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安吉小鲵、“神话之鸟”中华凤头燕鸥、“东方宝石”朱鹮……这些活跃在浙江山林、河湖间的“小精灵”,曾经是濒临灭绝的珍稀濒危物种,在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如今已逐渐在“浙”重生,不仅成为了生态系统的“晴雨表”,更是浙江践行生态文明、推动共同富裕的生动注脚。
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提出20年之际,浙江在线发起《“美丽中国从哪里来”——“绿”精灵的山水行》蹲点观察报道,记者跟随护林员、保育员一起走近“小精灵”的居住地,捕捉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故事,展现浙江“向绿而行”的飞跃发展和喜人变化,共同描绘美丽中国的时代新画卷。
行走在浙江省湖州市德清县下渚湖湿地,抬头,或许正巧能看到一道划过的虹影,这便是享誉世界的“东方宝石”——朱鹮。它们翱翔于绿水青山间,展翅时,粉红色的飞羽在阳光下“镶”上一层金边,成为湿地最动人的风景。
2008年,5对朱鹮从陕西千里迢迢迁至浙江,在下渚湖湿地安了家。时至今日,德清的朱鹮种群数量已达960只,野外种群数量超500只,成为全国重要的人工繁育朱鹮种源基地之一。看着天空中起舞的朱鹮,很难想象,20世纪时,它们一度徘徊在灭绝边缘——随着人类活动对环境的破坏,朱鹮数量急剧减少,危急时,全世界仅存陕西洋县的7只野生朱鹮。
朱鹮是如何“破茧成蝶”的?在下渚湖湿地,记者看见了朱鹮“重生”的秘密。
(浙江在线记者 孙婧宜 陈天怀 实习生 谷曼茜)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标签:朱鹮责任编辑:江小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