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浙江新闻 > 原创 > 全媒体播报 正文

绿水青山的N种“+”法——浙江点绿成金的创新方程式

字体:
—2025—
08/16
12:01:16
2025-08-16 12:01:16 来源:浙江在线 记者 戴凯霖 翁宇君

俯瞰余村 记者 陈天怀 摄

  余村新绿绽放,仙都晨雾缥缈,千岛湖碧水如镜,瓯江梯田层叠入云……当浙江的水光山色向绿而生时,点绿成金的故事也在之江大地上生动铺展。

  2005年8月15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在安吉县余村调研,首次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深刻阐释了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辩证统一的关系。

  20年来,浙江用一笔笔“绿色修辞”,将绿水青山写进发展的底色。从绿水青山到金山银山,这道关于转化的必答题,浙江给出了自己的创新解法。

  “生态+”筑基

  全域修复增颜值,多元路径化绿成金

  御剑乘风,仙气缭绕,刚刚过去的7月,一个“仙侠世界”诞生于千米高山——沉浸式仙侠主题文旅小镇“云上仙侠镇”在湖州市安吉县山川乡云上草原之巅开放。

  “在这里,不仅可以感受20℃的清凉,还能体验100多场仙侠演艺,与NPC(非玩家角色)互动,参与剧情闯关。”8月初,当城市笼罩在近40℃的高温时,身着古装的游客正仙气飘飘地享受海拔1168米的舒爽。

现场的天女散花表演 记者 陈天怀 摄

  这座小镇,是安吉文旅产业的又一次全新探索。山川乡属于山区,风景秀丽,原本就具备旅游业发展的优质基础。2023年,安吉提出“大余村”概念,由余村所在的天荒坪镇携手周边的上墅乡、山川乡的24个村统筹发展推进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在“大余村”的辐射带动下,山川乡文旅不断升级。

  “2024年山川乡接待游客180万人次,旅游总收入超8亿元,较2019年分别增长120%和800%。全乡财政收入达2886万元,农民人均收入6.29万元,增幅6%。”云上文旅集团董事长孙晓东介绍。

  安吉余村,“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诞生之地。20年后,余村早已不止余村。当记者一次又一次地再访余村,它总是用新的惊喜给予我们热烈欢迎。云上草原的仙侠之旅,仅是余村乃至浙江化绿成金的“惊鸿一瞥”。

  时间拉回20年前,曾经的余村,满是水泥厂、矿山,GDP增长伴随着浑浊溪流与漫天烟尘。在面对沉重的代价后,村民们终于如梦初醒,深刻认识到了环境的重要性。

  那时的余村,也不仅仅是余村。彼时,浙江的农村普遍面临生态与发展并存的难题,余村是万千乡村之一。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牵引下,浙江各地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开启探索,试图破解“先污染后治理”的困局。

  20年后,再来翻翻生态成绩单——全省地表水省控以上断面优良水质比例从2005年的41.9%跃升至98.6%;设区城市PM2.5平均浓度自2013年有监测记录以来,从61微克/立方米显著下降至26.1微克/立方米。“目前浙江总体环境质量位居长三角首位,环境质量改善幅度更是领跑全国。”浙江省生态环境厅副厅长麻胜聪表示。

  从2005到2025,当我们如折扇般将时光舒展时,我们发现,生态环境的优势正不断转为生态农业、生态工业、生态旅游等生态经济优势,浙江生态由灰转绿的写意中,全是像余村这般化绿成金的“生态+”笔触。

工人们正在切割、打包油茶肥皂 记者 戴凯霖 摄

  在浙南山区,松阳创新推出“拯救老屋行动”,将300多幢传统夯土民居改造为精品民宿集群,既保护了文化遗产,又激活了乡村旅游;青田县依托油茶产业,让“老油茶”焕发新的生机,通过冷链锁鲜工艺,当地油茶籽油身价倍增,生态农业重新定义了“土特产”的价值,2023年,青田油茶产业综合产值突破15亿元,带动2.6万农户增收;台州沿海的再生资源产业园里,每年有3万吨废弃渔网经过破碎、造粒等工序,变身为户外桌椅、运动鞋材等产品,价值提升10倍以上……

  从矿山到青山,从渔网到时尚,从农田到餐桌,浙江逐绿之路异彩纷呈。

  “机制+”赋能

  GEP核算破题,法治之盾护绿成金

  绿水青山可感可知,更要可估可测。

  想证明绿水青山值多少钱?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是大自然的“财富计算器”。

  2019年,丽水市率先开展全国首个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试点,为绿水青山的转化探索一把通用的标尺。2020年10月,浙江正式发布全国首部省级《生态系统生产总值(GEP)核算技术规范 陆域生态系统》。如今,浙江连续多年在30余个市县开展GEP核算。

