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原创 > 全媒体播报 正文

户外运动藏着安全隐患 相关部门呼吁春游注意安全

字体:
—2025—
04/08
21:20:15
2025-04-08 21:20:15 来源:浙江在线 记者 孙婧宜 通讯员 黄㑇琳 宗琳玲

浙江在线4月8日讯(记者 孙婧宜 通讯员 黄㑇琳 宗琳玲)正是春意浓时,户外运动也迎来热潮,登山、徒步、露营等活动已成为都市人周末释放身心的热门选择。然而,这场与自然的亲密接触背后,却也藏着安全隐患。最近,浙江省多地接连发生多起因户外运动被困或受伤的事件,为公众敲响安全警钟。

  4月5日傍晚18时26分许,杭州市公安局西湖景区公安分局九溪派出所指挥室内,山体四维地理坐标系统发出警报,有登山者在山上迷路,急需救助。

  值班负责人、九溪派出所教导员俞紫湘第一时间联系上了报警人,通过微信获取到了对方的实时位置后,带领实习生顾晨煜赶赴现场开展救援。

  “当时天色已晚,山林能见度急剧下降,山路漆黑难行。”即便救援经验丰富,民警也花了一个多小时才终于在山坳中找到两名迷路群众。两人趁着节假日登山来放松心情,下山的时候看天渐渐暗下来了,一时心急走了野路,越走越黑,最终迷失了方向。

  就在民警领着两人小心翼翼从游步道向山下前进时,又遇到两名骑行爱好者在黑暗中摸索前行。见到民警,骑行者如释重负,“山里太黑了,远远看到有一束光靠近,心中才有了底!”

民警偶遇两名骑行爱好者 景区公安供图

  上述事件并非个案。杭州市公安局西湖景区公安分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今年春季以来,辖区已接报十余起类似求助。

  4月5日14时左右,义乌大寒尖风景区一名六旬老人在登山时未注意脚下碎石,失足导致脚踝骨裂;几分钟后,119指挥中心再次接到报警电话,一名男子在义乌龙祈山风景区未开发区域迷路,当地派出所请求增援找人;4月6日15时11分,义乌市消防救援支队接到市民邱女士的电话求助,对方称携女儿及16岁的儿子攀登赤岸镇松瀑山未开发区域,返程途中,儿子不慎扭伤脚无法行走,急需帮助……

消防救助现场 义乌消防供图

  在各大医院,户外运动损伤患者也有了明显增多。浙江省人民医院骨科主任兼运动医学科主任毕擎透露,近一个月该院接到因户外运动损伤就诊患者较上月增加约10%,以膝半月板损伤、膝关节韧带损伤和踝关节扭伤导致的距腓前韧带损伤等为主。

  毕擎提醒,大家在进行户外运动前应先做好身体和运动环境评估,选择适宜运动量,大致了解运动环境和必要的运动装备。很多情况下,户外损伤偶然性非常大,一旦发生应立即停止活动,并根据疼痛和站立行走能力进行自我判断评估,如下肢伤后仍能站立或跷拐,评估自己发生严重骨折的可能性较小,需立即用冷敷、包扎固定和支撑等方法早点回到安全地,后续再到医院检查治疗。

  “冷敷的主要目的是收缩血管,避免出血和肿胀进一步扩大,户外没条件找到冰块,可直接用冷水浸泡和冲洗,一般5-10分钟。”毕擎介绍,户外活动建议常备一把刀具,必要时砍树枝或木条固定受伤部位及支撑行走。若发生擦伤,可以先用矿泉水等冲洗伤口污物,餐巾纸干净面覆盖后就近医院清创,间隔时间不能超过8小时。如果后续疼痛由轻变重,一定要及时寻求专业医疗帮助。

  大家在享受自然之美的同时,务必把安全放在首位。相关部门呼吁,进行户外运动前,可以提前查询天气预警并备齐专业装备,运动最好结伴而行,避免单独行动,务必沿标识路线行走,切勿擅闯未开发及危险区域,也要规划好运动时间,夜晚勿在山间逗留。运动可随身携带一些高热量食物,如遇险情请立即报警,准确描述所在位置,保持通信畅通等待救援。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标签:户外;运动责任编辑:吴珂珺
融媒产品
浙江宣传
群众工作室
90早新闻
精品专题
更多资讯

正是春意浓时,户外运动也迎来热潮,登山、徒步、露营等活动已成为都市人周末释放身心的热门选择。然而,这场与自然的亲密接触背后,却也藏着安全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