份简历。

  在创业项目展区,“格子非遗课堂”“认养一只羊”等多个展位集项目展示、产品展销、人才招募和合作交流于一体,创业者与参会者热烈互动,助力创业项目提升品牌知名度,拓展更多合作机会。

现场人头攒动 见习记者 陈卓妤 摄

  据了解,为抢抓节后用工“黄金期”,助力一季度经济“开门好、开门稳”,杭州市人力社保局靠前谋划,多措并举,除密集举办各类本地综合性、专场招聘会以外,还精心组织重点企业、缺工企业前往河南、四川、湖北、云南、贵州、安徽等地开展跨省组团招聘活动,预计2月底将举办外出招聘活动30场左右,助力省外劳动力转移就业,全力服务保障在杭企业用工。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标签:人力资源责任编辑:江小来
融媒产品
浙江宣传
惊雷剧社
群众工作室
朝闻浙江
精品专题
更多资讯

现场共吸引6000余位求职者前来应聘,投递简历近3000份,初步达成就业意向1220余人次,提供职业指导服务100余人,开展政策咨询等服务300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