  “938万元,成交!”7月,浙江(丽水)生态产品交易平台上架的首宗特定地域单元生态产品价值权益类项目——松阳县横岗村项目正式成交。项目把古村落风貌、生态环境和文旅潜力整体打包估值并交易,盘活了传统村落资源。浙江(丽水)生态产品交易平台自2023年6月底正式上线以来,其累计成交金额已突破100亿元大关。

  作为“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的桥梁和纽带,GEP实现了给森林的氧气、溪流的水源、稻田的景观等统统贴上“价签”。

  而这些“价签”直接打开了“绿水青山”转化的新空间。例如,在庆元县,散落山野的荒野茶一度无人问津,通过生态产品交易平台流转开发后,“瘦金芽”荒野白茶在香港拍出28万元/公斤高价。

  绿水青山间的实践突围,不断催生着制度的迭代升级。

  安吉夏阳村以入境河流水质改善为目标,与上游毗邻的安徽广德3个村达成《浙皖两省夏阳流域上下游横向生态保护补偿协议》;安吉推出“水生态产品经营权证抵押贷款”,企业可用水域经营权融资;余杭联合生态保护公益组织成立全国首个水基金信托“善水基金”,流转青山村龙坞水库周边林地进行集中管理,切断污染源,修复生态。这不仅让水库水质提升并稳定在I类水标准,还让参与农户每年获得的生态补偿金较自营时提高20%……

  此外,一系列法律法规为绿水青山的转化加上了法治之盾。2024年5月1日起,上海、江苏、浙江协同立法的《促进长三角生态绿色一体化发展示范区高质量发展条例》施行;2025年1月1日起,《浙江省“千万工程”条例》实施。

  GEP核算与交易、跨区域生态补偿、绿色金融、长三角协同立法……“机制+”的赋能,正不断“护绿成金”。

  “人才+”驱动

  新农人入局,乡村业态创绿成金

  曾是闲置的粮仓,如今竟成了乡村的“活力心脏”。在温州泰顺,一个闲置粮仓,是年轻乡创客的大本营。

顺游驿站

  “这是闲置粮仓改造的,早期是集户外运动、自然简餐、摩旅骑行、青年农饮为一体的户外旅游驿站。不过,现在这里不仅是旅游驿站,更是一个鼓励探索乡村的社交场域和乡创中心,是‘主理人’的创业集结地。”顺游驿站的主理人周俊达也是泗溪镇的乡村CEO透露,驿站通过“线上社群+线下活动”,已经吸引了12个青年创客入驻。

  带着电商直播、非遗文创、研学策划的梦想,他们扎根在了青山绿水之间。

  “安吉的风景和低成本生活,让我决定长期留下。”数字游民Jenny如今已经决定在安吉扎根。

  2023年,余村打造青年专属创业空间“青来集”。目前,“青来集”已吸引23家企业入驻,1000余名青年扎根乡村。

  以此为基础,一种“渐进式”的青年入乡模式逐渐在这里形成——“云村民”线上参与,“数字游民”短期驻留,在地共发展“全球合伙人”。这种循序渐进的方式,极大打消了青年人入乡的顾虑,Jenny正是这千分之一。

  走进浙江农村,村里的道路宽敞平坦,路灯明亮,绿化优美。眼下,越来越多青年走进浙江美丽乡村,他们怀揣梦想,带着新思维,为乡村发展注入创意与力量,带来新的生活方式。

  在金华义乌,90后姑娘楼沙漠霜将沉睡的老旧建筑,打造为扎染体验工坊;在宁波奉化,年轻人的入局,带来了“万亩粮田+瞭望塔+稻田咖啡”的网红矩阵,引爆农旅融合新经济;在绍兴诸暨,“中国珍珠之都”的一个个直播间里,绽放着朵朵年轻的笑靥……人才驱动之下,乡村业态正不断创绿成金。

  岁月奔涌,20年实践不息、创新不止。如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早已飞出余村、飞出浙江、飞出中国,为全球可持续发展贡献中国方案。在“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中,绿水青山的“+”法还在不断拓展绿色经济的边界……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标签:绿水青山责任编辑:黄泽杭
融媒产品
浙江宣传
群众工作室
90早新闻
精品专题
更多资讯

2005年8月15日,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在安吉县余村调研,首次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深刻阐释了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辩证统一的关系。20年来,浙江用一笔笔“绿色修辞”,将绿水青山写进发展的底色。从绿水青山到金山银山,这道关于转化的必答题,浙江给出了自己的创新解法。